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珊瑚草 于 2012-4-18 12:11 发表
本地公民本来就不认为永久居民是“自己人”,社会上的排斥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认为政府排斥永久居民,会不会有点情绪化?其实把不同点挑明,也可减少以后摩擦的可能。
永久居民的身份是移民,他们是从另一个国家移居到新加坡,是被欢迎在新加坡定居,被认为有资格在未来加入新加坡国籍,有望成为新加坡“自己人”的一类特殊的外国人。
正是因为有这个特殊性,永久居民这类外国人,往往不被各国视为纯粹的外国人,而是被视为“准国民”,因此才会给与“国民待遇”。
可是,为什么现在绝大部分新加坡人忘记了这一点,而倾向于把永久居民视为普通外国人,不愿意把他们视为“自己人”呢?
这除了原本就有排外心态,不喜欢外人加入的人之外。“差异化”政策是不是导致这一大众心态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