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社会关注)关于新移民以及移民研究的前沿理论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社会关注)关于新移民以及移民研究的前沿理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邹璐
版主
UID 50
精华
50
积分 8083
帖子 3203
威望 485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0-30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09-11-16 02: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社会关注)关于新移民以及移民研究的前沿理论
关于新移民以及移民研究的前沿理论
近来本地平面媒体、网络论坛以及坊间社会对于新移民课题的讨论可谓如火如荼、热火潮天,与此同时,笔者出席了由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院举办的“跨国主义理论”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华侨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学术思潮”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中有学者提出,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源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人数已达600多万,并以新加坡为例,着重分析新加坡政府的移民政策,以及新移民组织及个人在新加坡社会存在的现状及特点,当下的感觉颇有一些研究与被研究,关注与被关注的交错之感。本文尝试将当代中国人跨国移民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学术前沿资讯加以整理与分析,尤其是一些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值得大家关注。
中国人的移民历史由来已久,关于中国人的移民历史记录也同样由来已久,以至于比如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早期历史要从中国历史古籍中找到记载。但是,历史上的华人并不是热衷于倾向于移民的族群,这是从世界人口数量与世界移民数量对比华人人口数量与华人移民数量得出的观点,或许也可以从黄色土地文明和对应的蓝色海洋文化中得到一些解释吧,关于中国人的移民历史就研究层面尚显不足,很多重要观点理论的提出多来自西方。自从上世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移民现象发生巨大改变,首先是出国人口数量激增,其次出国人口来源不再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再有人口流向扩散到世界更多地区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移民跨国流动,并且具有“高度流动性”和“便于联系性”等特点。因此学术界认为,目前是理论的重要成长期,亟待更多资源投入以加强研究。
新移民一词的由来就是区别于早期华人移民,而泛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中国大陆向海外移民形成的跨国移民群体,在新加坡本地因此出现老移民,老移民的后代,土生土长新加坡人等说法,其实是不同语境的词汇定义的延伸。
这里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关注,据中国国务院侨办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利用外商投资中的60%以上来自华人华侨,其投资总额达33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侨汇收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2008年3月发表的《2008移民和汇款概况》,2007年中国的侨汇收入达25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新移民不仅是重要的人口流动,同时也带动资金的巨额流动。今天的新移民跨越地理的界限,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促进了文化交流,科技进步,经贸往来,外交关系等。
而参与跨国流动的新移民种类,根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暨孔子学院院长,海外华人学者刘宏教授的论述“大致包括四种类型,留学生移民(在海外受教育后合法定居当地或移民第三国),技术移民(因为本人的教育,经历或技术专长从中国移民海外),通过家庭,婚姻关系的连锁移民,以及非法移民。”不过从其他国家学者所提供的资料看来,以海外贸易投资为目的的移民群体也有很大增加,因此被总结为具有较高知识结构,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年轻化有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等特点。
所以说,如果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事实,那么融入全球化下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看来,人才资源的全球化移民也成为必然,跨国移民是最为普遍的全球化形式之一。
大多数国家因为跨国移民的涌现而给国家发展带来好处,但是,铜板总有两面,无可避免地,也伴随产生很多的问题和难题。比如对于多数不发达国家,由于世界人才资源争夺战和跨国人才流动,使到这些不发达国家因人才流失而折损人才培养成本,和国家人才资源欠缺,从而影响本国竞争力,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都尤其关注从跨国人才流动事实中汲取争夺人才的经验。
同时,当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由于人群个体移动的特质,不仅有促进经贸往来,科技进步,双边外交和文化交流的作用,也会由于价值观念,情感诉求,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的不同而带来摩擦碰撞甚至冲突对立,激化成为社会内部矛盾,其中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基于同文同源原本增加交流沟通的便利,也可能因为共同语言的缘故产生更为激烈的争论,而如果语言文化不同,即使是有对立冲突,也往往各自选择淡化矛盾冲突,各自为政。比如在菲律宾,由于历史原因,菲律宾官方不公布确切的华人华侨人口统计数据,以民间估计近十多年时间,已经增至150——160万,约占总人口的2%,尽管政界学术界并没有对中国新移民的增加表达明显的感受和意见及态度,由于新移民的涌入对菲华社会,尤其是当地中小华商的生意形成竞争和冲击,加上新老移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新老移民之间存在着隔阂,从而引起菲华社会的担忧,于是,菲律宾主要华文报刊《世界日报》就“新移民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类似的问题在日本华人新移民研究中也同样提出,日本华人新移民的人数近二十多年来呈现持续激增,据日本法务省统计,其人数1984年是6.7万余人,而2007年已激增至60.6万多人,首次超过韩国在日人口数目,尽管华人新移民人口数激增,但是相对于1亿2790万的日本总人口数,该人口比例还是很小,所以,新移民问题并没有成为日本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是华人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而这些新移民在当地社会存在突出的问题依然是与当地老移民之间的生活问题相结合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并且他们中相当比例的人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以出卖体力为生,一些原先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战争孤儿或战争赔款而后期移民日本的新移民,又将他们的孩子重新送回原中国乡间家乡接受教育,因此又形成在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
认同问题与“移民系统理论”
认同(Identity)是移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华人新移民由于他们个人经历及文化背景的缘故,因此会产生建立在华人意识之上的多重认同和多种意识,与此观点有一定对应的是“去中国中心意识”的“外地域性认同”,即如研究者王苍柏先生的理论,新移民是在同属群体内部形成社会关系,而建立多灵活性多包容性的崭新认同模式,不过更多学者还是坚持认为华人是有传统意识,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习惯的族群,因此无法完全割除本身华人意识,而是在全球意识框架下,产生多重认同,认同的多元性,并自动区分认同,比如对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道德认同等是可以分别阐述的。
研究需要理论的支持,同时也在不断形成理论,修正理论。其中在关于跨国移民理论中一个较为成熟理论就是“移民系统理论”(the migration systems theory)。这是一个具有扩展空间的理论体系,“强调国际关系,政治经济,集体行为和制度因素对国际移民的影响”,并强调对移民流两端国家的所有关系包括外交关系,民间联络,文化交流等进行整体研究。系统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总结出移民者由移民到定居的某些规律模式,比如,波恩(W.R.B. Hning
)所提出的“四阶段说”,即移民从发生、定居、生存、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如在初级阶段,新移民会向家乡汇款,预期回国,然后在移民地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在第三阶段确定长久定居,最终将会争取与当地人同样的平等的公民权利。由此可见,移民融入从普遍规律而言,都需要以时间为代价,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阶段,同时也有不同的问题产生并伴随发展,由此会不同的导向及结果,需要国家社会人群的密切关注,但是,最终,又“悉数与该国政策及其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的最终结果还是趋向融合,共建社会,在以多元文化为特质的国家社会,相对问题矛盾不会那么尖锐,融合的进程可以更加快速一些。
总结看来,跨国移民理论研究面对当今社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因为跨国移民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普遍性全球化的社会现象,研究工作还在进一步深入,值得我们关注。
[
本帖最后由 邹璐 于 2009-11-16 04:25 编辑
]
邹璐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50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09-11-16 10: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这个研究......很有价值.
内山自留地 — 谈天说地要着边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韩山元
论坛元老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09-11-16 11: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希望移民问题的讨论能深化
前一阵子关于新移民融入问题的讨论与辩论,原是很有意义的事,遗憾的是有些网友的发言火气很大,似有做人身攻击之嫌,这就影响了这场讨论的格调,甚至转移了焦点。
我希望大家多花点时间与心思学习与研究当前新加坡、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关于移民的前沿理论与新观点,将移民的讨论与研究深化,不要停留在现象与表层,不要局限于感性认识,而应该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感性论述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邹璐介绍的在厦门与新加坡国大举行的两场学术讨论会,以及南京大学范可教授的论文,都值得大家关注、学习与研究。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09-11-16 11:0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邹璐
于 2009-11-16 02:54 发表
这里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关注,据中国国务院侨办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利用外商投资中的60%以上来自华人华侨,其投资总额达33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侨汇收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世界银行2008年3月发表的《2008移民和汇款概况》,2007年中国的侨汇收入达25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事实上.......我认为这组数据也反映了, 华侨是从中国崛起中, 受惠较多.....
内山自留地 — 谈天说地要着边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0-4 00:48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989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