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内山 于 2008-9-30 11:06 发表
大家的思维方式不同, 各自的标准也不同.......这个我能理解.
比如我问您, 您认为"简光洲担心的被控告, 究竟是来自政府, 还是来自企业?"
您的回答是不知道, 并认为, 只有 简光洲自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您或许认为, 这样的回答没有问题. 可在我看来.......这显然说明您对中国还不够了解.......
简光洲所在的东方早报, 是属于文汇报集团.......您应该知道文汇报吧, 这是共产党创办的.....国营大报之一, 在上海与解放日报齐名.
这样一种背景的报纸......., 其记者揭露某家黑心企业的质量问题, 他会遭到来自政府的压制吗?
我可以很自信的告诉您, 现在不可能, 过去也从未发生过........至于国营大报的记者担心来自企业的控告, 这还是属于改稿开放之后的新鲜事.......也正说明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中國新一代媒體記者挑戰新聞報導尺度
⊙王韋婷
中國媒體近年來頻頻傳出遭到中共中央勒令停刊或是撤換總編輯的消息,中國方面對於新聞媒體報導的限制朝向緊縮。不過這些被迫停刊的報章雜誌,卻多半附屬在黨營媒體之下,可見中國新一代的媒體記者仍然勇於挑戰尺度,披露真相。
中國加強媒體控制 世界關注
2006年剛開始,就發生北京「冰點」週刊遭到勒令停刊,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導這件事時,形容中國正在加強控制媒體。再往前看,2005年結束前夕,北京的新京報總編輯楊斌也遭到官方撤換,還引發海外媒體的強烈關注。
對於楊斌一事,中國方面至今強調是正常調換,但是海外媒體卻認為,這和新京報在報導上牴觸當局的某些底線有關;而冰點更遭遇停刊的「滅門之禍」,相信這也和冰點在報導上不受約束有關。然而,在各界強大壓力之下,冰點即將在3月1日復刊,當然總編輯和副總編輯已經改弦易轍。
中國成全球拘禁記者最多國家
其實,過去幾年,中國大陸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其中南方報業集團屬下的報刊,就因為經常挑戰言論尺度,屢屢遭到壓制。譬如,2003年中國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南方報業屬下的南方都市報,就因為報導SARS新聞而遭到廣東省政府調查。2004年,南方都市報又因為報導廣東執法人員打死湖北青年孫志剛的事件,再度再遭當局壓制,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喻華峰後來被當局以接受賄賂的罪名起訴,這次事件引起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注。
此外,香港文匯報駐黑龍江記者姜維平,在多年前被捕入獄,也備受國際人權組織的關注。1999年6月到9月期間,姜維平以筆名「趙月」在香港「前哨雜誌」發表文章,揭露當地官員貪污腐敗的文章,結果遭當局逮捕和判刑8年,今年1月3日提前獲釋。
有人認為,從南方都市報到冰點等受到壓制的事件來看,隨著中國大陸日益開放,媒體試圖突破某些底線的企圖心也愈來愈強,但是也因此遇上麻煩。根據記者無國界組織發表的年度報告,到去年初為止,中國最少有27名記者被監禁,中國是全球拘禁記者最多的國家。
除了印刷媒體外,近幾年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也面臨類似問題。2003年底,徐偉、靳海科、楊子立、張宏海等4人,因為在網路上發表批評中共的文章 ,被當局依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而且定罪入獄。2004年,湖南記者師濤向海外的中文政論網站發送了跟「六四」事件有關的內部文件摘要,結果被控洩密並且遭到逮捕。2005年4月,湖南長沙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師濤有期徒刑10年。
胡溫形象開明 行事作風卻非如此
兩年前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剛剛上任的時候,由於形象開放,當時外界都期待中國會愈來愈開放,媒體愈來愈自由。但是部分抱持這種想法的人或者某些海外媒體,現在紛紛表達失望。國際特赦組織去年向歐盟遞交的一份報告就指出:「與原先的期待相反,『胡溫領導』正在加強對報章、網際網路以及電台的控制,尤其針對網上言論。」按照西方人權組織的標準,當前中國大陸媒體受到箝制的程度,不減反增。
中共本身激起媒體改革浪潮
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完全民營化的報章雜誌,海外媒體所推崇的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甚至冰點,其實也都是附屬於某些黨報或是機關報。所以,這些報章出現任何突破傳統枷鎖的嘗試,也都跟黨報或機關報有關,也可以說他們的改革動力,其實是源自中共本身。
以冰點為例,它本身是中國青年報經營的週刊,而中國青年報也就是中共的一份黨報。再以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為例,它為了因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變化,除了繼續保留政治宣傳味道濃厚的解放日報以外,也另外創立了每日財經新聞、新聞晨報以及免費報紙等子報,這些報章的內容活潑、多元化,所報導的經濟和社會新聞都相當有深度,已經不是文革時代可以比擬。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這些隸屬於黨報或是機關報的子報,言論尺度比它們的旗艦報大膽得多,對社會的影響遠遠超越傳統的報章。所以,追本溯源,中國大陸所以能夠出現冰點等報刊,他們改革的動力本身是源自中共黨報或機關報。
中國報刊的開放與否,似乎和中共互為一體。跟文革時代比較起來,中國大陸報紙的言論空間是增加了,主要原因不外乎中國領導人要求媒體提升對社會的監督作用、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開放和進步,以及媒體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西風東漸 中國新一代記者對抗權威
中國的經濟發展敞開大門,跟國際社會接軌,必然受到西方言論自由的影響,而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肯定會暴露很多社會問題,而社會大眾更希望找到一種解決的方法,這是來自民間的需求,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希望有更高層的領導人會關注這個問題。
單從自由度作比較,中國大陸媒體受到箝制的情況相當明顯,但是從宏觀和客觀的視野去了解中國的媒體,也不難發現,中國媒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包括官方媒體在新興媒體背後所扮演的改革角色,以及新一代記者對新聞專業精神的精確理解。未來中國媒體是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改進或是後退,又能否在強調政治穩定和強化輿論監督之間找到某種平衡,各界都在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