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懷疑,請看: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 ... &extra=page%3D1
中國在北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城市化率達到驚人的30%以上;在所謂“康乾盛世”時代,這一比例也不過9%;新中國在21世紀初才重新達到這一數值。(《元豐九域志》《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史》等)
同樣是元豐年間,中國華北地區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了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鋼鐵產量才達到7‧6萬噸。
南宋時期,熟練雇工的工資高於知府工資。(宋朝知府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貫以上,至少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人民幣)
南宋中後期,中國(僅指宋)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5%左右,經濟總量卻佔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1%,經濟總量佔全球比例卻僅為4%。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經發現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歐洲人在400多年後才發現,但在中國的課本上這個公式仍是以那個歐洲人的名字來命名的。(《數學九章》等)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噸位最大的寶船排水量約為7500噸。
自1572年“隆慶開關”到1644年明朝滅亡,這70多年的時間裡,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1/3湧入中國,共計約3:53億兩(保守估計,目前重新估計約為5億兩)。並且全球2/3的貿易與中國有關。
中國在明朝中後期曾經研究過坦克。(《武備志》等)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有人在京城某倉庫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南宋開禧二年(1206)中央財政收入達到8000萬貫錢,當時全國人口約7000萬。滿清到1900年代為8000萬兩,人口卻有4億。而南宋1貫錢購買力是清末一兩白銀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稅率低於滿清。
我華夏古代大宋和大明的境界,也只有今天的歐美到達罷了。
他們在啟蒙時期時的東西,很多就是向我們學的,
[
本帖最后由 光之子 于 2008-12-25 00:2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