随笔南洋网 » 校友会专栏 » 华中理工 » 就让人口萎缩一阵子吧


2011-3-29 16:38 rainny
就让人口萎缩一阵子吧

记得九四年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坐地铁到文礼,从地铁下来到巴士转换站搭巴士。抬眼看到一大片的树林,我第一感觉就是:哇,这么荒凉?现在,不要说树林不见了,就连曾是巴士转换站的地方也耸起了新加坡邻里最大间的购物商场,这还不够,商场上面还盖了十多层的楼。

那时在国大读书,从clementi 路上的96号车下来,会经过一小片山坡,山坡上长满了树干高耸,树叶茂密的树,我记得里面还有一条小溪,很小,一脚就可以跨过的那种,每次跨过,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小溪里抓蝌蚪的情景。后来国大发展,那片树林开始消失,据说在砍伐期间,常有惊恐的小动物不小心闯入某某实验室。可怜,是我们用发展的名义导致它们无辜地家破人亡。那片树林,现在好像是Engineering Admin Building。每次驾车从clementi路走,停在红绿灯前看到那灰色的建筑群,我就有些遗憾地想:大自然不可能创造出直线条的事物,只有人类才会。

这样的破坏,不,正面一点讲是创造,在国大里比比皆是。十多年前我刚进入国大,我很喜欢它的校园,宁静,安详,校舍是有些旧,不过周围空间很大,很多树,很多空地。路是窄窄的,不过足够了,而且那时国大的所有停车场都是免费的。现在再去国大逛逛,已经感觉不到它那独特的韵味,现在的它已经从乡郊野岭走进了繁华的大城市,它的纯朴与悠闲已成为了历史。

。。。。。。
这十多年来,我眼见着新加坡的树木丛林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以前从没听说upper Bukit Timah和乌节路淹水到这么厉害。现在一下大雨,Bukit Timah路上那些高级住宅区的人们就开始担心他们的车了。为什么?我想起学过的:原始热带雨林的储水量是人造树林的十倍,而钢筋水泥根本谈不上有任何储水能力。

所有的砍伐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发展,让人们有地方居住。房子建了一群又一群,却怎么也赶不上人类的需求。人多啊,新加坡的目标是600万。为了这个目标,组屋建到40层在如今是平常的事。我真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抬头看去,是摩天大楼的窗口,而不是一览无遗的蓝天。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新加坡要鼓励生育。生儿育女是自然的事情,不想生就不生嘛,为什么追求人口替代率就好像追求国民产值一样?其实,人类所有的生产创造都是在破坏自然,生产的越快,破坏得就越剧烈。破坏得越剧烈,就越加快人类的灭亡。为了人类的长久存在,就让人口替代率下降几十年吧,让人口萎缩一阵子,也好让地球喘息一会儿。

我们是地球的癌细胞,癌细胞的命运就是发展得太快,最后导致与主体同归于尽。如果只是存在,不要过度繁殖,其实我们是可以和癌细胞和平共处的。人类和地球的关系也是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让人口萎缩一阵子吧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