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说新加坡人的不紧张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4 01:02     标题: 说新加坡人的不紧张

谈一谈比较轻松的话题吧。

新加坡人最不紧张的是什么 ? …


新加坡人最不紧张的应该就是服装了 …  在新加坡,走在路上,商场,地铁里,看到的,可能是本地人,也可能是外地人,各种各样不同的搭配,尽都是简单,舒适,随意。


大多数的餐饮店,电器店,家具店,银行 等等 … …  大家的穿着依然很随意,从来不能从衣着上看出某人是什么地位 … … 事实上,很多公司的经理老板,在周末出游的时候,都穿得很简便。


如果走在租屋区的邻里街坊,大家彼此的穿着更是很 “自己人”


我想,这可能是新加坡独有的市容 … 我想,本地人根本不会觉察到,彼此随意自在的穿着,其实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  

这就是新加坡人 !


除了人文因素,新加坡没有四季,也造就了新加坡人的穿着习惯 … 新加坡人从来就不需要因应四季的转变而变服饰 …

在有冷天的城市里,自己穿得不够,是自己自讨苦吃,可家里有老有小,天气转变的季节,能不紧张吗  …  为一家人添置冷天气的衣服,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能不紧张吗 … … 可是新加坡人就是不用为此而紧张,新加坡人也应该庆幸我们可以省下那一大笔的冬装费。


[fly]幸福指数,加三分[/fly]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4-9-20 21:54 编辑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4 01:05     标题: 天气

新加坡一年的气温最高最低不超过 10°C ,一天的气温变化,不超过4° (5°?),新加坡的天气预报,除了艳阳天,就是下雨 下雨  还是  下雨 …

气候变化对服装的压力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说了 …

在某些城市,经常要留意天气预报,台风,暴雨,酷热 ,大雪,大雾 … …  每一项轻则影响生活作息,重则有生命的威胁 !
之前说的是灾难性的天气,


即使是非灾难性的天气的变化,也不是我们长住新加坡可以理解的,例如一天里的气温就可以相差 10°… …


这方面中国来的网友比我更清楚,欢迎补充 …

我看过一本台湾出版的教人如何养鱼的书,才知道,他们那里在家养观赏鱼,还要装备为水加温的器材 …  …  真是想不到啊。


在新加坡,(几乎)没有人在乎天气预告 …  大不了只是预知会不会下雨,没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改变活动行程 …  其实,新加坡会下雨的日子,比不下雨的日子还多  …  

这是新加坡人不紧张之二,也是生活在新加坡的幸福之二。



[fly]幸福指数,加两分[/fly]



.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4-9-20 21:54 编辑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4 01:09     标题: 咖啡店文化

咖啡店在新加坡由来已久,已经经过不知多少代次的变革,但是咖啡店存在的角色没变过 …

新加坡是得天独厚,没有酷热(相对)也没有寒冬,所以我们的咖啡店只要有风扇就够了,不需要遮围起来装空调 …
这种开放式的环境,造就了新加坡的咖啡店文化 …


也许有人会拿欧洲的一些很有情调的咖啡座来比较  …  哈,那是另一种风味,无需比较,新加坡的咖啡店的特色就是‘没有情调’(是很没有情调 ),来到这里就是随意 …


香港有很多小吃店,有的店面就只能放三张小桌子,店面再小,都是独立运作,即使只是三张小桌子,也是店家所有 …


新加坡的咖啡店在经营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  新加坡的咖啡店是开放的,谁都可以 ‘进来’,引号 ‘进来’ 是因为咖啡店根本连门都没有 (原来 ‘连门都没有’可以这样解释     )。


虽然咖啡店也标榜不允许外来食物,可我还没看过咖啡店的员工真的为此和客人起争执 … 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必要从外面带食物到咖啡店 …

所以咖啡店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公共场合,无论是独自一人,抑或是三两好友,还是全家人,进出咖啡店喝水吃饭都自在。



难得的是,这里又不是没人管的地带,我们吃完了就走(我说的是现实状况),有人收拾桌子,晚间有人会抹地  …  而政府的卫生部还严密监督着咖啡店很个别摊主的卫生,我们只管放心吃喝就好了 …

(我这里说的不紧张,是指一般使用咖啡店的国人,不是指咖啡店的摊贩  … )


在咖啡店里,有别于在公园这些没人理的地方,我们也从来不用担心人身安全 …

咖啡店的食物价格,也是最为平民化  …  本来我不想提‘价格’,因为一提起‘价格’就会招来一大堆针对‘价格’ 的怨言  …  然,我觉得如果要忠实的把咖啡店面貌呈现出来,价格不能不提 …  


在新加坡,除非你窝在家里不出门,只要踏出家门,所有的饮食,就只有咖啡店是最经济实惠的了。

有吃的,有喝的,有桌有椅,有厕所(有总好过没有   ),能遮阳挡雨,有风扇,(有电视),不用担心人身安全 …  这样的地方去哪里找 ?


[fly]幸福指数,加四分   [/fly]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4-9-20 21:53 编辑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4 01:13

还有更多的新加坡人的不紧张,只是说起来零碎,不说了 …

一些新加坡人的不紧张,也不是新加坡独有,不说了 …


有的,只是我个人眼界所见,未必能说是‘新加坡人’如此,也不说了 …


说太多,只怕有画蛇添足之嫌 …

紧张的生活,国人说得多了,所以这里只挑一些  ‘不紧张’  的来说 …   不紧张’,也不尽然是正面的,例如  ‘随意’ 就可能变成 ‘随便’…
长久的 ‘不紧张’ 也是另一种 ‘紧张’ … 走久了就想坐,坐久了也是压力 … 单调也是一种压力。



从‘不紧张’衍生出来的 ‘紧张’ 我就不说了,本帖并不着重于说 ‘不紧张’ 好不好,我只是描绘一幅画,喜不喜欢就看各位了。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14 07:45

还有一个 不紧张 是 有没有 对象结婚,不紧张。有没有 男(或女) 朋友, 不紧张。 是不是呢?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14 09:15

另一个不紧张是这里的公园。这里有很多维护得非常好的公园,不拥挤,不收费,基本上停车也是免费的。每天早上和傍晚都有很多人散步和跑步。特别是周末。社区的公园,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玩。新加坡很小,经常在公园同很多老同学,老邻居,老同事和老朋友重逢。顺便介绍一下新加坡中部的水池区/热带雨林。很多人称这里为国家的肺。这里应该是我们的无价天然资产。建议网友常来这里远足,http://www.nparks.gov.sg/cms/doc ... alk_eguide_LRes.pdf徒步4-5小时。特别推荐:Tree Top Walk 我经常带外国旅客来这里度过非常愉快的半天。

咖啡店/小贩中心/熟食中心的另一个特色是几位朋友聚在一起喝啤酒聊天。到了傍晚,大部分的咖啡店和小贩中心的咖啡摊都有一群群的人在一起喝啤酒聊天。啤酒是这里老百姓的最爱。

还有一个不紧张是这里的公共椅子。我们可能没注意到,但是不论是在组屋楼下,公园还是路边的公共椅子,基本上清洁的程度是“看到就坐”。对一些外国朋友来说,是不可理喻的。

虽然在这里天天下雨,而这里的雨一般上是大雨,太阳也很晒,但是出门不带伞不戴帽已经是近代新加坡人的习惯。上一代的新加坡人都有出门带把伞的习惯。我在读小学和中学时,先父一定要我带伞上学。现在到处都是有盖走廊加上这里的路边商店的设计都有有盖的公共走廊,遇到不测之雨,很多地方可以避雨,一般上这里的雨很大很急,但是下不久。很多时候在避雨的时候可以结交朋友。

新加坡的公共巴士车站都是有盖有椅子,增加等车时的舒适指数。椅子的清洁程度是“看到就坐”。巴士车也不会“过站不停”,或是停在老远的地方。同很多国家比较,可以相当悠闲的等巴士车。只是这里的巴士路线的告示设计不理想,这方面可以学习中国大陆和台湾的。


[ 本帖最后由 林叔献 于 2014-9-14 09:28 编辑 ]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14 09:34



QUOTE:
原帖由 古长龙 于 2014-9-14 07:45 发表
还有一个 不紧张 是 有没有 对象结婚,不紧张。有没有 男(或女) 朋友, 不紧张。 是不是呢?

哈哈。。。家长都很紧张的!相亲在这里也有,只是不很流行,特别是长辈没随身带着简历相片,随时随地都能相亲。勇气可嘉!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14 09:35

避雨的时候可以结交朋友?  没体验过。

那天下班回途有中雨,我打着伞 路过一巴士站,有一避雨的女生 问我: 你朝东走吗? 我回答, 不, 我向西走。她有些失望了。。。。   后来一想, 她没带伞, 若与她共伞送她一程向东走,说不定 交上朋友了呢。。。。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14 09:44



QUOTE:
原帖由 古长龙 于 2014-9-14 09:35 发表
避雨的时候可以结交朋友?  没体验过。

那天下班回途有中雨,我打着伞 路过一巴士站,有一避雨的女生 问我: 你朝东走吗? 我回答, 不, 我向西走。她有些失望了。。。。   后来一想, 她没带伞, 若与她共 ...

也是,后悔了吧?!

不过这位女生应该不是新加坡人吧?您是否注意到,新加坡人是搞不清东南西北的,几乎没有以东南西北为坐标。就是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走,目的地在哪个方向。您可以试试问一下新加坡人:您家的东南角是否有颗大树?看对方怎么回答。
作者: mpt    时间: 2014-9-14 11:33

还有一样不紧张,在人潮的公共交通上,上下进出车不紧张,在任何抢购会场不紧张,基本上人与人之间是保持一分拥挤的距离。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17 10:22

草地可以随意踩!

我喜欢带中国大陆来的朋友到植物园玩。除了看胡姬花外,就是让大家在绿茵茵的草地上随意的“踩”。

在家里赤着脚!

很多外国朋友都很不习惯,有些中国朋友还认为这样对身体不好。但是我从小就是这样,感觉赤脚很舒服!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7 12:20     标题: 回复 #11 林叔献 的帖子



是的,很多不经意的事,越难发觉就在身边 ...

我们组屋周围,树木青翠,心情也可以舒缓  ... 香港的居住环境,和我们这里是没得比,当然,我们也不能自满,和欧美国家比,又是另一回事。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17 12:34

可他们也有他们的不方便 ...

他们必须要每天把垃圾拉出去门外  ...  我在美国那一段期间,我的阿姨每天都要唠叨我姨丈 :垃圾拉出去了没有 ...   

他们的垃圾不能满超过一桶(大意),超额的垃圾要付钱,姨丈他们有时就把垃圾偷偷载去找 ... 那些正在装修的屋子,外面会放置一个垃圾箱,我们就快点吧垃圾丢进去快点跑 ...  

据说,某些城市对垃圾分类要求很严格 ...


新加坡人对丢垃圾肯定是不紧张的  ...  

以后未来就很难说  ...
作者: 无奈    时间: 2014-9-18 09:08



QUOTE:
原帖由 古长龙 于 2014-9-14 09:35 发表
避雨的时候可以结交朋友?  没体验过。

那天下班回途有中雨,我打着伞 路过一巴士站,有一避雨的女生 问我: 你朝东走吗? 我回答, 不, 我向西走。她有些失望了。。。。   后来一想, 她没带伞, 若与她共 ...

看来古老做梦也向往有那么一段“共伞奇缘”的重现,追忆当年某日那段多么美妙的画面,两人享尽雨中漫步下曾经酝酿出那丝丝甜蜜与醉人的情怀,久久以致终身难以忘怀,足以堪称不枉此生呀!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0 21:49

新加坡人不紧张称谓 ...

工作上,也只有在业务上(我指大多数)把职衔带上,例如:陈经理  ... 工作以外,或许这个陈先生不参与属下的活动,如果参与属下的工作以外的活动,多数直接称呼名字,又,以年轻人用英文名字为主 ...

这一现象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在我国经常是多元种族的活动,有马来同胞的名字,也有印度同胞的名字,所以,现在年轻人多有英文名 ...  

新加坡的另一特色是国民服役制,这段期间,上级长官呼叫下级都是叫英文姓  ...  Lee, Tan , Ho  ... ...  原因,同样是因为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特性。

而直呼姓氏的特色,就一直延续到工作场所 ...  对外国人来说,直呼对方姓氏,是不可思议的。


新加坡更没有  “课长” "部长”  (此 “部长” 不是彼 “部长”)

... 其实应该有,我知道学校不同科目有 HOD,Head Of Department,工作场所也有 ‘督工’  ‘管工’  (Supervise),
只是新加坡人不会有人把这职衔带上。

不带职衔的称谓,可以让上司下属更融洽的打成一片 ... 因为我的姓是广东发音,用英文念起来怪别扭的,只是久了,习惯了,有何不可。

... ....

同样的,不带职衔的称谓(我不敢说完全杜绝),但至少远远降低拍马行贿的风气 ...


这就是新加坡 !  幸福指数,加两分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0 22:17

新加坡人不紧张的称谓 二。

女性婚嫁之后,并不紧张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称呼  ...

很多,尤其是事业上人脉广的女性,在婚后继续延用  Miss (或 小姐)。

本地女性更不会把夫姓冠在原姓名之前  ...  像香港的 叶刘淑仪,陈方安生 这样冠以夫姓,在新加坡是绝无仅有。

常听电台的 Call in 节目,早年 DJ 还要问是 :是太太 还是  女士 ... 近年来,似乎已 ‘统一’  使用本姓,也就是 陈女士,张女士 ...


这看起来好像稀松没什么大不了,实际上这已反应了女性在新加坡的地位,和新加坡的民情 ...


幸福指数,再加两分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0 22:22

常想一二,很有意思,

说到做到,大家一起来为 “新加坡人的不紧张” 继续加分吧 !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21 09:41



QUOTE:
原帖由 无奈 于 2014-9-18 09:08 发表




看来古老做梦也向往有那么一段“共伞奇缘”的重现,追忆当年某日那段多么美妙的画面,两人享尽雨中漫步下曾经酝酿出那丝丝甜蜜与醉人的情怀,久久以致终身难以忘怀,足以堪称不枉此生呀!

哈哈, 年轻人才有此奢望, 俺已是老年了,就不指望了。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21 09:47



QUOTE:
原帖由 林叔献 于 2014-9-14 09:44 发表


也是,后悔了吧?!

不过这位女生应该不是新加坡人吧?您是否注意到,新加坡人是搞不清东南西北的,几乎没有以东南西北为坐标。就是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走,目的地在哪个方向。您可以试试问一下新加坡人 ...

她应该是新加坡人, 很像是个放学回家的中学女生。   的确 她 不是问的 东 或  西 方向, 而是用手指 指着 东的方向 问: ARE YOU GOING THIS DIRECTION ?  我回答:NO, THE REVERSE DIRECTION.  因为我从天桥刚下来,她不知道我会朝那个方向转, 为了叙述简便 我用了 东 西方向来叙述, 我是知道 东西方向的。

[ 本帖最后由 古长龙 于 2014-9-21 10:08 编辑 ]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21 10:05

人字拖鞋 (日本拖鞋)

除了搂主说的新加坡人穿衣服很随意,我们平时出门也是随意穿上一双人字拖鞋(我们过去叫:日本拖鞋)就可以了。除非是上班或是出席宴会,新加坡人很少穿皮鞋出门,大多数是穿各式各样的拖鞋。

住在气候冷的地方,最不习惯的就是出门那事:从头到脚都要包的密密厚厚才能打开大门,就算是到楼下扔包垃圾。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1 20:07

今天早上,一推开窗口,即听到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心情特别开朗 ...

鸟叫声天天都可以听到,今天的特别悦耳 ...


就不知道,幸福指数的调查,是否应该包括平时我们能听到多少鸟叫声  ...[/
size]


哈哈,一些地方,傍晚吵杂的鸟叫,不在此例,哈哈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21 20:57     标题: 回复 #19 古长龙 的帖子

大陆和台湾人都知道方向,经常以方向为坐标。

有一次在北京同一位北京朋友共坐一辆的士。他这么对师傅说:先拉林先生回XX酒店,就在航天桥的东北(忘了是不是东北)角!我当时差点晕倒!我经常住在那家酒店,只是知道靠近航天桥,可从来没注意是在哪个角!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21 21:14

哈哈。。。又想到几个。。。

新加坡的房子的窗户经常是开着,除非下雨。我住过好几个城市,那里的窗户经常要关住。原因:气候、噪声和污染。

政府组屋和很多私人住宅是没有保安常驻,楼下也没设保安门,任何人都可以出入。曾经有几位大陆来的朋友寄宿组屋几天后都认为如果在大陆,他们绝对不敢住这样的“小区”,也不可能把鞋子拖鞋留在门外。

住宅区怎么没人的?

几年前有位在北京当记者的网友要求我帮拍一些新加坡住宅区周围环境的相片。他看完相片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在什么时间拍的,怎么没看到人?是不是还没有搬进来?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1 21:34

是的,也有外来朋友跟我说:新加坡这里,很少看到警察在路上巡逻  ...  哈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21 21:44

新加坡的治安是很不错的。 中国很多住宅区1-3楼的住户 几乎都需要在阳台和窗户上 加装钢铁框子保护,以防止盗贼破窗子或阳台而入室行窃。

我租房子已有四家了, 就只有一个屋主告诉我 她有一次被盗走了一双新的旅游鞋。其它没听说过失窃的事例。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2 09:42

新加坡的治安是不错的 ... 不过为什么一开始我没有把这点放在 “不紧张” 之一 ?

因为,治安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 ... 怎样才叫做好 ? ... 怎样又是不够好 ?

治安不错,但我们不能自满,所以一开始我没有提这一点。

... ... ...

现今年轻的租屋比较少见,我说的是人们把大门敞开 ... 我出门一定经过我的邻居,他们白天是一定开着门的。


在新加坡夜归,从来不用担惊受怕,不用因为夜归而改变回家的路线,不用疑神疑鬼眼看八方有没有人跟着来,不用无缘无故把手提袋抱得紧紧 (哈,我不用手提袋)...  

从女孩子穿着短裤满街跑(不是一两个,而是大多数),也不难感受到新加坡人的放心,自在 !


[fly]新加坡的幸福指数,再加三分 !!    [/fly]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2 10:20

要和全球的不同国家地区比较,说出新加坡的不同之处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不过如果只和香港比的话,就容易得多 ...

#23 林叔献 说的 :怎么住宅区看不到人 ... 这种情况在香港是天渊之别,香港沿街都是店铺,就连大厦的电梯大厅,也可以划出两个摊位,这些摊位可不是临时的,而是铁花铁架永久性的摊位。

在香港,几乎看不到空白的墙壁,有空白处,都贴上了海报,这些海报,都是最新一期杂志的宣传海报,都是穿着性感的模特儿(近五年十年已大大改善)... ...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加坡花了很大的财力人力去清除这些广告,从来从来,这些广告海报没有在新加坡滋生的机会 ...  在香港,可是一刻也没有眼睛休息的机会。

相比较起来,新加坡的拥挤算什么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2 10:47

忘了是几年前,回香港住在亲戚的家 ... (这几年也回去过,不过没住哪里)

除了楼下电梯口有一个保安,每一楼层,还多设了一道铁门是三家人共用的 ...  


新加坡的铁栅,中间横过一铁(铝?)片,这铁片也不过半尺宽  ...  可香港的住家,门口的铁栅的这铁片,从腰下到眉高,将近一米 !!  个子矮的人,还看不到对方。

香港地方已小,空间也小(因而又限制了空气流动和自然光),还要把这样大的铁片装在铁栅上 ...  香港人是习以为常,新加坡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再说,已经有多少城市,他们需要为德士司机装上护板 !??    ... 而在新加坡还没有这个必要 !

是谁成就了这个 “新加坡还没有这个必要” ?  ... 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啊。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4-9-22 13:21 编辑 ]
作者: 新新人    时间: 2014-9-22 10:52     标题: 回复 #28 沈飞扬 的帖子

没错!不懂得珍惜自己已拥有的东西,人就不会幸福。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22 20:39

不带钱 也不紧张。因为可以刷卡, 如  NETS 卡   ATM机器 到处都有。很方便。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3 09:18

再有一项,新加坡人不紧张食品安全 ...  坦白说,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一项 ‘不紧张’



外国的食品出问题时而闻之,人为,天灾(禽流感,疯牛症 ... 辐射污染),可是相对来说,国人对食品安全并不紧张 ...

以我所看 ...

...  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国外,与我无关 , 再者,要取缔这些非法行为,关系到执法,我们看热闹好了 ...

...  对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把关,信心满满  ...
在我们从新闻中得知某地的食品有问题是,农粮与兽医局肯定比我们先收到消息,并已层层把关。

... 新加坡地小人少,这个目标很小,不容易被有问题的食品 ‘击中’ (说的也有道理,某产家生产十种产品,出口到新加坡的可能只有两种)

...  新加坡不是食品出问题的源发地,说得难听不过比较直白,吃了要出问题还轮不到我们。

...  卫生部对小贩的卫生监控很严,所以可以放心

...  国人对本地处理食物的人有信心,他们不会这样做 ...



这样多年来,没听说过有人因为吃了有问题的进口食品而出问题  ...  我想直到有一天,有新闻有人出了问题,国人才会紧张 ...

事实上,新加坡的食品安全指数到底有多高,我不敢妄断  ...  好比之前提到的治安,再好也不能自满.
作者: 水中花    时间: 2014-9-23 09:52     标题: 回复 #31 沈飞扬 的帖子

这一点不可以自满。几次台湾等地出现食品问题,消息传来农粮局才跟着行动。国人只是比较信任政府,没有向台湾人那么“计较”。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4-9-23 10:02     标题: 回复 #31 沈飞扬 的帖子



QUOTE:
在我们从新闻中得知某地的食品有问题是,农粮与兽医局肯定比我们先收到消息,并已层层把关。

农粮兽医局是“后知后觉”。

就以这一次台湾馊水油事件来看,台湾馊水油事件发生在9月初,当事件发生时农粮与兽医局说本地食品业者并没有从港台进口”地沟油“来处理或制作食品,也没有发现在本地售卖的其他台湾食品受影响,或进口列入地沟油食品清单上的产品。

可是在上周五(19/9/2014)早报报道“农粮兽医局下令在本地售卖的六种含有地沟油的台湾食品下架它们分别出自奇美和盛香珍这两个品牌,包括奇美冰冻猪肉馅、素菜馅和韭菜饺子,以及三种盛香珍品牌的饼干"。

农粮兽医局应该对这些前后不一的处理作说明。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3 10:38

是的,我不是为农粮兽医局背书,农粮兽医局也有 ‘后知后觉’ 的时候 ...

... 国人因此就失去对农粮兽医局的信心吗 ?

... 国人因此就对食品安全很紧张了吗 ?



... 新加坡治安虽好,难道就没有罪案了吗 ?


我已经说过,食品安全,不能自满 ...  所谓的 “不紧张”,我说的只是新加坡的社会现象,国人的一般心态。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4-9-23 10:42 编辑 ]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3 10:53

我也不相信农粮兽医局每次都能把关 ...

只是,很多次,我心里好笑,外国传来某食品有问题时,我国都没有进口该项产品 ...

所以很多次都 ‘侥幸’ 逃过,让国人对食品安全依然很有信心。


本帖更着重在描述新加坡的社会面貌,不在指责什么对错。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4-9-23 21:29

说几样紧张的吧。。。。

1.    登革热,年年有, 比较有紧张, 不过已经有药可治了, 早发现 应该没事。

2, 当年的SARS 有紧张过,  今年非洲的 伊波拉爆发, 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新加坡也不得不防病毒的入侵。
作者: 华林    时间: 2014-9-23 22:16     标题: 回复 #28 沈飞扬 的帖子

在新加坡,连3房式也有两间浴室兼厕所,肚子疼也不需”紧张“ 争厕所用!

可是还有人认为香港是藏富于民,唉....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24 09:09     标题: 雨水怎么这么清洁!

有一回,同2位外国朋友到麦里芝蓄水池的公园散步。他们受到我的影响,也穿人字拖鞋。由于下了一阵雨,我们在踩过草地后,脚会占到一些泥。在上车前,我带他们到小道上的一个临时积水低洼地洗脚,我发现他们有点不自在。过后他们都说很惊讶路上的积水怎么这么清洁,回国后要告诉朋友他们在新加坡当街用路上的积水来洗脚。

住在这里的外国朋友初来新加坡时,在巴士车站等车遇到一场他从来没看过的大雨。 不到半小时,车站后面的有盖沟渠里的水就满溢,他很惊讶的发现溢出来的雨水是这么的清洁。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4 23:40

穿着小补充 ...

新加坡的男子,纽扣不会扣到最高一粒,T-shirt 一粒也不扣  

长袖衣服,衣袖褶两褶,外国很少人会这样把衣袖褶起的。

这个年头,已经很少人会把上衣放进裤头里面 ...    


新加坡人戴项链,手链,戒指的,我的观察也不多  ...  新加坡人(其实世界很多地方也一样),最紧张的就是手中的电子产品 ..  
作者: 林叔献    时间: 2014-9-25 07:12

也谈穿着。。。

新加坡人不仅省下很多四季服装费用外,家里也省了很多收藏不同服装,被子等的空间。新加坡人在家里的使用空间很大。

除了上班的白领和出席宴会外,很少人穿长袖衣服出门;甚至穿长裤的都不多。新加坡人的衣柜里最多的应该是T-衬和短裤。很令人不解的是在大陆、台湾、香港等“大中华区”的中华民族对西装领带特别钟爱。

新加坡人,特别是女生穿鞋是不穿袜子的。
作者: 沈飞扬    时间: 2014-9-26 00:31

说校服(学校制服)

美国的学生是不用穿校服的,就是一般平时出门穿的衣服 ...  在美国电影/电视 里面可以看得到 ...

新加坡电台曾经以此为话题,一个听众说:怎么可以!会不会有一些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去上课 ... 另一个听众也反对:... 只怕学生会攀比谁穿的名牌 ...    这些论点显然都过偏了 ...

... ... ...

香港学生的校服,则比新加坡的更讲究,尤其是冬天,加上一件外套(西装外套 ?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好像还要打领带 ...  看起来的确很神气, ... 而且,有和职场接轨的意味 ... ...  不过,这套校服,价格不菲。

... ... ...

新加坡的校服,应该是介于香港和美国之间 ... 这样说也不对,因为这事是不能用数字量化来衡量的 ...


不过,我认为,是否穿校服上课,对学童的人格发展是有影响的,有好也有坏 ...

我不是教育专家,不敢在这里卖弄  ... 也有不需要专家也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


多说一句,昔日的学童,今日已长大为国家的栋梁了。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sgwriting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