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08-2-18 15:46 发表
说的是!其实,“以入代平”的问题远不止是元曲(北曲)乃至清代以降才发生的。它在宋词中就大量涌现了。钦定词谱定宋词之律谱时,充分依据了这一在词之创作实践中的事实;如果没有宋词的大量实践,就不可能 ...
原帖由 张从兴 于 2008-2-18 15:00 发表
支持梦兄,近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入声字,好多入声字都归入了平声。《康熙钦定词谱》允许“以入代平”或“以入作平”,就是承认了这个客观存在的语音现象。
说的是!其实,“以入代平”的问题远不止是元曲(北曲)乃至清代以降才发生的。它在宋词中就大量涌现了。钦定词谱定宋词之律谱时,充分依据了这一在词之创作实践中的事实;如果没有宋词的大量实践,就不可能有专为元北曲而制作的《中原音韵》,这本书完成了“入派三声”的任务,在中国语言学上是个里程碑。这就是说,这本书首次把已经存在于宋人词作中的“以入代平”的事实,上升为音韵学的正典!开了普通话之先河。所以,今人在用平水韵进行词之创作时,凡是发生“以入代平”的地方,实属正常的,理由很简单:宋人就用了这个规则!
——回复非非《洞仙歌 春》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19 10: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