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活动申请列表] 活动名称:品茶论道,感悟人生: 茶渊读书会《道德经》课程报名
活动类别:课程
开始时间: 2009-3-18 06:30
活动地点:茶渊 (9A Neil Road, Singapore 088808)
每人花销:每人大约 50 元
性别: 不限
活动已参加人数:0 人

标题: 品茶论道,感悟人生: 茶渊读书会《道德经》课程报名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品茶论道,感悟人生: 茶渊读书会《道德经》课程报名

茶渊读书会将于3月18日起举办《道德经》系列课程,由李轶岱先生分5讲,剖析老子《道德经》对于现代人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从中寻找正确的人生态度。

本次课程对公众人士开放,名额30人,全程收费50元(茶渊读书会会员半价,25元)。欢迎朋友们来茶渊,品茶论道,感悟人生,与李轶岱先生一起学习老子《道德经》的智慧。


时间: 3月18日-4月15日(每逢星期三)晚上7:30-9:30
地点: 9A, Neil Road, Singapore 088808
收费: 50元 / 25元(读书会会员)
电话: 62261175(茶渊)


注:1)已在3月1日讲座上报名的朋友,无须再次报名。
2)茶渊读书会会员和公众人士,都可使用本帖报名。
3)报名获得批准的朋友,请于3月18日直接到茶渊交费上课。
4)公众人士可当场申请成为茶渊读书会会员(年费10元),即可享受半价优惠。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五讲的主题分别为:

一、“上善若水”――活的象水一样

二、“知足不辱”――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管理之道

四、“不争而善胜”――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 道是什么?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上善若水”――活的象水一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在世谁不想勇攀高峰,哪个男儿不想成就一番伟业,谁不想在经济的浪潮中一展生手,又有谁不想在商业王国中傲视群雄;总而言之,人人都想做强者,人人都想争上游。

然而,一位智者在一本仅有五千言的经书中,却提出人应该柔弱处下,要象水一样的处世观点。他从人、万物草木的生长发展中发现这么一个客观现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因此揭示了这么一个真理:“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更有趣的是:“木强则器”,这恐怕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壯”,强大到极点就要走下坡路,而柔弱的却能保存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他的“长生久视之道”。

柔弱处下并不是软弱无能,这位智者认为:水是柔弱处下的,遇到任何困难都无畏惧,从高山到小溪,到江湖,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的前进,最终汇集了每一滴水,成为广阔的大海,这正是其说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位智者就是老子李聃,他的精辟之言就在道德经中,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智者的低言,达者的心声――如何活的象水一样,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起起伏伏!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二、“知足不辱”――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人人渴望成功,人人向往财富;平步青云,事业辉煌,或者坐拥豪宅,家产万贯是许多人不懈的奋斗目标。然后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您是否有时会停下您的脚步想一想到底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我觉得象比尔盖茨那样拥有财富就是成功;也有人会说:权利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最好平台;更有人会说:社会地位是无形的财富,是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有人认为成功的定义在于自己的定位,定位对了就能够发挥出他的力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有人追求的成功在于超越生命,不断突破极限……等等。而我们的祖先老子又是看待人生的,如何理解成功的呢?

老子在道德经详细阐述了名利,地位,生命,财富等之间的客观关系和规律,人人会对名利地位,生命财富有个取舍,有个孰轻孰重的选择(“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怎么样的取舍态度才会让我们在财富,健康,事业,名利,家庭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从而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矣”。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对事物爱的太深反而失去的更多,你本想多储藏些结果失去的更多……这又是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满足的人不是耻辱”是否会阻碍的我们的成功?他的观点是消极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些疑问,学习老子的思想真谛,揭示其阐述的客观规律,为我们的成功指明一条道路。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的管理之道

西方的管理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许多从事管理,研究管理的人在不断完善自身对管理科学的认识学习当儿,也将眼光投向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东西文化中的管理学是否有相互借鉴,相互汲取的地方?
        
        老子作为东方文化的底蕴所在,当然对管理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从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到读多成功的企业家,例如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严介和等,无不对老子管理思想情有独钟。其实,从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无不需要管理的智慧和艺术。

        借此,我们将深入分析老子管理的精髓:
一、        老子中是如何理解管理的难处所在,为什么人民会很难治理(“民之难治”)?了解了问题所在就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管理。
二、        任人唯贤是决定管理成败的关键。老子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在任人唯贤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        老子提倡的管理方法是什么?什么是无为的管理,柔性的管理?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四、“不争而善胜”――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我们常说“祝您万事如意”,您觉得人生可以做到事事顺利,无往不利吗?有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人说是命;也有人相信人生是可以改变的,是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有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子的道德经中阐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它教导我们如何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如何面对矛盾时的取舍,如何处理事物大小,难易的技巧,如何分辨善恶,做到以德抱怨,更重要的是它尊重客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无为处世之道,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从而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有人说老子的处世是“圆滑”的,他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是超脱的,他的“为无为,事无事”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上种种,从而为我们开辟一条新的看待人生的思维及为人处世之法。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3 14: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 道是什么?

自古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心目中的“道”而不惜终身探索追寻。屈原为了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孔子为了悟道,读周易而韦编三绝,更感叹之不易:“朝闻道,夕死足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作为道家鼻祖老子,其著作道德经中“道”到底什么?是自然规律,还是前往真理的道路, 还是宇宙的本源?我们将初步了解学习“道”,道的客观存在是怎么样的,道的运行规律是什么,是什么物质构成的,“道”是如何产生天,地,人和万物的(无极到太极)等等。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揭示的又是怎样的客观规律。

同时,我们也将介绍以道德经为理论基础的具体修道修德方法,初步了解修道的奥秘和益处。




顶部
无渊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012
精华 1
积分 68
帖子 24
威望 44 点
阅读权限 3
注册 2007-3-2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3-6 19:26  资料 短消息 
好机会,一定参加,报个名先!

老子的智慧都在《道德经》里,通篇不过5000多字,可惜一直没机会学习,这回可以和轶岱兄好好探讨一下。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0-3 02:51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64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