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评语搬上诗词雅座。
■ ■ ■
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绘画旅客夜泊愁眠的景象。人说,那个地方原名封关,封桥,因为张继这首诗,相沿作“枫桥”。
在以往的年代里,我先后相隔二、三十年听到两个互不相识,同时在职业和业余情趣上并无关连的人,说诗中第一句提到的“乌啼”是地方名称。那么是先有学者之类的人物把乌啼定作张继见到的地方。说月亮那时候在所说的地方降落了下去。
所说两人之一是一位名誉博士级的资深学者,他说张继摆了乌龙,说道:“在那霜雪纷飞的严冬深夜中,怎么会有乌鸦鸟儿啼鸣呢?那知“‘乌啼’竟然是山也!一语道破,画龙点睛,全诗了然。事实,此诗被误解处处,令人喷饭。”那位学者这么说,我这个鄙夫并不同意。
我说那是“寒鸦栖复惊”的景象。鸟儿要啼是不论那是花草遍野的春日黎明,还是霜雪纷飞的严冬深夜的。
我说,鸟儿乃因被那“霜满天”时候的冷风吹醒,以致群相惊慌啼鸣,就像“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的那个镜头。婴孩如果在睡梦中感到被骚扰而惊醒,他会舞手弄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地嚎啕大哭。乌啼和婴啼触发时候的生理状况相同,乌啼是鸟群被寒风吹袭、惊醒,在那慌乱的时刻里,对当前的生理状况,做出的动物本能性的反应。
张继是位诗人,他着意的不是月落的时间和地点的记录,而是诗意。说月亮在叫做“乌啼”的那个地方下去了只是记录性的文字,不是抒情诗句。在那第一句诗句里,他用“月落”,“乌啼”和“霜满天”三件同一性质的事情,凑合绘描月落之后的那份黯淡、寂寥和幽怨的景象和气氛。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我了解作这个意思:
“月亮下了山,宿鸟因被冷风吹醒,群相吱喳凄惨,寒霜遍舞局残。
江边枫树的醉红叶子,和渔船里将熄还明的孤灯,两相了无生气地
迷着睡眼。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这晚上为着一件突发事故做仪式,
那夜半敲打的钟声,直响到客船边。”
把乌啼嵌在诗里,平添一番浓厚的大好诗意。如果把乌啼当作地名看待,那就太可惜了。
关于月落,那位学者对时间质疑。
我说须知月和日不同,月球绕走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长过24小时。每天同一时间,月球在空间所处位置都较前一天挪后一点,要再过50.28分钟它才走得到前一天所处的位置。所以月亮在中午时分升上来,或者在半夜时分落下去,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
在这之外,很多人以夜半无钟声相诟病。事因佛门中人做晚课,在夜半前之很久就已经完毕了,何来夜半钟声?
我答说,张继去的那个晚上,可能是寒山寺出了一件突发事故。我对佛寺的种种可说是一无所知,我凭常识举个例,为要举这个例我说个不吉祥的“可能”。我说譬如可能是住持体弱、久病,这时完寂了。对全寺僧侣那是一件痛心的大事,那须要马上宣告大众,齐集哀悼。宣告大众便要打钟。所以说“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想,这首诗好得很,一点儿弊病都没有。所说不妥当的各点,我觉得全都不成立。
■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