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美食坐标
» 豆爽
和缘坊上海菜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豆爽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4-7-7 14: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豆爽
第一个给它取名〝豆爽〞的人真是天才;这〝爽〞字取得真好。
那,这〝爽〞字的灵感从何而来?
我尝试回答:源自福建人称〝豆爽〞为〝TOA SUAN〞。
福建话〝TOA〞是〝豆〞,〝SUAN〞是〝钻〞的意思。
为什么叫〝钻〞,我想合理的解释是:煮好的〝豆爽〞,一粒粒的〝豆〞,样子〝晶莹透剔〞,闪闪发亮,好像砧石,因此得名。
那么,为什么不叫〝豆钻〞而叫〝豆爽〞呢?主要因为:若以华语念,没人知道〝豆钻〞是什么东西。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有聪明者将福建话的〝钻〞〔SUAN〕,以谐音字〝爽〞取而代之。
有人说这〝爽〞字是〝羹〞字之误,因为〝豆爽〞很像白果莲子羹之类的甜品,不过,我认为若改成〝豆羹〞,就没有像〝豆爽〞那么吸引人了。
一番〝说文解字〞之后,还是回到主题〝豆爽〞本身。
吃〝豆爽〞不可以没有油条;〝豆爽〞甜,油条咸,两者相配,恰到好处。油条最好是软的,可以吸收较多的〝汤羹〞。
〝豆爽〞最忌勾芡得太粘稠,吃起来有如吃浆糊,更不能太稀薄,以致〝豆〞在下,〝汤羹〞在上,两者好像互不相关,这是等而下之的〝豆爽〞。
〝正宗〞的〝豆爽〞,〝汤羹〞的粘稠度适中〔每粒〝豆〞都可见〝浮〞於〝汤羹〞之间〕,甜当然免不了〔不然怎叫甜品〕,但,不是死甜的那种,会吓跑人的。
〝豆爽〞是我喜欢吃的甜品之一。
我常到KOVAN的小贩中心吃晚餐,在用完正餐之后,总会在那里的糖水甜品摊,叫碗〝豆爽〞,宠宠自己。
有时,在周末的时候,到牛车水闲逛,我也会光顾珍珠大厦楼上的一间人气颇旺的糖水甜品店。
不是说此二处的〝豆爽〞有什么特别〔我的打分:水平中上〕,主要是路过不想错过。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太太的大嫂做的〝豆爽〞。
每次的家庭聚餐〔每隔一、二个月,我们都会到太太的哥哥家聚餐〕,除了主餐〔晚餐〕之外,太太的大嫂也会煮一锅〝豆爽〞,当作午间的甜品。
特别是她用椰糖做的〝豆爽〞,让我情不自禁地舀了一大碗,管它吃得太饱,先享受再说。
今天,在一个侄儿的〝面书〞上,见他贴了一张她母亲〔这侄儿是太太的大嫂的二儿子〕做的〝豆爽〞的照片〔转贴如下〕,并加上一句:
Mom’s the best〔母亲做的最好〕!
I couldn’t agree with him more〔我完全同意〕。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4-7-7 14:17 编辑
]
图片附件
:
豆爽a.jpg
(2014-7-7 14:17, 59.88 K)
Eri
金牌会员
UID 27845
精华
46
积分 5742
帖子 2520
威望 3214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7-19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4-7-8 13: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苏杭 的帖子
对豆爽有趣的说文解字!
Eri
金牌会员
UID 27845
精华
46
积分 5742
帖子 2520
威望 3214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7-19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4-7-8 1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苏杭
于 2014-7-7 14:13 发表
一番〝说文解字〞之后,还是回到主题〝豆爽〞本身。
吃〝豆爽〞不可以没有油条;〝豆爽〞甜,油条咸,两者相配,恰到好处。油条最好是软的,可以吸收较多的〝汤羹〞。
〝豆爽〞最忌勾芡得太粘稠,吃起来有如吃浆糊,更不能太稀薄,以致〝豆〞在下,〝汤羹〞在上,两者好像互不相关,这是等而下之的〝豆爽〞。
〝正宗〞的〝豆爽〞,〝汤羹〞的粘稠度适中〔每粒〝豆〞都可见〝浮〞於〝汤羹〞之间〕,甜当然免不了〔不然怎叫甜品〕,但,不是死甜的那种,会吓跑人的。
I couldn't disagree with you less.
我来新加坡第一次吃到的豆爽是同事Dolly的妈妈亲手煮好一大锅送到办公室请大家品尝的,很感恩很难忘!
无奈
禁止发言
UID 112909
精华 0
积分 2577
帖子 1242
威望 124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2-5-30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4-7-8 13:42
资料
短消息
豆羹应该起源于广东汕头潮州,中国人也算是“千里有缘来品尝”吧!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4-7-9 12: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Eri
于 2014-7-8 13:02 发表
对豆爽有趣的说文解字!
谢谢。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4-7-9 1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Eri
于 2014-7-8 13:26 发表
I couldn't disagree with you less.
我来新加坡第一次吃到的豆爽是同事Dolly的妈妈亲手煮好一大锅送到办公室请大家品尝的,很感恩很难忘!
懂得你的意思,谢谢。
但如果要表示〝完全同意/不同意,用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less,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不知Eri以为然否?
高兴知道Eri遇到好同事,我想更重要的是你的人缘好。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4-7-9 13:09 编辑
]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4-7-9 1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无奈
于 2014-7-8 13:42 发表
豆羹应该起源于广东汕头潮州,中国人也算是“千里有缘来品尝”吧!
其实我说的福建人,可以用福建人/潮州人代之,因为福建人和潮州人念豆爽,发音是一样的。
你说〝豆羹应该起源于广东汕头潮州〞,我太太可能认同,因为她是潮州人。
无奈网友不会是潮州人吧?
无奈
禁止发言
UID 112909
精华 0
积分 2577
帖子 1242
威望 124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2-5-30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4-7-10 09:12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7 苏杭 的帖子
提及豆爽起源汕头之说,只不过想让大家知道它的来历,与本人籍贯无关。
据老爸相告,他自小喜爱吃豆爽,也曾经向卖者求证过它的出处,至于是否正确,我不敢百分百证实,所以用上“应该”。
Eri
金牌会员
UID 27845
精华
46
积分 5742
帖子 2520
威望 3214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7-19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4-7-10 09: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8 无奈 的帖子
老板放轻松啦!是因了你那句:“豆羹应该起源于广东汕头潮州”,楼主才话赶话顺便询问了一句。
你籍贯爱哪儿是哪儿,who cares?
Eri
金牌会员
UID 27845
精华
46
积分 5742
帖子 2520
威望 3214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7-19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14-7-10 09: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苏杭
于 2014-7-9 12:57 发表
懂得你的意思,谢谢。
但如果要表示〝完全同意/不同意,用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less,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不知Eri以为然否?
Yes, it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it would be clearer if it was stated as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14-7-10 10: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Eri
于 2014-7-10 09:44 发表
Yes, it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it would be clearer if it was stated as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苏杭
超白金会员
UID 2276
精华
65
积分 26721
帖子 12193
威望 1449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7-28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14-7-10 10: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无奈
于 2014-7-10 09:12 发表
提及豆爽起源汕头之说,只不过想让大家知道它的来历,与本人籍贯无关。
据老爸相告,他自小喜爱吃豆爽,也曾经向卖者求证过它的出处,至于是否正确,我不敢百分百证实,所以用上“应该”。
谢谢告知。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1-3-6 19:18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8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