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剑杰
1304年9月,在英格兰首都伦敦街头,一位男子被押出监狱,去往伦敦桥刑场处死。他被控叛国、谋杀拉纳克执政官哈泽里克等重罪。英格兰政府还告知民众,这是一名罪大恶极的匪徒、叛国者,而且杀害了许多无辜的英国人。于是围观人群纷纷辱骂嘲笑他,并向他投掷腐烂的蔬菜,面包。
然后,犯人在历经绳勒、刀割、火烧等酷刑后,最终被斩首,身体被肢解为四块,分别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方。头颅则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然而,这位男子实际上并不是英格兰人,他来自正和英格兰交战的苏格兰,他叫威廉•华莱士,苏格兰抗英武装领袖。
华莱士的结局,大约是苏格兰与英格兰千年恩怨情仇中最为血腥的一幕。
千年缠怨的序章
在1066年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之前,英格兰与北方的苏格兰王国一直只是两个互不隶属互相独立的邻国。后者是来自北欧的诺斯人——也即拉丁化的维京人,在征服了周边的皮克特人(苏格兰原住民后)后,于843年建立的一个古老王国。
是征服者威廉势如破竹的进军步伐,使得两者意外地纠缠在了一起:这年,威廉的军队自诺曼底东来登陆,迅速横扫英格兰,原英格兰本土政权西撒克斯王朝的继承人之一,逃亡到了苏格兰寻求庇护,并将妹妹嫁给了苏格兰国王马尔康姆,此举激怒了正不可一世的征服者威廉。
于是,在1072年,苏格兰遭遇了和英格兰同样的命运,面临威廉所向披靡杀入苏格兰的军队,马尔康姆只能宣布投降,宣布臣服于征服者威廉,更将王子邓肯送到了英格兰为人质。
这样的臣服关系,在中古世界上任何两个邻国之间都再正常不过了,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王位的继承人之争,成为英格兰与苏格兰千年缠怨的真正起点。
苏格兰国王马尔康姆,在臣服于英格兰之后又活了26年,直到1098年才去世,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而此时英格兰支持的,却是已在其庇护之下生活26年的的邓肯。在压服苏格兰人后,邓肯如愿回到而来苏格兰继承王位。但仅仅几个月后,邓肯便倒在了血泊中,不满英格兰干涉内政的苏格兰贵族,成功将其谋杀了。
不过,这无改于国力强盛的英格兰继续干涉苏格兰王位继承。此后200年间,苏格兰王位纷争不断,而这背后始终有着英格兰的影子,英格兰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或明或暗地插手苏格兰王位之争。
此间,随着诺曼底王朝的建立,英格兰则逐渐诺曼化,但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密切联系,却有增无减,并未随着两国民族成分的差异而弱化,与中世纪的欧洲诸国一样,苏格兰与英格兰两国王室开始了长期联姻,联姻带来的是文化和习俗的渗透,以及血缘的连接。
这百余年间,双方似乎有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甚至,在苏格兰王位继承人出现难以抉择的状况时,苏格兰贵族会主动邀请英格兰国王仲裁。1290也是如此:苏格兰女王玛格丽特去世,无后,苏格兰人习惯性的邀请了英王爱德华一世前来仲裁。
图片附件:
U10570P.jpg (2014-9-19 03:08, 70.9 K)
1305年,华莱士因被部下出卖而被逮捕,并被交到爱德华一世手上,以叛国罪之名处以极刑。此后,苏格兰几乎成为英格兰王国领土的一部分。图为威廉·华莱士在威斯敏斯特接受审判。
《勇敢的心》之真实惨烈
最后选出的苏格兰王位继承人,是150年前苏格兰国王大卫一世的第五代外孙,后者于1292年11月30日加冕。但爱德华一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雄主,他对苏格兰有领土野心,于是用各种手段削弱巴里奥的权威,乃至当众羞辱。
懦弱的巴里奥不敢反抗,苏格兰贵族们却很是不忿,决心公开对抗英格兰。1294年,英法战争打响,看到机会的苏格兰贵族,当即交好法国,两者于1295年10月23日在巴黎签署协议,商定让约翰一世的长子爱德华•巴里奥迎娶腓力四世的侄女,并约定,如果两国中有任何一个国家遭到英格兰的攻击,另一个国家就得进攻英格兰。这就是苏格兰历史上著名的“老同盟”。
但这没有苏格兰人面对英格兰时的完全劣势,爱德华一世于1296年发起了强力报复,大军再度入侵苏格兰。兵临城下,巴里奥别无选择,于7月8日同意退位,而后被送往伦敦塔监禁。
随着巴里奥的退位,苏格兰出现了历史第一次空前危难——它可能被英格兰彻底征服,从此亡国。危局也催生了苏格兰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他起兵和英军血战了十年之久,其事迹甚至被改编成了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勇敢的心》。
1296年下半年,华莱士率手下夜入拉纳克城堡,血洗了郡长府邸。在《勇敢的心》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历史的真实则是,这一战斩杀英军240多人,使华莱士声名大振,在他周围迅速聚集起三千多起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在此之前,追随他的不过是数十名亲族。
此后,华莱士率领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席卷整个北部高地。在多加特湖之战、北方重镇珀斯之战,起义军连战连捷,都全歼了英军。在达诺塔城堡,对英军暴行记忆犹新的华莱士,拒绝给逃入城堡避难的4000多英格兰人及其追随者任何怜悯。抵抗者最终被赶下悬崖,甚至教堂也被点燃,躲在里面的人被活活烤死。
在1297年9月11日的斯特灵桥之战中,华莱士所部乌合之众,更歼灭了五千多英军,成为他军事生涯的巅峰。此战,英军在过桥渡河时遭遇华莱士所部突然攻击,全军崩溃。
但仅仅一年不到,实力的悬殊终究使得华莱士无力回天,在法尔科克之战中,华莱士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从此行踪诡秘,回到了此前的隐匿游击状态。1304年8月,由于伙伴约翰•曼提斯的出卖,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随即押往伦敦。
经过一场形式上的审判后,华莱士被处死。没有资料记载华莱士在临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华莱士最喜欢的诗却流传至今。原文为拉丁文:
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风波再起
华莱士死后一年,梦想未竟的爱德华一世也死了,英军进逼苏格兰的势头随之减弱,而苏格兰贵族、原王位继承人之一的罗伯特•布鲁斯,这时却加大了反抗独立运动的力度,更获贵族普遍拥戴,成为苏格兰新国王。
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大败英格兰军队,取得实际上的独立。
1320年,苏格兰的地位获得罗马教皇的认可。1328年,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签订协约,承认苏格兰是独立国家,并许诺妹妹与罗伯特•布鲁斯的四岁的幼子大卫联姻。苏格兰第一次独立战争,至此胜利结束。
与此同时,巴里奥家族却遭到了苏格兰人的敌视。巴里奥死后近20年,他的儿子爱德华•巴里奥得到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支持,重回苏格兰,自称巴里奥一族才是苏格兰真正的王室,并曾短期称苏格兰国王。但他的政权几乎没有获得苏格兰人支持,完全成为英格兰的傀儡。
罗伯特•布鲁斯那一头,在与英格兰的协约签订后一年就去世了,继承者是5岁的儿子大卫二世。英格兰见有机可趁,又支持傀儡爱德华•巴里奥,于1332年再度进攻苏格兰,苏格兰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
与之前一样,英军仍然进军神速,很快将其中的八个郡以“傀儡国王”的名义正式转让给了英格兰。1334年,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与12岁的王后(爱德华三世幼女)到法国避难。苏格兰又一次处在被彻底征服的边缘。
但苏格兰再次幸运地避免了被彻底征服,1337年,英国的东线,与法国的长期纷争终于升级成了战争,英军主力随即从苏格兰回调,苏格兰由此得以喘息。坚持到1341年,17岁的大卫二世返回苏格兰,正式领导独立战争,国内士气大振,兼之与法国同盟,局势迅速好转,苏格兰军甚至在1346年攻入英格兰北部。
不过,在英格兰北部的内维尔十字之战中,苏格兰军意外惨败,大卫二世被俘押往英格兰关押。但这时,两线作战的英格兰,也无力再大举入侵苏格兰,局势至此胶着,到1357年,双方终于再度签订和约,大卫二世被释放,苏格兰唯一的付出是向英格兰支持高额赎金,分期偿还。
因女孩而来,由女孩而去
大卫二世的继承者,是其父罗伯特•布鲁斯的外孙罗伯特•斯图亚特,也就是罗伯特二世,从那以后,苏格兰进入了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这是苏格兰历史上王室传承相对稳定的时代,几乎都是父子直系传承。
政治的稳定,造就了国家的繁荣,在15世纪和16世纪初,苏格兰迎来了建国八百年的巅峰时期,更从丹麦王国获得了奥克尼和设德兰群岛的主权,最终确立了迄今为止的疆界。文化教育方面,此时的苏格兰已建立了四所古大学,在数量上一度超越了英格兰。
至于和苏格兰的关系,双方虽然一直心存敌意,但彼此也都互相克制,同时通过王室和贵族间的联姻,加强了联系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联姻,是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第一代国王亨利七世之女,此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后裔,也同时有都铎王朝的血统。
苏格兰王室同时也恪守着与法国的“老同盟”。1513年,国王詹姆斯四世为遵守两百多年前与法国建立的“老同盟”,同意在英法战争中帮助法国、入侵英格兰北方,结果却在英格兰境内遭遇惨败,全军覆灭,詹姆斯四世丧生,继位者是年仅1岁的詹姆斯五世。国家实际控制权又落入摄政大臣之手。
詹姆斯五世有几个私生子,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却是在他临终前几天出生的女儿玛丽。詹姆斯五世在病中听到王后生的是个女儿时,不仅脱口而出:“因女孩而来,由女孩而去。”指斯图亚特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却也终要由他的独女而送给他人。
1542年,出世六天的玛丽一世继位。同时,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有了一个夙愿:让幼子将来迎娶玛丽一世,从而名正言顺的获得苏格兰王位。但在1558年,15岁的玛丽一世却嫁给了法国当时的王太子。一年后,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登基,玛丽一世同时成为法国王后。结婚只一年,弗朗索瓦二世便去世了。
1561年,玛丽一世回到苏格兰开始履行女王的权责。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人 于 2014-9-19 03:0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