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两件事,都和起名字有关,一个是给未出生的孩子想名字,一个是给一个朋友的网站想名字。结果都是翻来覆去好多次,总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就是去四川的道了。可眼下不管给什么起个好名字都比去四川难多了,去四川买张车票就行了,所以说“起名难,难于进四川。”就是前后的大小关系不能串起来,毕竟时代不同了。
如果说在旺季买到一张火车票是一关的话,那么起名字至少要有五关。首先就是重名。记得较早的一个例子是关于卓别林的。这位无声电影时代的大师和制作人的一部力作最早推出的时候起名叫“独裁者”,看过这片子的朋友都知道它是讽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结果有个人抗议说他的一个作品已经用过这个名字了,卓别林这样是侵权,要缴高额的赔偿金。结果卓别林一笑,在自己的片名前加了个“大”字,这样就成了流传到现在的“大独裁者”。给自己的电影起名普通人是不容易碰到的,但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却是绝大多数人都要碰到的问题。于是翻字典的翻字典,看诗经的看诗经,如果是老外就要从圣经里找名字了。翻开一个印刷的电话簿,我们总能发现太多的重名;自己千辛万苦想到一个名字,到网上一搜索,说不准能发现一千个同样的名字,这对于那些大姓的朋友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生僻字的名字,还有四个字的名字。至于给网站起名,在同样难以避免重名的同时,还要面临一个所谓的抢注问题,就是对某些成名已久的公司来说,当初在互联网刚开始兴旺的时候反应迟钝,没有及时建立自己的网站,结果同样的名字被别人率先在网上注册,从而导致很多争端和尴尬。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白宫(whitehouse),鼎鼎大名的美国总统办公室在90年代被人抢注成了一个色情网站www.whitehouse.com,这让美国政府尴尬不已,成了全世界的笑料。直到过了新世纪,某个拍政府马屁的暴发户才花高价把它买了下来送给美国政府,至此这个小闹剧才结束。此外惠普公司的名字在全球很多国家都被抢注。据说5个字母以下的名字都被人利用字典抢注得七七八八了。以后想用这些名字的人就要交钱购买。好在给孩子起名字不需要这样,不然年龄最大的人该向所有“后来者”收取姓名使用费了!
第二关恐怕就是谐音了。据说广州的标致汽车在本地销量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按本地化发音,“标致”听起来像“婊子”。而重庆长安汽车在去年巴西的24届国际汽车博览会成了笑柄也是因为谐音,其品牌字母拼写“CHANA”按照巴西语言(葡萄牙语)发音恰与“XANA”(女性生殖器)相同,这一点让厂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算是给整个国内企业界上了深刻的一课。给孩子起名也有故意闹笑话的,据称南方某地钟姓人家,试图给自己的双胞胎儿子起名钟共(中共)钟央(中央),被户籍警拒绝登记。否则将来他这对儿子都没人敢管教了。
第三关应该是文化差异,地方不同,同一个词儿的含义却可能迥然相异.比如中国有个很有名的电池品牌叫做白象,可是翻译成英文white elephant就成了懦弱的象征,导致自己的销路不畅。在上面汽车的例子里面,据青年参考说,即使都是葡萄牙语,在不同的葡语国家,意思也可能大相径庭。比如COMBOIO,在葡萄牙是火车的意思,在巴西则是牛车。又如PUTO,在葡萄牙是小伙子的意思,在巴西则成了“妓女的儿子”。
第四关大概是迷信。这一点在娱乐圈很被看重。很多人因为星途不畅,就去请所谓的高人来换名字,以达到换运气的目的。而果然有很多人都在换名字之后大红大紫了,从而加剧了这个迷信的说法。与此相关联的是民间流传的笔画、五行决定命运的说法,那些所谓的风水大事、阴阳大师大行其道,在港台南亚很流行。
第五关或许是缩写。按说缩写跟中国人关系不大,只有西方那些长名字才用缩写,中国人的2、3个字的名字实在是用不着。不过随着对外联系的日益增多,国人也开始频繁使用汉语拼音的字母缩写,但这时缩写是QQ的人就让人会心微笑,缩写是TMD的人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但这也没办法,谁能想到世界变化这么快呢?据说国内有个白猫的品牌,英文缩写就成了WC,哎!这陷阱也太多了吧?
说了这么多,越来越觉得我的任务太重,似乎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哪里去找一个石破天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人称羡万众瞩目的好名字呢?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