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代表观众发问的阶段结束后,又特别开放了两个问题给现场观众直接提问。
第一个问题是新山当地的一位朋友提出的。他说,他以前看过一些书,说诸葛亮会奇門遁甲之术。当时草船借箭,就是因为他使用了一些道术。他请易教授就此事点评一下。
易中天说,关于葛亮会奇門遁甲之术,甚至是包括草船借箭,这些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写的非常精彩。但是有人用数学算法给他算过,根据诸葛亮当时开去的船的大小,他们算了要搭多少个草人,有多高多宽,怎么个分布,才能收集到那么多箭。但是,如果真的搜集到了那么多箭,估计那个重量,诸葛亮的船也早就沉了……不过,易中天不忘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
第二个问题由本人抢到。这也是全场最后一个问题,非常荣幸。
我问易教授:前面在分析三国失败的原因时,易教授提到,“天下必须要统一”,所以必须要打仗。请问,当时为什么必须要统一呢?是经济的、地缘的、文化的、还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传统,所造成的呢?那么由此来看现在的台湾问题,会不会有战争呢?易教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或许是涉及到敏感的台湾问题,也或许是因为提问后,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易教授显然对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回答的也非常认真和谨慎。
易教授认为,中国必须要统一,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传统。回朔到周朝甚至之前,那时的中国其实是邦联制,它是有大大小小的许许多多的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他们互补隶属,各自为政。但推出一个代表大家的“头”。比如在周朝,就是周天子。周朝号称有8百国,不一定是真正的有8百,8百是很多的意思,但肯定几百个国家是有的。
当时,周天子作为代表,虽然是至尊,但不是至强。结果呢,国与国之间就相互打仗,最强的就出来称霸,而真正说了算的是当时所谓的霸主。从春秋战国一直打到秦灭六国,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此,中国从邦国制演变到了帝国制,就是靠打出来的。
从那以后,中国人就开始形成了“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的传统。如果天下有两个以上的国,那就得打,打到只能剩下一个为止。
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易教授说他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终结了世界各国不受外界影响、关起门来独立发展和演变的时代。从此,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纳入世界格局。
而易教授认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民主、共享。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各国理应保持多样统一、和平共处的局面。和平共处,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
落脚到台湾问题,易教授总结说,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主张的是“和平统一”!
至此,易教授获得了全场的掌声。
接下来他话锋一转,祝愿海峡两岸(感觉他说的海峡包括台湾海峡和柔佛海峡)三族(易教授得知新马两国最大的民族是华、巫、印)五邦(这个大概是包括新马和中港台)的所有人民和平共处、幸福安康。
讲座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