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新加坡没有历史吗?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66
1/4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新加坡没有历史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09-1-5 11: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加坡没有历史吗?
早在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500年前(1320年前后),新加坡就有历史了。有兴趣的话,只要去国家博物馆走一趟,就可以看到相关的考古证据和文献。
即便从1819年莱佛士登陆、设立贸易站开始,新加坡的历史也不算短了。至少不比我们熟悉的一些澳大利亚城市来的短。
比如,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1835年开埠;西澳首府柏斯,1829年开埠;南澳的阿德莱德,1836年开埠;昆士兰州的布里斯本,1824年开埠——无一不比新加坡更年轻。
可是,去过澳大利亚的朋友一般都会认为,那是一个比新加坡更有历史、更有传统、更有人文底蕴的国家。而历史相对更为悠久新加坡,给人的印象却是一座全新的,充满时代气息、但缺乏历史厚重和人文底蕴的“新兴城市”。
被翻新的历史
这种感觉是怎么造成的呢?我曾看过一张旧照片,是20世纪初的莱佛士坊。今天,再到莱佛士坊,我们怎么也认不出这是同一个地方。
对此,新加坡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就是新加坡。在这里,我们到处看到的是崭新的街道、崭新的组屋、崭新的购物中心、崭新的学校和图书馆……,几乎一切都是新的。
相对于1835年开埠的墨尔本,新加坡原本是“老大哥”。但是去过墨尔本的朋友都知道,那里有整排整排被保留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有建于百年前的有轨电车系统;城市各个角落散布着建于各历史时期的雕塑和铜像。今天,相对于墨尔本古色古香的典雅,新加坡似乎只能给人家当“小弟弟”了。
我们的历史啊,竟然苍白到如此——难怪国人常说,新加坡是个年轻的国家,没有历史、没有根基。可问题是,我们的历史并不比墨尔本短啊,新加坡的历史究竟被弄到哪儿去了?
原来,新加坡的历史被送进了博物馆,被放去了专门的“角落”,而很多能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鲜活历史,却大都被轻而易举地“翻新”了。
就如我们的莱佛士坊被彻底重建;就如原国家图书馆被推倒“让路”;甚至于大批颇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塑像,在它们还来不及变得古色古香之前,就已经被翻新了。
年轻的新加坡正以惊人的效率,保持着永远的“年轻”。可是,新加坡就真的不能有历史吗?
其实,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没有条件大面积保留旧城区和老建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更有智慧、更具历史和人文意识的政府和人民,在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翻新家园、努力建设现代化都市的同时,不忘有意识、有系统、有步骤地,为新加坡保留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人物塑像等。
再看林义顺铜像事件
讨论林义顺铜像事件,并不是要反对翻新,更不是要反对发展,也不是反对李显龙总理提出的“再创我们家园”的计划。我相信,总理本人也会同意,在翻新家园的同时,应该保护好珍贵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因为那是国家的精神财富,是人民的共同记忆,也将是我们子子孙孙的精神家园。
对于林义顺铜像被拆除,有关当局的回答实在令人失望。我不理解他们必须移走铜像的理由。格调不一致?在国外灯红酒绿、嘈杂纷乱的街道上,不也偶尔看到一座历史人物的铜像?格调有问题吗?
为什么在新加坡,历史人物的铜像不能与健身角落和儿童游乐场共处?如果格调真的不一致,我们难道不可以请设计师调整一下方案?如果实在不行,难道不可以找个“格调一致”的地方来重新竖立铜像?
为了翻新家园,让铜像移动一下位置,我想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是,拆除铜像的有关当局,竟然完全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将如何“处理”这尊铜像。难道这就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吗?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对铜像的最终命运避而不谈的有关当局,却宣布“将设立一个新的文化遗产角落”,来“展现义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新的,果然又是新的!
我实在不明白,一个竖立了20年的新加坡重要历史人物的铜像,本身不就是最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吗?为什么我们要一边拆除活生生的“历史”,一边再去建造全新的“角落”来展现历史呢?
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呀?难道是想为新加坡谱写一曲永远“不老的传说”吗?
(2009-01-05)刊于《联合早报》,这里个别文字略作修改。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日落冬
高级会员
UID 2222
精华
27
积分 3942
帖子 1720
威望 221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25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09-1-5 1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哈哈,您就不明白了,历史也要讲究正统。
“我们“的历史,怎么能让反对党人来写?
揉不进一粒沙子,是我们的包容。
这里风景好
http://www.sgwritings.com/index.php?uid/2222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r5hate
禁止发言
UID 663
精华
10
积分 3761
帖子 1778
威望 198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7-1-13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09-1-5 20:48
资料
短消息
嗯,这样的文章常常在报纸上出现。
如果规划城市的是一群不懂传统历史文化的精英,铜像事件肯定一再上演。
但有一个问题,所有写这种文章的作者,在比较不同国家时,似乎都忘记国土面积,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因素,新加坡如果都要保留所有古老有年龄的建筑物,请问新建筑物盖在哪?把所有保留森林和绿地都牺牲吗?保留森林和绿地都用完了,在古老建筑上搭个架子隔开继续吗?
林子
(热带雨林)
版主
林中自悠然
UID 555
精华
38
积分 11130
帖子 5011
威望 608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2-23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09-1-5 22: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叶明 的帖子
唉!岛国面积虽不大,但总不会小到容不下一个铜像!看来有问题的不是地方,而是头脑!
林子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index.php?uid/55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友赏来了
超白金会员
UID 2550
精华
152
积分 45067
帖子 20099
威望 2468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8-18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09-1-6 0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叶明 的帖子
您还不是新加坡人!
您知道铜像有几个吗?
请先点击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sgwritings.com/2550,
再点击左手边中间部分的词语‘搜索’,
里头收集了2500多篇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和点评。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SG00001
金牌会员
无
UID 28900
精华
16
积分 9550
帖子 4482
威望 504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8-5
来自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09-1-6 01:4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关键是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居民的意愿如何,处理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最好是作一个广泛的调查,特别是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了解民意再作决定,这样做比较好。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09-1-6 09: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谢谢大家的关注。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09-1-6 09: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 日落冬 的帖子
谢谢日落冬的意见。
我也知道该铜像是反对党议员揭幕的。但我不认为这个铜像就是反对党的。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历史,政治是政治。不应该把这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如果有关当局真的是因为政治考量而撤除铜像,我个人认为,这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表现,是会丢分的,而不是加分。
而另一方面,如果公众是因为类似的政治考量,而不敢或不愿意发出声音,来保护铜像,以避免被认为是支持反对党,那我也觉得,这种担心太过“泛政治化”了。
保护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本文的唯一目的。在我眼里,政治问题应该靠边站。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09-1-6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 mr5hate 的帖子
如果规划城市的是一群不懂传统历史文化的精英,铜像事件肯定一再上演。
------------------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件重演呢?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09-1-6 09: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 mr5hate 的帖子
但有一个问题,所有写这种文章的作者,在比较不同国家时,似乎都忘记国土面积……
-----------------------------------------------------
我在原文中有一段话,被早报编辑删掉了一部分。我认为会导致意思不完整,所以在这里发表时,又补上了。我的原话是这样写的:
其实,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没有条件大面积保留旧城区和老建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更有智慧、更具历史和人文意识的政府和人民,在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翻新家园、努力建设现代化都市的同时,不忘
有意识、有系统、有步骤地,为新加坡保留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人物塑像等。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09-1-6 09: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 林子 的帖子
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09-1-6 0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 Limyewsung 的帖子
林先生何出此言啊?难道要成为新加坡人,还必须要知道新加坡有多少铜像吗?这个标准是只针对新移民的,还是针对所有新加坡人的?
我很想知道,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又有多少能合格啊?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09-1-6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 Limyewsung 的帖子
对不起,或许是我误解了您的意思。
您是不是问我,在义顺有几个林义顺的铜像?这个我碰巧还是知道的,有两个。立的时间相同,只是姿态稍有不同。
但我认为这不是重点。两个铜像就很多了吗?所以才要拆掉一个吗?如果当局真是这么想的,那我就彻底无语了。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09-1-6 10: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 SG00001 的帖子
同意。我也觉得有关当局在撤除铜像前,应该广泛征询居民和专家的意见。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张从兴
(野狐禅大师)
金牌会员
UID 15669
精华
51
积分 8551
帖子 3677
威望 481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2-17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09-1-6 10:3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这两个塑像是从来没有动过的
呵呵,我只知道,莱佛士的那两个黑白铜像,自从树立以后,就没有再动过。
[
本帖最后由 张从兴 于 2009-1-6 12:26 编辑
]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cheeryQQ
中级会员
UID 38361
精华
11
积分 767
帖子 315
威望 452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1-5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09-1-6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过去的新闻即是现在的历史,也就是说,今天的新闻即是明天的历史。新加坡从来没有过新闻吗?显然不是。那么,问新加坡有没有历史的人,你的头脑有问题吗?
友赏来了
超白金会员
UID 2550
精华
152
积分 45067
帖子 20099
威望 24682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8-18
状态 离线
#17
发表于 2009-1-6 22: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叶明
于 2009-1-6 09:59 发表
对不起,或许是我误解了您的意思。
您是不是问我,在义顺有几个林义顺的铜像?这个我碰巧还是知道的,有两个。立的时间相同,只是姿态稍有不同。
但我认为这不是重点。两个铜像就很多了吗?所以才要拆掉一个吗?如果当局真是这么想的,那我就彻底无语了。 ...
谢谢您的回复.
问题的重点是如果拆的是另一个铜像,许多人就无话可说了.
请先点击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sgwritings.com/2550,
再点击左手边中间部分的词语‘搜索’,
里头收集了2500多篇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和点评。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8
发表于 2009-1-7 00: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Limyewsung
于 2009-1-6 22:56 发表
谢谢您的回复.
问题的重点是如果拆的是另一个铜像,许多人就无话可说了.
不会。至少我的观点还是一样。为什么要拆掉活生生的历史?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叶明
管理员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19
发表于 2009-1-7 0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张从兴
于 2009-1-6 10:35 发表
呵呵,我只知道,莱佛士的那两个黑白铜像,自从树立以后,就没有再动过。
据说黑的是铜像,白的是大理石像。白的是复制品,所以姿态完全一样。
但我觉得这是好事,应该支持。在新加坡河边新立的白像,据说比原件吸引到更多游客的目光。虽然它也属于是“翻新”的杰作,但毕竟还是有“历史”含量的。
新加坡实在没有多少历史人物的铜像可供挥霍了。
叶明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4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丁云
金牌会员
UID 14992
精华
77
积分 7524
帖子 2481
威望 4886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2-2
状态 离线
#20
发表于 2009-1-7 09: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林义顺的铜像,是由义安公司建造、管理、维修。理论上,想拆掉铜像,应该问过义安公司吧?肯定不会去“问一问”开幕者。这里面有没有政治问题,其实应该叫媒体去追踪报道,把拆铜像的始末供诸于世。我在猜想,拆铜像,还要问一问铜像的后人够不够力!
66
1/4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1-2-28 14:56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28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