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狮城家园
» 孩子“打人”与“被打”的逻辑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孩子“打人”与“被打”的逻辑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07-3-9 09:1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孩子“打人”与“被打”的逻辑
儿子4岁,正处在精力无限且偶尔无处发泄的年龄。都说男孩调皮,这是很有道理的。男孩的调皮也往往表现在行为“粗鲁”上面。正因为如此,我常常跟他说,和妹妹(大嫂的小女儿)玩要要小心,不要太粗鲁;生气发脾气,我能理解,但你不能因此打人丢东西,要是憋闷就去你自己的房间丢枕头;和姐姐(大嫂的大女儿)吵架,说不过姐姐更不能打人,那只能怪你自己的语言能力有待加强。总之呢,打人就是不对,任何情况下,打人都是不允许的。
然而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我自己对打人的种种也产生了困惑:
一, 有一天儿子做了坏事,不太记得是什么了,反正我在他屁股上拍了几下。他痛哭流涕,冲进房间伤心了好一阵。等他稍微平静,我进去和他讲道理,并安慰他别哭了。本来只是抽噎的他,一听我说别哭了,突然又大哭起来,委屈的喊着“你打我!”
二, 晚上临睡前,和儿子交流一天的生活。他喜欢讲每天在托儿所的“故事”。这天他说他的同学用积木敲他的头,很痛!还说这位同学每次都打他。当然,我相信他说每次是有点夸张,估计那个孩子是有些调皮。我问他有没有还手,他说没有。我又问他有没有跟老师讲,他也说没有。那我就又追问他“你有没有告诉他不许打你呢?”他还是说没有。最后我问他,“那他打人之后你都做了什么?”他耸了耸肩膀。哎!这个孩子!
打人是不对的。我们都会教育孩子不许打人。但是我们很少会提示他们,当他们“被打”之后,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呢?恐怕多数家长会担心,但很少去真的思考。当问题浮出水面,我也困惑了!
首先,我们不允许孩子打人,但是我们还是会去打孩子,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彼此尊重的原则。如果你说因为自己是父母,给孩子惩罚是为了让他有点疼痛,能记住教训,那么这个逻辑肯定也能运用在儿子对付他的堂妹身上。按照逻辑,他有理由这么做。但是,他没有权利这么做。那么,打人是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谁拥有权利,谁就能以“打”为惩罚的方式;同理,谁处于被动,谁就得接受自己的错误及被打的事实。于是,孩子学会了第一课:权利的作用。
第二,孩子无辜被打之后,怎么办。我告诉他,不还手不代表保持沉默。你得告诉他不许打你!要理直气壮一些,错的人是他,不是你。你可以选择不告诉老师,但是真的很痛的话,你还是得向老师报告,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对于以上两点,儿子都似懂非懂的点了头,表示明白了。但是,我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因为我想等他再大一点,懂事了才说。那就是,他还有一个选择:“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当然,等他的人生阅历再多一点,他的选择会更多,他还可以“以德报怨,化解人心丑恶!”
赵志
中级会员
UID 17
精华
8
积分 907
帖子 389
威望 515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07-3-9 09: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好文章啊。确实值得大家思考
方汀
论坛元老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07-3-9 10:0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Dex 的帖子
你的做法对,观点也对。能这样认真考虑孩子遇到的问题,是懂得教育原理的。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07-3-9 10:1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教育孩子的过程,往往也是家长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过程。我教他,我也从他那儿学到很多。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07-3-9 10: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Dex
于 2007-3-9 10:12 发表
教育孩子的过程,往往也是家长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过程。我教他,我也从他那儿学到很多。
这话讲的太好了. 如此一同进步, 孩子不可能教不好的.
辰辰妈妈
中级会员
UID 931
精华
7
积分 534
帖子 208
威望 32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4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07-3-9 1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 内山 的帖子
如果每位家长都能这么想,那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Every Child Is a Genius! 辰辰的网站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辰辰妈妈
中级会员
UID 931
精华
7
积分 534
帖子 208
威望 32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4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07-3-9 1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Dex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Dex
于 2007-3-9 09:11 发表
... 晚上临睡前,和儿子交流一天的生活 ...
非常赞同你的做法,和孩子的沟通就应从小开始,养成习惯。
Every Child Is a Genius! 辰辰的网站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07-3-9 12: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辰辰妈妈
于 2007-3-9 11:51 发表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这句话最近频频听到!经典。
辰辰妈妈
中级会员
UID 931
精华
7
积分 534
帖子 208
威望 32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4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07-3-9 12: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8 Dex 的帖子
我还以为是我的“原创”呢,太孤陋寡闻了
Every Child Is a Genius! 辰辰的网站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07-3-9 13:5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请问辰辰妈妈有没有听说过“卓新家长教练机构”啊?
基辛格
版主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3
帖子 3364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07-3-9 19: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长见识!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07-3-10 13: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Dex
于 2007-3-9 13:55 发表
请问辰辰妈妈有没有听说过“卓新家长教练机构”啊?
辰辰妈妈,请你别误会。我绝对没有说你孤陋寡闻的意思,因为你说的这句话和这个家长教练机构的创办人,同处一撤,所以问问你是不是和她认识。因为看到你说这句话时的第一反应,还以为你就是她呢!
论坛这东西挺有意思,有时很可能是熟人,但是都用化名,结果变成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哈哈!
闲人
中级会员
UID 578
精华
5
积分 1185
帖子 499
威望 68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2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07-3-10 2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原帖由
Dex
于 2007-3-10 13:49 发表
有时很可能是熟人,但是都用化名,结果变成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quote]
...
一斤芭豆
中级会员
UID 925
精华
1
积分 553
帖子 261
威望 29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2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07-3-10 2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好深奥啊,我都很难理解,何况你4岁的儿子。他一定挺混淆的,自己也不知道懂了没有。
其实,儿童接受一个观念主要是从与身边的人的行为互动中形成的,抽象的语言分析没有用。最有效的就是做给他看,或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先动手,但别人先动手的话——坚决予以回击!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07-3-11 09: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其实,儿童接受一个观念主要是从与身边的人的行为互动中形成的,抽象的语言分析没有用。[/quote]
芭豆这句话讲得也不错。行动的确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不过,语言方面嘛,当然我得承认在发贴时难免有“艺术加工”的痕迹,不过有时家长可能也低估了孩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曾有一篇文章谈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时,这样评价,家长从一开始就最好不要“一味符合”婴儿的baby language。也不要担心对幼儿讲“深奥”的词汇,例如成语等。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家长往往低估了孩子的逻辑和语言理解能力。因为语言一定和当时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他能从中学习某个词汇在在从情形下如何运用,并通过与具体事物的联系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例如儿子3岁多时曾有一段时间很“迷恋”关联词,讲话喜欢用but, actually, 不过、如果、要是...等。其实通过练习这类词汇,他也建立起相当好的逻辑能力。
当然,我把它写出来,多少有些理论化,概念化,不过在生活中实践的时候,当然是很自然而然的。
至於行动的方面,芭豆其实也说中了我的心事。我就是太担心孩子会从我们的行动方式上受到过多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事情的方式, 然而这个方式不一定完美,也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所以我不希望孩子潜移默化的被塑造成近似于我的某一类人。比如这件事情,我给了他建议,但是他不一定真的就会照做。下次那个男孩再打他时,我认为的最好方式是voice out,但他可能仅仅是躲开,哪一个更好?没有标准。重点是他以他认为comfortable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而且绝对不会承受额外来自父母的压力。这不是很好吗?
辰辰妈妈
中级会员
UID 931
精华
7
积分 534
帖子 208
威望 32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4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07-3-11 13: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5 Dex 的帖子
QUOTE:
...有时家长可能也低估了孩子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 家长从一开始就最好不要“一味符合”婴儿的baby language。也不要担心对幼儿讲“深奥”的词汇...
非常赞同此观点
,孩子从出生到3岁,短短的三年时间,认识和适应着他周围的世界,并能与成人流畅地沟通,他的潜能无可比拟。
P.S.: 真的没有听说过“卓新家长教练机构”
Every Child Is a Genius! 辰辰的网站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19-12-13 03:27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47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