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对仗,自然以相当的字相对为正例(如第二字与第二字为对,第四字与第四字为对);但是诗人偶然也用一种错综对,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例如: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
(以萤对鸦,以火对暮。)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
这种对仗,往往是因为迁就平仄,若云于今腐草无火萤,终古垂杨有暮鸦,非但火萤不成话,平仄亦不调,又如说,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一段巫山云,在意思上很工的对仗,在文理上也同样通顺,但是平仄仍嫌不调,所以仍非颠倒过来不可。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 ... page%3D1&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