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不认为大声说话“丢中国人的脸”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58
3/3
‹‹
1
2
3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不认为大声说话“丢中国人的脸”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41
发表于 2009-3-16 10:0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如果撇开"入乡随俗"的问题, 单纯讨论, 说话大声小声的问题.....照我看....这主要不是文化的问题, 而是生活环境的问题.....
在一个吵吵嚷嚷, 或环境噪音很大的地方......, 或在乡下, 空间很大, 习惯了远距离传话的地方.....说话想不大声也难!
但是在一个高级酒店, 空气中飘着轻柔的音乐......, 四周都非常安静的情况下.....想大声说话, 那是需要勇气的.....!
内山自留地 — 谈天说地要着边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r5hate
禁止发言
UID 663
精华
10
积分 3761
帖子 1778
威望 198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7-1-13
状态 离线
#42
发表于 2009-3-16 13:25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antiao
于 2009-3-14 23:32 发表
这些都是只有中国人才做的吗? 那我问你, 有一些目前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 起码是几代之前就过来的华人, 他们算是中国人还是新加坡人? 如果你说的这些所谓的陋习, 是他们做的, 你是不是认为他们也丢我们中国人 ...
一开始不就说了
不文明的现代社会行为和品格和话语权没什么关系,不管是什么国家人,有不良习惯就改啦
,你干嘛会觉得别人认为只有中国人才会做?
祖先几代前过来而目前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当然是新加坡人,就算现在才过来,只要拿的是新加坡身份证,同样也是新加坡人,而新加坡人做了不雅甚至丑陋的行为,帐自然算在新加坡头上,明明白白一翻两瞪眼的事,为什么要问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宮崎太炎
禁止发言
UID 39361
精华
5
积分 2030
帖子 947
威望 107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9-2-5
状态 离线
#43
发表于 2009-3-16 13:52
资料
短消息
無論哪國,哪民。哪族都有這樣的人。 我也時常遇到鬼佬在那裏大驚小怪。
個人的自由只要是不影響到周圍的人的權利就行了。
mr5hate
禁止发言
UID 663
精华
10
积分 3761
帖子 1778
威望 198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7-1-13
状态 离线
#44
发表于 2009-3-16 14:34
资料
短消息
[quote]原帖由
上蒼
于 2009-3-14 16:04 发表
完全在無理取鬧。君子必慎其獨也,是說君子在獨處時也遵守道德。比如說,自己一個人在馬路上走,也不亂丟垃圾之類。但是,禮的本質就是對外溝通,在獨處時,禮是不存在的。禮本來就是必需有明文規定的,這方叫禮;小販中心沒明文規定不能幹的事在小販中心就不能算失禮;有他人覺得惡心可以不去看那些在挖鼻子的人,不就得了?不論古今中外,還沒有一套禮是不論場合而且不必規定的。
哈哈,现在才知道所谓君子在獨處時,禮是不存在的,是可以放浪行骇的,这应该是伪君子吧。
說話大聲小聲是個人習慣,把說話大聲當成噪音,這是歧視。而且,史上的偉人,不少皆是說話大聲的;莫非偉人都是噪音制造者了?在下之前作過調查了,從二十個人的樣本中,只有4個覺得惡心。
对啊,个人习惯有好坏之分,坏习惯就赶快改啊。我是没做什么调查,但我身边的人可没有一个认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丑陋的。
腦子有問題的應該是閣下,人體器官本來就各有各的不同;認為不能比的基本上是白癡。按照禮的話,上班服裝是必需長袖、看不見手臂的。這點手臂和手掌又有不同了。
既然人體器官能比,那拿鼻子和嘴巴来比有什么错误?
民族主義是最徹底、完善的正義。認為民族主義者是小醜的人本身方徹徹底底的是一個垃圾小醜,這種忘典數祖民族虛無主義的出賣民族者,根本違背了生物本能,和那些自殺的人沒甚麼不同。
民族主义和你所奉行的大汉种族沙文主义是两回事,不要诬蔑了他们。难以想象你一个土生土长受过教育,满嘴仁义礼法的新加坡人,竟然会说出就算会让位,也不会让位给其他种族的话。这应该算是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失败吧。
在下說了,車子不能和人相提并論,但車主能和其他人相提并論;故車子制造聲音必需由車主否則。故此在下沒放屁也沒自打嘴巴,認為在下放屁或自打嘴巴的人不是找渣就是白癡或神經病。人大聲說話是制造噪音,車子的引擎聲大也是制造噪音。但由於車子是死物,故必需由車主負責。就那麼簡單。沒規定的就能自由去作,這本來就是民主自由社會普遍通行的道理。
车子是否是制造噪音得依靠法律来规定,既然你认为沒規定的就能自由去作,那你说的还不是等于废话。
在下形容的自然是這些人在非辯論時間,主要是休閒、用餐時的表現。辯論會是在下讀書時的辯論會。所謂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認為一定要自己親身體驗方能知道一件事的人根本是蠻不講理。這樣的話,學校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從朋友的體驗獲得的知識,和自己親身體驗是一樣的。廢話,認為公共場所不應該大聲說話的本來就只有英國人。
谁说認為公共場所不應該大聲說話的本來就只有英國人,这就是你不爱亲身体验而常犯的错误,什么都光听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道理,你看来是不懂的。
無聊的是閣下,連甚麼場合需要遵守甚麼禮貌也不知道。圖書館的禮本來就不能拿到其他場所去。從一開始,閣下‘大聲說話失禮’的前提根本就是錯誤的,因大聲說話根本不失禮,而是合禮的,明白嗎?說話的大小聲是相對的,因人而異。一個人的大聲說話,對另外一個人來說或許是他的小聲或正常聲量。閣下連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還來玩甚麼‘正常聲量’、‘大聲’之間的文字遊戲,事實上不是在下不懂中文字義,是閣下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大聲說話的人,基本上都是以那聲量為他正常說話的聲音的。只是別人覺得很大聲罷了。
如果觉得自己,自己同胞,自己整个民族说话声量都是正常的,为何要狗尾续貂的强调大声二字?
西洋餐廳當然要遵守西方禮貌。所謂‘入鄉隨鄉’;這點和在中餐廳就要遵守中餐禮儀一樣。而圖書館,古人在公共場所很吵鬧,但在讀書場所都是很安靜的。還是一句話,不同場所所應用的禮是不同的。在誰的地盤,就要遵守誰的禮;這就是禮,這也是全球通行的道理。
奇怪,这西洋餐厅不就建立在你的国家,你有那么强烈的民族文化感情,为何忍受别人在自己地方不尊重你的礼?
有很多高级中餐廳一样不能接受顾客大声喧哗,你是不是要严厉谴责高级中餐廳不尊古礼,是假洋鬼子洋奴心態?
在下對祖宗禮法、聖賢的解釋是正解而不是隨便解;閣下自己無理取鬧蠻不講理就用‘遮羞布’、‘自淫’辱罵他人,這還是真正最大的無聊,而且也是在辯論中最大的失禮行為。
你在16和18楼一开口就是无聊无知的字眼,既是始作俑者,何有脸谈辩论之礼?
你在许多帖子里满嘴的聖賢古制祖宗禮法、其他人可能觉得可爱有趣,但我就觉得你是在用聖賢古制祖宗禮法来满足个人沙文种族主义心理,因此实话实说而已。
[
本帖最后由 mr5hate 于 2009-3-16 14:36 编辑
]
宮崎太炎
禁止发言
UID 39361
精华
5
积分 2030
帖子 947
威望 107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9-2-5
状态 离线
#45
发表于 2009-3-16 16:16
资料
短消息
真希望,五胡,蒙古,滿洲人一起再來一次屠華。讓那些種花民族的人嘗試一下什麽叫民族大融合。
更希望冉閔再世。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6
发表于 2009-3-17 02: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五恨這斯看來真是毫無理性可言,只會一堆教條。
不必遵守禮不代表就是放浪形骸,獨處時依然得守德守法的。
禮的本質就是必需有他人放能實行的,一個人根本就不存在禮。
說話大聲根本就不是甚麼壞習慣,而是好習慣。
某些人或許認識都是一群自以為是假斯文,所以會覺得大聲說話醜陋。
也難怪,物以類聚。
鼻子和嘴巴功能也不同。
在下奉行就是正確的民族主義,認為在下是種族沙文主義的方是在誣蔑民族主義。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本來就是錯誤,失敗是國民之福;成功了就是禍國殃民了。
印度是中國的長期競爭對手,馬來人在馬來西亞欺壓華人而在印尼屠殺華人。
就以上兩個原因,在下找不到為他們讓位的理由,若是泰國人的話那或許有可能,泰人和我們華夏無仇。
車子是否制造噪音必需由法律規定的話,那大聲說話是否制造噪音也理由法律規定。
基本上,除英國人,其他洋人只有圖書館、公園、高級餐廳等特定場所要小聲。
尤其以追求自由、爛漫的法國人、拉丁人來說,特殊場所之外,暢所欲言聲量自由。
行萬里路的確勝讀萬卷書但有一句“不出門,知天下”出自《道德經》。自己沒去過,可以聽去過的人說說。有些以為他人沒親身經理就認為他人情報錯誤,完全是不講道理。從客觀上看,現代社會一個人間接吸收的知識絕對比直接吸收的知識多。有些人連相信朋友和盡信書的分別也不清楚,可笑。若連自己的朋友也不能相信,那還是去跳樓算了,連個真誠的朋友也找不到。
本來中國人也不覺得自己說話特別大聲,是一些無聊的人誣蔑這聲量是大聲、噪音,故許多中國人方必需站出來為這個實際上是自己習慣音量的‘大聲說話’辯護。事實正,這只是某些人覺得大聲罷了。許多人覺得這聲量十分正常。
西洋餐廳,即使開在中國的土地上,依然是西洋場所。
第一,餐廳的所有權是洋人;第二,到西洋餐廳明顯是要體會西洋風味。
最後,一個餐廳要遵守甚麼禮,是那個餐廳自己決定的。慘痛有權力規定自己的規矩。
某些的論點是真的無聊和無知,在下是在描述事實;和某些人無理取鬧的詆毀在下遮羞布、自淫根本不同。此人連古聖先賢說了甚麼也不清楚就說他人在拿古聖先賢當遮羞布,說他人在自淫;事實上自淫的人是他自己。他根本不瞭解甚麼叫禮。
他基本上謊話聯翩謬誤百出還自稱實話實說,確實可笑可恥。
因目前實話實說的,分明就是在下。
有些人連古今中外各地各族的各禮有別的道理也不明白,對不同場合的禮也各異的道理也不清楚就來討論禮貌,這真是可笑。
就以‘保持安靜’來說,即使是最喜歡安靜的英國人,他們的酒巴、舞廳、搖滾演唱會、足球會場也是熱鬧吵雜的。
明白了不同場所、場合必需用不同的禮應對,這方是禮。
圖書館、公園、高級餐廳的禮,強行要求在其他場所,這是可笑的。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Vincent
注册会员
UID 1215
精华 0
积分 158
帖子 78
威望 8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7-4-19
状态 离线
#47
发表于 2009-3-18 16: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不要自大,讲话也要要因地制宜,考虑场合。
该大声讲话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就尽管大声讲活吧;
不该大声讲话时,就该小声,免得干扰别人。
当别人说你大声讲话不好,你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说你大声讲话影响形象。
而不必强调大声讲话没什么,只是一种习惯。这是给自己找借口,这是不能认错的一种表现。
唉,世道不古,每日三省己身,以人为鉴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现在,有的中国人就是听不进别人的批评,也不会反省,只会找借口。
听起来,那位官员,言外之意不但不号召入乡随俗,反而还纵容百姓出国保持大声说话的习惯,真有点奇怪,希望我没有断章取义。
阳阳
金牌会员
大侠阳阳
UID 3662
精华
4
积分 6003
帖子 2936
威望 303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9-26
来自 外星球
状态 离线
#48
发表于 2009-3-19 09: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47 Vincent 的帖子
哈哈哈哈~ 有点意思。
问题不在于有的“中国人”或者有的“新加坡人”,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只会找借口的,简单说,因为那是些笨蛋。
你听起来倒不是断章取义啊,你是只“听”其一没“听”其二。
什么事情都有个前因后果的背景与相关对么?极其表面地看来,至少从报道标题的“良苦用心”看来,彼作者显然期待受众做出如阁下的头脑简单的“草包”反应(借鉴“最深江湖”的奇论,据说放任思想就是“思想放羊吃草”云云,囧
);不过,如果结合其当局众多的“政治秀”——置其国民基本人权于卑微,而崇洋媚外以造作种种外交“形象”、谋取种种外交利益等完全不靠谱的举措——来看,这个发言还真是骨头硬了、进步了。
PS:老话说“少所见而多所怪”;还有,学那些大惊小怪的艺人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人家还上镜,要是又长得没头没脸又胡乱学那些“好傻好天真”的……那不光“奇怪”,简直是吓死人!
高凡
高级会员
UID 13591
精华
14
积分 4910
帖子 2299
威望 259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8
来自 要你管
状态 离线
#49
发表于 2009-3-19 09: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说话大小声,得看对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对的人对了,场合也对了,我说话大小声干卿底事!
阳阳
金牌会员
大侠阳阳
UID 3662
精华
4
积分 6003
帖子 2936
威望 303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9-26
来自 外星球
状态 离线
#50
发表于 2009-3-19 10: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高凡
于 2009-3-19 09:57 发表
说话大小声,得看对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对的人对了,场合也对了,我说话大小声干卿底事!
我的马甲蛮贴心的嘛,谨慎滴表示满意
西斯子民
中级会员
UID 33260
精华
6
积分 923
帖子 392
威望 52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0-7
来自 sxjgtvcrbl
状态 离线
#51
发表于 2009-3-20 11: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这帖大家讨论的热烈呵~~
高凡
高级会员
UID 13591
精华
14
积分 4910
帖子 2299
威望 259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8
来自 要你管
状态 离线
#52
发表于 2009-3-20 11: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1 西斯子民 的帖子
无聊呗。。。。。。。。。。。。。。
西斯子民
中级会员
UID 33260
精华
6
积分 923
帖子 392
威望 52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0-7
来自 sxjgtvcrbl
状态 离线
#53
发表于 2009-3-20 1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我怒
你说谁呢
:L
西斯子民
中级会员
UID 33260
精华
6
积分 923
帖子 392
威望 52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0-7
来自 sxjgtvcrbl
状态 离线
#54
发表于 2009-3-20 11: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大家讨论的都很好, 除了高凡~~~
高凡
高级会员
UID 13591
精华
14
积分 4910
帖子 2299
威望 259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8
来自 要你管
状态 离线
#55
发表于 2009-3-20 12: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4 西斯子民 的帖子
你要吓死我吗?
我不玩了。。。
Vincent
注册会员
UID 1215
精华 0
积分 158
帖子 78
威望 8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7-4-19
状态 离线
#56
发表于 2009-3-20 12: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阳阳
于 2009-3-19 09:04 发表
哈哈哈哈~ 有点意思。
问题不在于有的“中国人”或者有的“新加坡人”,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只会找借口的,简单说,因为那是些笨蛋。
你听起来倒不是断章取义啊,你是只“听”其一没“听”其二。
什么事情都有个前因后果的背景与相关对么?极其表面地看来,至少从报道标题的“良苦用心”看来,彼作者显然期待受众做出如阁下的头脑简单的“草包”反应(借鉴“最深江湖”的奇论,据说放任思想就是“思想放羊吃草”云云,囧 );不过,如果结合其当局众多的“政治秀”——置其国民基本人权于卑微,而崇洋媚外以造作种种外交“形象”、谋取种种外交利益等完全不靠谱的举措——来看,这个发言还真是骨头硬了、进步了。
PS:老话说“少所见而多所怪”;还有,学那些大惊小怪的艺人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人家还上镜,要是又长得没头没脸又胡乱学那些“好傻好天真”的……那不光“奇怪”,简直是吓死人!...
糟糕,糟糕,
我看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只知道“骨头硬了”“进步了”是好意词,“崇洋媚外”“不靠谱”“少所见而多所怪”“没头没脸又胡乱学”是贬义词。
“好傻好天真”是介于之间,可是,用在一起,我就不太明白了
到底对,还是不对,你就直说了吧。
Vincent
注册会员
UID 1215
精华 0
积分 158
帖子 78
威望 8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7-4-19
状态 离线
#57
发表于 2009-3-20 12: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高凡
于 2009-3-19 09:57 发表
说话大小声,得看对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对的人对了,场合也对了,我说话大小声干卿底事!
我觉得这么说是对的。
阳阳
金牌会员
大侠阳阳
UID 3662
精华
4
积分 6003
帖子 2936
威望 303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9-26
来自 外星球
状态 离线
#58
发表于 2009-3-21 0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Vincent
于 2009-3-20 12:46 发表
糟糕,糟糕,
我看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只知道“骨头硬了”“进步了”是好意词,“崇洋媚外”“不靠谱”“少所见而多所怪”“没头没脸又胡乱学”是贬义词。
“好傻好天真”是介于之间,可是,用 ...
什么呀,我早忘了。
好像是说不要动辄“中国人如何”“新加坡人如何”啦,这样难免牵扯无辜么。我最讨厌无端把我牵扯进去了,好像上次东南风动了我的帖子,感觉如同表明他对我有什么权力一样,端得让人无明火起。要不是在网络上,横横……
58
3/3
‹‹
1
2
3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1 06:20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21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