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您一个问题,华夏思维不是一向讲天尊地卑吗?您说天道谦卑,可以阐述一下吗?
就算天道谦卑,如何与民主扯上关系了?
华夏文化是神传文化,文化的起源就是仰望上天的,信仰为本,道德为尊,是一种天,地,人为一体的文化,是整个自然和人类大和谐的文化。
因此古人都是敬天信神,“观天道以应人道”。人类的文化与信仰相伴而行,辉煌灿烂的文明中无不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老子对道德感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孔子说:"“维天地万物之母,唯人为万物之灵”,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造就并陶出人的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度,智慧,等本性。
佛家所讲的法身无尽,慈悲无边,善导众生找回自己庄严的圣性 (本性,佛性,如来藏)。
古华夏人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的大生命,‘道’就是万物治本源,是永恒不变的正良规律,是非人格化的真理。人类要存活在这世上不灭亡,就要附和人道的生活,人道的规律附和天道和自然道,人心就能人心合天心(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生活)
从世界史来看,几乎所有的古老的民族都有敬天信神的,古时因为东方的神传文化,所以才会别称神州。华夏文明之所以繁荣长久,代代相传,就是因为这传统文化的优良智慧的传承,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儒-佛-道的三家思想交响互辉,规范着华族人的思维和行为,使得 敬天观,敬德观,尊贤观,修身观,知耻观,爱民观,等道德理念深植华人的心里。
因为有了这些道德观作为标准,华夏人自古以来就有了正确的分别善恶和正邪等原则性的问题了,才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古代的华夏贤人都是有修行的人,不论是诸葛亮,刘伯温,唐太宗,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无不是追求自己的理想与天地之道相为一致,他们对人生的真谛,宇宙的感悟,和所得的桌越文学成就,无不是体现了其高洁的人品,崇高的信仰,这文化因素都是重要的关键。
能敬畏天道,就能尊敬每个人的独立灵性/圣性 - 就是人本思想的基础了(也就是民主文化的基础了)。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2-2-5 09: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