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拷,杯具了:白岩松没想到,说说真话也会遭到封杀
红星二锅头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56633
精华 0
积分 37
帖子 13
威望 24 点
阅读权限 3
注册 2010-2-2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1 03: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拷,杯具了:白岩松没想到,说说真话也会遭到封杀

3月20日,央视“名嘴”白岩松应邀到无锡市,走进无锡的《周末大讲堂》,此次白岩松的讲座主题是《中国与世界》。

白岩松先生在演讲中的主题是:看世界----步外国当作中国的一面镜子;环境保护----中国需要慢慢学习;教育----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温暖;枪支文化 ――自由和公权力的制衡点。

白岩松先生在演讲中更多的是与现场听众互动和交流,其风趣幽默且智慧的言谈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尤其在谈到美国的枪支文化时,白先生说: “中国没有允许持枪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在中国允许持枪,我想强制拆迁就不可能了。”继而又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美国持枪文化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尊重、保护公民权利和私有财产以及公权力的制衡问题。”

对白先生真知灼见的分析和解答,现场听众报以热烈掌声,无锡市的江南晚报以飞快的速度做了如实报道。然而,很快 http://www.wxrb.com无锡新传媒网的电子版报道被封,3月22日,无锡市日报将“中国没有允许持枪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在中国允许持枪,我想强制拆迁就不可能了。”彻底删除。

20号早上,虽然无锡出现了少有的风沙现象,但我还是满怀激动地直奔人民大会堂,今天将有一位崇拜了很久的人物将会在大会堂开讲。来到会场,人们早已排起了长长地队伍等在入口处,一张张激动兴奋的脸上写满了对今天主讲人物的崇拜!没错,今天的嘉宾是大家期盼以久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白岩松不但是一名著名主持人,参与策划并主持了《焦点访谈》、《中国之路》等节目。同时还是一位实事评论员,他对事件的看法,对当前形势的评论,对如今社会提出1反问的神情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理,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被他的主持风格所吸引的原因之一。除了在严肃的场合外,他的即兴主持也不失自己的真性情。当他主持体育节目时,带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当白岩松走上台,并不同与以往的主讲嘉宾,是以站立的姿势开始了今天的演讲,这一点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位主持人的职业风采。

2个小时的演讲中,白岩松向我们生动的描述了国内外百姓的生活情形,并在演讲中提出了多个让大家深思的话题。演讲期间他生动活泼的讲述方式,和发人深省的观察角度,时而面容凝重,时而诙谐有趣。代领着大家站在另一个视点,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对当前形势的认知。

问答环节听众们纷纷向白岩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话题在白岩松的回答中都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3个小时的精彩是留下了更多令人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个人的表述,让自己得到更多更深的思索,才是最令人值得回味的事情。

博友:聆听白岩松讲座,一个场景最让我感动

3月20日上午,无锡周末大讲堂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作讲座,有幸亲临现场,聆听央视名嘴的精彩演讲。

来到市人民大会堂,发现大会堂门口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群,门口检票也比平时严格的多,白岩松的魅力可见一斑。进入会场,发现会场里面几乎座无虚席,我们只好在最后排的加座坐下来。LG说,“我到楼上去看看有没位子”,很快跑下来,无奈的朝我苦笑,“都坐满了”。于是,安心坐在最后一排,静静的聆听讲座。

白岩松的声音很好听,充满磁性,节奏把握的也是不快不慢,入耳非常舒服,可以说,他已经能自在自如的驾驭自己的语言。演讲的主题为“中国与世界”,这个题目貌似有点大,但其实白岩松讲述了自己在美国和日本的亲身经历,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剖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差别和距离。这些例子,因为亲历,所以显得很真实,很能打动人;例子的内容选取的也很好,很多都是中国老百姓有切肤体会的方面,所以能抓住观众的“兴奋点”。如讲到日本的垃圾分类,美国的学生校车接送。

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严格,一般家庭都是在自己家里做好分类工作,而且分类分的很细,垃圾集中车一个星期到社区来收集一次,需要自己把不同的垃圾放到不同的收集车里。想到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确实做得非常不够。我们人口那么多,每天产生那么多垃圾,但我们对待垃圾的态度实在太随意,太不负责了。在中国,感觉到处很脏,垃圾满天飞。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处置,必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国在这方面,真得好好向日本学习。盼望有关方面能够尽快出台有关垃圾分类的制度和措施,普通百姓也要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之前我们有“限塑令”,这是很好的开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说到校车,白岩松说,美国的父母要比中国的父母多活2个小时,因为节省下了送小孩的时间。这个话真的说到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心坎上了。而且,美国是把最好的、最先进的汽车用作校车或出租车,而我们却是把淘汰下来的废旧汽车用作校车,所以常常发生诸如校车翻车之类的“杯具”,前几月报纸上还有小孩从校车上漏下去被碾死的骇人惨剧。我们中国能不能在施行校车接送的政策呢?好像有尚存在很多的困难,比如中国人太多,校车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国人的素质不高等等。但我相信,对于一个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党和政府来说,我们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精彩的演讲让人觉不得时间的飞逝,似乎在很短的时间,白岩松结束了他的演讲部分,接下来就是观众提问的互动环节。我曾参加过几次周末大讲堂,按照惯例,一般都是由观众写好条子,然后主持人念给演讲者听,但白岩松坚持要让观众直接提问。我心里暗暗叫好,同时担忧白大哥是否能招架得住这种现场的提问,后来,我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作为中央台名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能在人才云集的央视站稳脚跟,白岩松自有他的非凡之处。果然,对于观众抛出的每一个问题,白岩松都回答的非常巧妙,非常出彩。

比如回答一位大学生关于如今大学生压力重、“蜗居”的问题,白岩松提出: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了,大家都不容易啊。之后列举了季羡林老师和自己的经历。白岩松建议大学生们不要太自恋,总以为是最受苦受难的。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确实,哪一代人都不容易,看人挑担不吃力,总以为自己是最累最辛苦的,但何必把自己看的太重,每一个都只是芸芸苍生中的一蝼蚁,自己的生活和困难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一位无锡的老师问,灵山大佛建造的金碧辉煌,是否太浪费了,把这个钱花在社会救助方面,该多好。白岩松回答的非常巧妙,说,这个钱不造大佛,也不一定会花在救助方面,我们很多人有一个概念,总以为非此即彼,其实不一定。然后说自己参加第二次世界佛教论坛,忙着主持,眼睛里看到的是人,并没有看到所谓的“金碧辉煌”。(大意如此)我不禁击节叫好。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说的那么好,当中没有语言的不连贯,也没有思想上的冲突,蕴含值得人反思咀嚼的无限深意,此等境界,令人佩服。

另外,白岩松讲到的有关人的三个层次,“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的叙述也给我很多启迪。

总之,今天的讲座让我见识了央视才子的纵横才气,很值!

感谢无锡周末大讲堂给我们奉上的这道文化美餐。同时,也衷心祝愿周末大讲堂能越办越好,把更多的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请到无锡来,提升无锡的文化层次。

此外,听完本期讲座之后,我产生了一些闲思:

1.白岩松讲座的成功,更加说明我们周末大讲堂在甄选主讲人上面要多花一点功夫,真正提升讲座的质量和可听性。

2. 是否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实,我们无锡也有很多人才,我们不一定要花大价钱请外面的“和尚”来念经,我们也可以精选一些无锡本地的优秀人士来作讲座,甚至,我们也可以向外地、外国,输出我们无锡人的文化讲座。如果其他地方的人都到无锡来请人做讲座了,这才真正说明我们无锡已经是“文化强市”了。

3.除了讲座之类“显性”的文化节目,我们要打造“文化强市”,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更多应该从“隐性”方面入手,从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细节入手,从人的内心入手,如春雨润物般,让文化真正浸润人的心灵,明亮城市的底色。

4.无锡是经济发达地区,我窃想,我们无锡能否开全国之先河,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和“校车接送”等制度呢?
顶部
内山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1 12: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红星二锅头 于 2010-4-1 03:03 发表
对白先生真知灼见的分析和解答,现场听众报以热烈掌声,无锡市的江南晚报以飞快的速度做了如实报道。然而,很快 http://www.wxrb.com无锡新传媒网的电子版报道被封,3月22日,无锡市日报将“中国没有允许持枪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在中国允许持枪,我想强制拆迁就不可能了。”彻底删除。

反对删除....应该给与报道, 不过是个人意见而已.

不过, 我倒是很惊讶. 白岩松竟然会讲出这种话.......可见名人也不能说明一切.

如果在中国允许持枪,强制拆迁也许不可能了.....但很多别的问题就会成为可能. 比如新疆骚乱, 死几百个人就不可能了.....死上千个就会成为可能.....

难以想象......在中国很多地方目前的治安状况下, 允许拥枪会是什么情况.




顶部
半部臣民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9452
精华 4
积分 392
帖子 152
威望 24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9-2-7
来自 txbylfhjmy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1 16: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害怕人民是统治阶层的通病,哪还敢允许人民拥有武器?
顶部
我行天下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8
精华 22
积分 5473
帖子 2260
威望 3203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6-10-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1 19: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转:白岩松没有说真话 他其实曲解了美国的文化?

寒竹

最近,中国的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无锡市的《周末大讲堂》做了一个以“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演讲。按照白岩松的说法,他的演讲是要把外国作为中国的镜子,来照一照中国的现实。平心而论,这种通过介绍其他国家社会现实的方式来对比中国社会的不足,很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中国的普通民众更有可能发现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这就是主讲者一定要对自己所介绍的外国社会有真实的了解,决不能用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形态偏见来歪曲真实的外部世界。很遗憾,白岩松关于美国持枪文化的介绍和解读恰恰就是一种建立在意识形态上的主观臆想。

白岩松在他的讲座中这样讲到,“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美国持枪文化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尊重、保护公民权利和私有财产以及公权力的制衡问题。”白岩松在这里主要是想通过强调美国枪支文化对国家公权力的制衡,来说明中国的社会问题。这位央视名主持人的结论是:“如果在中国允许持枪,我想强制拆迁就不可能了。”

这里,笔者不想讨论白岩松提出的中国公民拥有持枪自由就可以阻止强行拆迁这个问题。笔者想指出的是,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把美国持枪支的权利解读为对美国国家公权力的制衡是完全错误的。笔者不知道白岩松对美国民众的持枪的传统究竟了解多少。如果仅仅凭着在美国几次浮光掠影的旅行和采访,就对美国民众的持枪传统下这么一个具有政治哲学意义的结论,是不是有些太草率了?这个问题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首先,从美国民众拥有和携带枪支的历史传统来看,事实跟这位央视名主持人的说法相去甚远。如果我们对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大陆的开拓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就会明白,美国老百姓持枪传统的形成原因跟制衡国家公权力基本没有关系。恰恰相反,美国之所以形成私人持枪的历史传统,是因为北美历史上国家公权力的缺位或不足。当年的这些殖民者在开拓北美大陆时,社会并未形成有效的国家公权力来维系社会秩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北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殖民者和当地印第安人的冲突大都通过武力方式自行解决,暴力冲突和私刑是那个年代的家常便饭。正是由于政府的公权力无法保障民众的人生安全,正是由于政府的公权力无法维系社会秩序,所以普通民众只有靠自己手中的枪支在这种丛林社会中生存下来。这就是美国社会形成私人持枪传统的根本原因。在今天美国一些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许多民众仍然觉得家中的枪支是安全感的一个重要保障。不过,民众手中的枪支是为了防范强盗和陌生人入侵,而不是拿来制约国家的公权力。

在北美十三州独立之前,许多州的政府都无法给民众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保障,所以只有要求老百姓携带枪支以求自保。有的州,如弗吉利亚州,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的政府甚至用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民众拥有和携带武器。有的州要求外出旅行和工作的公民必须携带枪支;有的州规定成年男子必须拥有枪支,没有枪支的公民还会被处以罚款。美国的民兵传统也就大致是在这个时代形成。为了保卫各个州的安全和利益,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是携带武器的战士。事实很清楚,如果各州政府的公权力能够给公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如果政府有专门的常备军来保卫本州领土的安全,那么,州政府就不会强制要求民众用私人的枪支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州的领土。1791年生效的宪法第二修正案肯定美国人民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就是为了保障美国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用自己手中武器自我保卫的权利,而跟制衡国家公权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美国社会形成私人拥枪传统的历史原因是政府公权力的不足和缺位。把美国的持枪文化说成是一种对公民权力和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说成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制衡是一种泛政治化的主观臆想。

了解到上述基本事实,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的许多人会对美国的枪支文化有如此大的误解?为什么明明是老百姓在缺乏政府公权力保障的条件下形成的持枪传统,却会被解读为民众要用枪支来制衡国家的公权力?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还必须对美国的立国文件做一些简要的分析。白岩松只是一位央视的节目主持人,尽管他占据的媒体平台让他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但这些看法毕竟只是一位节目主持人的看法。如果我们把白岩松关于美国持枪文化的看法跟中国学界的一些看法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当中还涉及到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独立宣言》性质的误解。通常,把美国私人手中的枪支看作制约美国政府公权力力量的人常常会引用《独立宣言》中的这两段话为理论根据: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至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由于《独立宣言》是一份有关美国独立的政治文献,所以《独立宣言》在美国也就具有跟宪法相似的权威,这也恰恰是相当多的中国学者喜欢引用上述两段话来解释美国民众拥有枪支的根本原因。但遗憾的是,跟白岩松用主观臆想曲解美国枪支文化一样,这里也存在着对《独立宣言》性质的误解。

毫无疑问,《独立宣言》在美国社会具有崇高的地位,它跟美国宪法共同构成美国立国时两份最根本的政治文献。但是,人们在谈到这两份文件时,常常是强调二者作为立国文件的共同一面,而忽视了这两份文件的重要区别。

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独立宣言》跟《美国宪法》是两份不同的法律文件。前者是一篇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宣言,后者是构建一个新型国家的法律框架;前者是破,是否定从属于英国的旧政治构架;后者是立,是建造和确立新型国家的秩序;所以,虽然这两份文件的签署者几乎都是同一批人,但这批在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的革命者到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已经发生了身份的转化。他们从推翻旧政治统治的革命者转化为新国家的建国者。用今天的语言说,《独立宣言》是革命党人的政治文件,强调的是脱离英国的合法性;《美国宪法》是建国者(联邦党人)的法律文件,制定的是新国家的宪政框架。

所以,《独立宣言》作为美国向全世界宣布脱离英国的政治文件,尽管其自然法的基本精神仍然被后世的美国人承认和推崇,但是这种自然法精神仅仅是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而传承,而并没有构成美国民众现实行为的法律规范。因为,判定一个政府是否属于专制暴政常常会因社会群体认识的差异而难以统一。如果每一位公民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使自然法的权力,社会将会产生无数的,永不停歇的暴力革命。与后来无休止的法国大革命不同,美国的建国先贤们在获得独立后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转化。美国获得独立不久,曾经在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中担任过军官的谢司和他的追随者,认为独立后的马萨诸塞州政府已经演变为新的专制暴政,因此发动农民进行武装起义,以图推翻他们认定的新政府暴政,但谢司起义遭到了新政府严厉的武装镇压。北美十三州的新政府在谢司起义后意识到,仅仅凭着《独立宣言》的自然法精神是无法建立现代国家的,新的国家一定要有新的法律框架来维系其合法性,由此催生了1787年的《美国宪法》。所以,我们纵观整部《美国宪法》,包括后来的一系列修正案,我们无法找到任何肯定人民武装起义权利的条款。

综上所述,我们对美国的持枪文化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从历史事实看,美国的持枪文化是由于国家公权力的不足和缺位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自我保卫形式。美国建立宪政框架后两百多年从未出现过民众用枪杆子成功地制约或改变国家公权力的事例。任何人,任何群体,如果用枪杆子来表达自己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都毫无例外地遭到美国政府的镇压。

从美国的建国文献看,用枪杆子来制约或改变政府的公权力也完全没有法理基础。《独立宣言》号召北美十三州的居民用武装力量推翻了英国的统治,但并没有因此而形成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才把北美十三州统一在一个现代国家的框架内。但在1787年建立起来的宪政框架中并没有赋予人民武装起义的权利。所以,在美国的宪政框架下,公民用枪支来威胁或影响政府公权力的行动是为非法。

从现实力量对比上看,美国民间的枪支也根本谈不上以武力上对美国政府的公权力构成任何威胁。即使美国民间拥有两亿多支枪,在政府的武装力量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在今天的美国,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认为自己拥有多大的正义,也无论自己拥有多少条枪,用武装力量向美国政府挑战,只能是以卵击石。谢司武装起义的失败装起义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是对美国持枪文化的纵向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如果我们再把美国社会跟西方其他国家做一个横向比较,白岩松的说法就更站不住脚了。如果说美国法律给予民众的持枪权利体现了对公民和私有财产的尊重,对国家的公权力起着制衡作用,那么欧洲那些没有赋予老百姓持枪权的国家是不是对公民权力和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就要比美国少一些?是不是这些国家的民众手中没有枪支,就不能很好地制约自己国家的公权力?这些国家的警察暴力也都比美国多?不知道白岩松的理论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顶部
内山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2 21: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 我行天下 的帖子

赞一个......这篇文章写得好. 清楚了很多人的误区......




顶部
内山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2 21: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 我行天下 的帖子

我觉得应该单独法发成主贴.......




顶部
SG00001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8900
精华 16
积分 9550
帖子 4482
威望 504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8-5
来自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4-2 23:4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Yahoo!
回复 #2 内山 的帖子

你认为言论自由会产生谣言,谣言不可能避免造成一些灾难,所以应该收缴公民的“枪支”--言论自由,其实是你对言论的态度就是对美国人合法的持枪的态度,因为你不懂:“尊重、保护公民权利和私有财产以及公权力的制衡问题。”,你永远不懂:社会力量得到平衡而因此避免了更多的灾难。

如果警察没有任何理由拿枪指住你,你会想到什么?
又看到你举新疆的事件,除了看到哪几百个生命之外,有否关心过十几亿人的权利?
可能你永远都不明白十年文革的几千万人受害是怎么回事,如果当年各派别势力即使斗得如何激烈,但如果各言都坚持“言论自由”这一最基本的低线,而不是有不同意见就以权力打压,武力消灭,我想这个灾难是可以避免发生或持继十年之久。

[ 本帖最后由 SG00001 于 2010-4-3 00:00 编辑 ]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7 17:40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7561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