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美食坐标 » 怀念美食001 - 大嫂的面粉粿


2012-10-26 15:40 苏杭
怀念美食001 - 大嫂的面粉粿

大嫂刚嫁入我们家时,我们全家人还住在一起。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有十个兄弟姐妹。

每天,司厨的大师父,当然是我母亲,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我大妹,另一个就是我大嫂。

她们三人,厨艺各有千秋,不过,每天的菜色还是母亲说了算。

母亲的花样,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的口福不浅。

其中,大嫂的面粉粿,至今难忘。

这道家常菜,每次可以煮一大镬,足够我们全家人享用。

作法简单,先倒水入镬,半满,煮至沸。

然后,将之前准备好之面粉团,抓一把夹在掌心,稍微用力挤,挤出许多一小片一小片扁平状的面粉粿。

由於拿捏的程度不同,因此每片面粉粿形状各异,厚薄有差。

这就考大嫂的厨艺工夫了 。

每一片火候要煮得刚好,薄的不太烂,厚的要熟透。

只见大嫂在镬上,加盐、加酱清、加猪肉切片、加虾米、加青葱。。。。。。

一时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一整镬的面粉粿,特别费劲,忙得大嫂额头皆是汗。

好一阵子,才见大嫂转身,面露笑容,向我们说一声:“好了。”

我们各舀一大碗热腾腾的面粉粿,围坐在一张大的圆形大理石饭桌上。

我们一手拿筷子,从碗里夹起一片片的面粉粿,沾一沾小碟子里的辣椒酱清,另一手拿汤匙,衔着它们,一片又一片地送入口。

只听得,“稀稀沙沙”之声,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转眼间,一大碗的面粉粿,已被我们一扫而空。

剩下的浓汤,我们也不放过,双手捧碗,一干而尽。

然后,轻叹一声,一脸满足的样子,管它一身汗流浃背。

一旁的大嫂,看我们吃得起劲,自己也觉得面上有光。

她频频对我们说:“多吃一碗,多吃一碗。”

但,此情此景,自从大哥大嫂搬出去自己住后,已不再。

虽然,现在的小贩中心和食阁,都有卖面粉粿,但比起大嫂的面粉粿,不可“等量齐观”。

首先,大嫂的面粉粿是用手工揑成的,大小、形状、厚薄不一,吃起来很有咬劲;

现在的面粉粿是用机器绞出来的,每一片一个样,薄薄的,四四方方的,吃起来如同嚼蜡。

还有,大嫂的面粉粿,汤汁浓、味甜。

现在的面粉粿,一大碗的汤,水水的,而且,味精特别多。

如果说前者是“艺术”,那么,后者的“匠气”未免太重了。

啊!这一比较不得了,让我更怀念起大嫂的面粉粿来了!

[b](附图摘自互联网)[/b]

[[i]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2-5-31 15:07 编辑 [/i]]

2012-10-26 15:57 Eri
苏杭老师舌尖上的大嫂面粉果,味美亲情浓。:victory:

2012-10-26 17:23 九重葛
大嫂的面粉果和中国北方的传统吃食--面疙瘩有些神似呢。

比较而言,大嫂的面粉果汤头更清,加的料也更丰富、更具营养。

听老人家说,吃面疙瘩养人暖胃,想必吃面粉果也是如此吧。

2012-10-26 17:29 斜桥
回复 #3 九重葛 的帖子

[size=3]对了。这也让我想起了“面疙瘩”。小时候,母亲将面粉用水调成粘稠的糊状,加少许盐,用筷子夹着一团团面糊放入沸水中煮熟,再配上蔬菜就成了晚饭。每个面糊都呈不规则形状,以团状为主。楼主嫂嫂的做法是将面糊捏成片状(也许应该更粘稠一些)。

我女儿喜欢面食。小时候,我有时也做“面疙瘩”糊弄她。她倒是挺喜欢的,对汤里的蔬菜也不再挑剔了。一举两得。:) [/size]

2012-10-26 19:32 苏杭
我来这里发文有点〝胆怯〞,因为这版块里个个是烹饪高手。

我只懂得开口吃,而对好吃的东西又不能准确地说出一个所以然,都是〝点到为止〞吧了。

各位的点评让我长知识了。

谢谢九重葛版主将此文〝加精〞,及各位网友的捧场。: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2012-10-26 20:24 苏杭
[quote]原帖由 [i]Eri[/i] 于 2012-10-26 15:57 发表
苏杭老师舌尖上的大嫂面粉果,味美亲情浓。:victory: [/quote]

大嫂年纪大了,她的孩子不要她再操劳了。

我现在只能从回忆中去寻找大嫂的面粉果。

2012-10-26 22:02 Eri
[quote]原帖由 [i]斜桥[/i] 于 2012-10-26 17:29 发表
对了。这也让我想起了“面疙瘩”。小时候,母亲将面粉用水调成粘稠的糊状,加少许盐,用筷子夹着一团团面糊放入沸水中煮熟,再配上蔬菜就成了晚饭。每个面糊都呈不规则形状,以团状为主。楼主嫂嫂的做法是将面糊 ... [/quote]
想不到上海人也吃面疙瘩。:D

说来这面疙瘩搭配得有汤有水、有菜有饭,一碗搞定,还真堪称是健康快餐。:victory:

我有个极品表嫂,十指不沾阳春水,百年不遇下回厨,做出来的老北京面疙瘩也是极品,好吃得紧。:victory:

2012-10-27 08:47 Eri
[quote]原帖由 [i]苏杭[/i] 于 2012-10-26 20:24 发表


大嫂年纪大了,她的孩子不要她再操劳了。

我现在只能从回忆中去寻找大嫂的面粉果。 [/quote]

难得孩子的体恤和孝心。 :victory:

您是在回忆大嫂的面粉果中追寻过去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温馨感觉,对不?:)

2012-10-27 09:08 苏杭
[quote]原帖由 [i]Eri[/i] 于 2012-10-27 08:47 发表


难得孩子的体恤和孝心。 :victory:

您是在回忆大嫂的面粉果中追寻过去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温馨感觉,对不?:) [/quote]


説的没错,我最近又写了几篇这类的作品〔好像「父亲的大屋子」和「家里的第一架彩色电视机」〕。

2012-10-27 19:26 林竹青
哈哈,我虽然是闽南人,但第一联想到的也是面疙瘩,可惜,我不会做,只会吃。:lol :lol :lol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6 17:23 发表
大嫂的面粉果和中国北方的传统吃食--面疙瘩有些神似呢。

比较而言,大嫂的面粉果汤头更清,加的料也更丰富、更具营养。

听老人家说,吃面疙瘩养人暖胃,想必吃面粉果也是如此吧。 [/quote]

2012-10-27 19:27 林竹青
呀,您是哪儿人?我第一次吃面疙瘩在江苏苏北呢!:o

[quote]原帖由 [i]斜桥[/i] 于 2012-10-26 17:29 发表
对了。这也让我想起了“面疙瘩”。小时候,母亲将面粉用水调成粘稠的糊状,加少许盐,用筷子夹着一团团面糊放入沸水中煮熟,再配上蔬菜就成了晚饭。每个面糊都呈不规则形状,以团状为主。楼主嫂嫂的做法是将面糊 ... [/quote]

2012-10-27 19:42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林竹青[/i] 于 2012-10-27 19:26 发表
哈哈,我虽然是闽南人,但第一联想到的也是面疙瘩,可惜,我不会做,只会吃。:lol :lol :lol
[/quote]

好说呀,我会做,还得到我那极品表嫂的真传,哪天请你来吃,来时记得带上你那瓶特供茅台哦。:D

2012-10-27 20:01 林竹青
哈哈,你有那么好酒量吗?得找一班人一起来,免得你醉了撒赖,说不会煮了。;P ;P ;P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7 19:42 发表


好说呀,我会做,还得到我那极品表嫂的真传,哪天请你来吃,来时记得带上你那瓶特供茅台哦。:D [/quote]

2012-10-27 20:23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林竹青[/i] 于 2012-10-27 20:01 发表
哈哈,你有那么好酒量吗?得找一班人一起来,免得你醉了撒赖,说不会煮了。;P ;P ;P
[/quote]

中!那就吆五喝六整一班人来。:D

2012-10-28 13:21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苏杭[/i] 于 2012-10-26 15:40 发表
然后,将之前准备好之面粉团,抓一把夹在掌心,稍微用力挤,挤出许多一小片一小片扁平状的面粉果。

由於拿捏的程度不同,因此每片面粉果形状各异,厚薄有差。

这就考大嫂的厨艺工夫了 。
[/quote]

我想了一晚上,越想越觉得制作面粉果是个技术活,比制作面疙瘩难多了。

在此,向您大嫂致以敬意!葱白她啊!:victory: :handshake

技术含量堪与面粉果PK的,凭着儿时模糊的记忆,我想起了西北的一道面食:麻食,也称猫耳朵。

苏杭老师您看看图片,再看看制作过程,看像不像。

中华饮食文化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2012-10-28 13:22 林竹青
好吃吗?貌似很油!

我倒想起另一道菜,在西安吃的,羊肉泡馍,我很喜欢!:loveliness: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8 13:21 发表


我想了一晚上,越想越觉得制作面粉果是个技术活,比制作面疙瘩难多了。

在此,向您大嫂致以敬意!葱白她啊!:victory: :handshake

技术含量堪与面粉果PK的,凭着儿时模糊的记忆,我想起了西北的一道 ... [/quote]

2012-10-28 13:29 九重葛
猫耳朵(麻食)的另一种吃法

瞅着眼熟吧?意大利的Fusilli?

莫非Fusilli 是山寨猫耳朵?:o

2012-10-28 13:33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8 13:21 发表
技术含量堪与面粉果PK的,凭着儿时模糊的记忆,我想起了西北的一道面食:麻食,也称猫耳朵。

苏杭老师您看看图片,再看看制作过程,看像不像。

中华饮食文化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quote]

猫耳朵(麻食)的制作工艺:

[url]http://www.musilin.net.cn/2012/0427/132915.html[/url]

2012-10-28 13:40 九重葛
猫耳朵的制作是先把面擀成圆片切条,再切成小方块,用大拇指搓成一小卷,形如耳朵,故俗称“猫耳朵”。最初人们是巧妙利用了草帽边上的花纹,搓出的麻食有一种很纯朴的农家气息。

看吧,Fusilli 的螺丝纹是机器压出来的,而猫耳朵的花纹是把小面团按在草帽边上用大拇指搓出来的,真是巧妙啊!:victory:

2012-10-28 14:01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林竹青[/i] 于 2012-10-28 13:22 发表
好吃吗?貌似很油!
[/quote]

嗯,是油。

油寡由人呗。来碗不油的。

2012-10-28 14:05 林竹青
:em02: :em02: :em02:

整一个馋字了得?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8 14:01 发表


嗯,是油。

油寡由人呗。来碗不油的。 [/quote]

2012-10-28 14:25 九重葛
[quote]原帖由 [i]林竹青[/i] 于 2012-10-28 14:05 发表
:em02: :em02: :em02:

整一个馋字了得?

[/quote]

其实比较而言,还是大嫂的面粉果(应该代表福建或东南亚风味吧)汤头最清甜、营养。:victory:

2012-10-28 14:30 林竹青
虽然我出生在厦门,却是在文革的苦难时代,所以,我对闽南的食品了解不多,倒是14岁去香港后,喜欢各地风味的美食。少年时,还特别喜欢西餐,挺挺崇洋媚外的。;P ;P ;P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8 14:25 发表


其实比较而言,还是大嫂的面粉果(应该代表福建或东南亚风味吧)汤头最清甜、营养。:victory: [/quote]

2012-10-28 16:50 苏杭
[quote]原帖由 [i]九重葛[/i] 于 2012-10-28 14:01 发表


嗯,是油。

油寡由人呗。来碗不油的。 [/quote]


倒有几分相似我大嫂的面粉果。谢谢你对我大嫂的赞语。:handshake

哇!你们〝高手过招〞,我插不上口,只能在旁欣赏〔或〝流口水〞:lol 〕。

2012-10-28 17:00 林竹青
想必这个面粉果就是小时候在厦门吃的果条。呵呵,是米做的吧?我比较喜欢面做的食品。但是,还是很欣赏您嫂子的面粉果呢,可惜没口福!:P

[quote]原帖由 [i]苏杭[/i] 于 2012-10-28 16:50 发表



倒有几分相似我大嫂的面粉果。谢谢你对我大嫂的赞语。:handshake

哇!你们〝高手过招〞,我插不上口,只能在旁欣赏〔或〝流口水〞:lol 〕。 [/quote]

2012-10-29 10:14 苏杭
[quote]原帖由 [i]林竹青[/i] 于 2012-10-28 17:00 发表
想必这个面粉果就是小时候在厦门吃的果条。呵呵,是米做的吧?我比较喜欢面做的食品。但是,还是很欣赏您嫂子的面粉果呢,可惜没口福!:P

[/quote]



我们福建人把〝面粉果〞念成〝米粉果〞〔mee hoon kueh〕,可知是米做的没错。

我大嫂年纪大了,她的孩子不让她操劳,我们已没这个口福了。

2012-10-30 18:57 邀明月
最近美食版好热闹,看着大伙儿网上你来我往交换心得,开心极了,继续发扬光大吧!:victory: :)

2012-11-1 19:04 subinlee
麵粉粿是不是福建人的小吃呢?

2012-11-2 10:04 苏杭
[quote]原帖由 [i]subinlee[/i] 于 2012-11-1 19:04 发表
麵粉粿是不是福建人的小吃呢? [/quote]

应该是吧,但我不很肯定。

2012-11-2 10:38 浮尘
回复 #26 苏杭 的帖子

据我所知,面粉粿应该是面粉做的而不是米做的,我的旧邻居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福建人,能做像苏杭老师的大嫂那样好吃的面粉粿,她还坚持用“红人”牌的面粉呢,曾把她发好的面团带回家煮,却搓捏不出她那般好手艺,结果不是太厚就是太薄破了洞,丑极了,哈哈!:funk:

2012-11-2 10:49 苏杭
[quote]原帖由 [i]浮尘[/i] 于 2012-11-2 10:38 发表
据我所知,面粉粿应该是面粉做的而不是米做的,我的旧邻居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福建人,能做像苏杭老师的大嫂那样好吃的面粉粿,她还坚持用“红人”牌的面粉呢,曾把她发好的面团带回家煮,却搓捏不出她那般好手艺, ... [/quote]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凡事不求甚解,你说得对。:handshake

〔我只会张口吃不会做!:lol 〕

[[i]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2-4-26 14:21 编辑 [/i]]

2022-4-26 14:13 苏杭
重新编辑,重新提上。

注:原文之「面粉果」一词,皆已更正为「面粉粿」。又,原文所附图片也改了,新的图片更接近大嫂的面粉粿。

[[i]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2-4-26 14:27 编辑 [/i]]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