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诗歌] 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09:04 标题: 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思君之极,肌刺绣针。感子贤于午夜,纵妾少之春心。黄花瘦若妾痿,东海广输情深。独恨山长水阔,渴念难禁。欲见临风玉树,入梦以寻。
附金代针灸学家窦汉卿原玉: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7 13:58 编辑 ]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09:11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09:04 发表
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思君之极,肌刺绣针。感子贤于午夜,纵妾少之春心。黄花瘦而逊妾,东海广输情深。独恨山长水阔,渴念难禁。欲见临风玉树,入梦以寻。
附窦汉卿原玉: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
金代杰出针灸学家,作赋亦遵循平水韵之十二侵。读后颇感兴趣,遂有此戏作。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09:15
窦汉卿(公元1195-1280年),名杰,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河北省广平县西北)人,金代杰出的针灸学家。窦氏曾著有《针经指南》、《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著作,现在可以确定出自他的手笔的仅《标幽赋》和《通玄指要赋》两篇。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09:18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侯。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夫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juān)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léi)。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认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依而别两支。
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易定。明标与本,论刺深刺浅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径。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不无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一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观,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mò)昏。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伏如横弩,应若发机。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痹厥偏枯,迎随俾(bǐ)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静以久留,停针待之。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体重节痛而输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支沟)。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与地五。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
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纳)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
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chài),李氏刺巨阙而后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躄(bì)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免沉疴(kē);王纂(zuǎn)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与命门,使瞽(gǔ)士视秋毫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
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之蒙心启。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10-6 11:13
嘻,人家是针灸,你这是自残。
这个在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有这个情节。
作者:
水湾筏者 时间: 2011-10-6 13:19
这个写赋法好,可推荐,以供大家学习!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13:43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10-6 11:13 发表
嘻,人家是针灸,你这是自残。

这个在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有这个情节。
还远远不到更年期,已经开始变得冷漠,对同类毫无怜悯之心。——与妇人不足道焉!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13:47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1-10-6 13:19 发表
这个写赋法好,可推荐,以供大家学习!
此赋非赋,而是以赋的形式写的“元曲”。又非律诗,骈体句不必硬要对仗工稳,顺其自然。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13:50
感子贤(贤能)——于午夜,纵妾少(妙龄)——之春心。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14:31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13:47 发表
此赋非赋,而是以赋的形式写的“元曲”。
散曲常通过一个短小的情节,写出人物正在活动着的情绪,带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比诗词更显得生动多趣。散曲的活泼灵动、浅俗袒露,使得欣赏者毫无间隔感。这与传统诗词中常见的矜持、蕴藉大异其趣。这种前所没有的尖新感 、灵动感,构成了散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使渊源于早期民歌俗谣的美学趣味获得显著的进展。它是一种率直、浅露、恣肆的感情表现;它所描写的内心活动,敢于活生生地揭示出人的欲望或本能的心理层面。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10-6 15:08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13:43 发表
还远远不到更年期,已经开始变得冷漠,对同类毫无怜悯之心。——与妇人不足道焉!
我这是冷静,哈哈。你那是误导群众,谁说刻骨相思就要把骨头上刻上相思二字呀。
作者:
月下踏歌 时间: 2011-10-6 16:13
非非~`````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10-6 17:27
真是个奶牛呀,写的媚兮兮的,连狐狸也会砰然心动的,哈哈哈……
作者:
君遥 时间: 2011-10-6 23:37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13:47 发表
此赋非赋,而是以赋的形式写的“元曲”。又非律诗,骈体句不必硬要对仗工稳,顺其自然。
不必硬要对仗工稳,顺其自然----这方法好,偷懒好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6 23:40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10-6 17:27 发表
真是个奶牛呀,写的媚兮兮的,连狐狸也会砰然心动的,哈哈哈……
不是开玩笑,这篇可否收录到《随笔南洋网诗词三百首》的另附部分(曲赋联)里?内容是否相宜?
作者:
君遥 时间: 2011-10-7 00:03 标题: 回复 #15 李家三郎 的帖子
别具一格,我举双手赞成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10-7 12:28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23:40 发表
不是开玩笑,这篇可否收录到《随笔南洋网诗词三百首》的另附部分(曲赋联)里?内容是否相宜?
怎么不可以?思春。闺怨,本来就是词曲常常表现的题材。
作者:
月下踏歌 时间: 2011-10-7 13:10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10-7 12:28 发表
怎么不可以?思春。闺怨,本来就是词曲常常表现的题材。
最近觉得自己这方面的词太多了,想另寻他处,不过蝴蝶这一讲,安啦。。。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7 13:51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09:04 发表
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思君之极,肌刺绣针。感子贤于午夜,纵妾少之春心。黄花瘦而逊妾,东海广输情深。独恨山长水阔,渴念难禁。欲见临风玉树,入梦以寻。
附窦汉卿原玉: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
黄花瘦而逊妾,东海广输情深。
黄花瘦逊妾萎,东海广输情深
黄花瘦若妾痿,东海广输情深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7 13:53 编辑 ]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10-7 14:04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10-7 12:28 发表
怎么不可以?思春。闺怨,本来就是词曲常常表现的题材。
【081】思远赋(次韵《标幽赋》首节)
李家三郎(中国山东)
思君之极,肌刺绣针。感子贤于午夜,纵妾少之春心。黄花瘦若妾痿,东海广输情深。独恨山长水阔,渴念难禁。欲见临风玉树,入梦以寻。
附金代针灸学家窦汉卿原玉: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1-10-7 19:01 标题: 回复 #20 李家三郎 的帖子
真是个奶牛呀,写的媚兮兮的,连狐狸也会砰然心动的,哈哈哈……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