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子兄说:“划分平仄的一般原则就以现代普通话读音为准,创作对联时,所用字在联中按意是读阴平、阳平的,就是‘平调’;在联中是读上声、去声的就是‘仄调’。至于‘入声’,让它在‘研究室’中‘凉快’去,哪位仁兄需要用,随时可以把它请出来,并公示曰:‘此乃研究室收藏,为之是’,云云。”“我并不排斥谁要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作仄调看,但为了兼顾大多数辩别入声有一定困难的网友,只好对不起,请你烦人先烦己,先加以说明!”
比较一下《中华新韵》是怎样处理新旧关系问题的:
5.与旧韵书的关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中华新韵》是试图解决韵的问题,必然并且已经涉及到了平仄问题。目前刚刚开始试行,是否行得通,必定会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就需要经受理论和实践的考验,就需要行家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打磨, 不然将会像第二套简化汉字一样流产。
……
非常感谢楼住设立了这个论坛!非常感谢凡尘子兄和各位仁兄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