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学敏兄的华文程度在新一代新加坡人中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我说你华文程度不够, 是觉得你在表达和理解能力上还有欠缺. 比如, 您经常对他人一些非常直白的言论发生误解, 而在您自己的表达中, 又常常会在不经意之间夹杂很多言外之意, 而对这些非常负面的言外之意, 您自己似乎还没有察觉到...
就拿您上面的回帖, 抽出一段话做个例子吧:
我不认为在实施这个政策之前我们没有去了解PR的想法, 不过看问题不能只看到PR的抱怨, 也要看到全局. 提高GST也引起很多的抱怨, 但听到了反对的声音不表示这个政策就一定是错的.
您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糟糕的言外之意和对他人的误解吗?
1) "我不认为在实施这个政策之前我们没有去了解PR的想法"
请问这个"我们"指的是谁? 是新加坡人还是新加坡政府? 跟"我们"相对的那个"你们"指的又是谁? 根据上下文, 我看指的应该是PR和外国人吧? 那么最后请问, 您在对我说这段话的时候, 我在您眼里算"我们"呢还是"你们"?
我说您总把我当外人看, 您却不承认. 可是您说的话就放在这里, 这个言外之意不是很清楚吗?
2)"不过看问题不能只看到PR的抱怨",
哇, 先已经把别人的意见都定性成"抱怨"了! 您就是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意见的吗?
老实告诉你, 我认识的很多PR对这个政策其实毫不关心, 甚至在我看来直接受到影响的人也都不怎么去关心. 老实说, 我对这一点很担心. "不关心"意味着什么, 或许是意味着"关心了也没用", 更或许是因为这一政策对他们影响不大. 但对于一个真正想定居的移民来说, 怎么可能会没有影响呢? 如果学敏兄真的去深入了解, 您或许会发现很多问题....
我说你不了解, 是因为你太多的发言是基于一些假设和误解. 而我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跟你解释和说明情况,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的利益受到了什么损失, 我其实是因为对新加坡有认同, 所以才会觉得我必须把这些问题说清楚.
而对于我这样的不同意见, 学敏兄是不是也把它算成了PR的"抱怨"?
3) 您自己也说"一个政策总有正反两方面"的, 我现在提出的, 就是要从正反两面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去深入探讨这一政策的利弊和得失. 可您到好, 别人一谈到反面, 您就跳出来指责, 说什么"看问题不能只看到PR的抱怨, 也要看到全局". 难道, 不谈反面, 只谈正面, 才算是看到全局吗?
其实, 类似的情况在以前的讨论中曾多次出现, 您或许有兴趣回头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