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场大雨
童年的那场大雨
那是六十年代,记得是马来人正在过年的时候,新加坡连续几天的“长命雨”,使得岛国发生了一场大水灾。
那时候我还未上小学就读,大概是五、六岁的孩子,看到水位淹至大人的腰部了,一点也不担忧。
那时,我们住在浮脚屋,水位虽高涨,屋子居高而免被水淹;躲身在浮脚楼里,看水面上漂浮流荡着空水桶、铁罐、枯枝、落叶和其他杂物,还乐开了怀!姐弟俩还折了许多纸船,放到水中去,看谁的纸船先被大雨打翻。
大雨停了,水位退下,屋子的庭院一片狼藉;泥浆四处,枯枝败叶,杂物乱陈,辛苦了妈妈要洗刷和打理一整天。
还好雨过天晴,炎阳高照。哥哥去香港工作的时候,曾把一批旧书籍装箱,藏在屋子底下的空间,虽然有垫高,还是招大水浸湿了大半。我和姐姐们只好帮妈妈,把一箱箱收藏在浮脚屋底下的旧书籍取出来晒太阳。
一些被水浸烂了的书,已是返魂乏术,只好随手丢弃。剩下一些还可以抢救的,虽然有些书页散落开来,封面脱落了,经过几天太阳的曝晒,也终于留了下来!
许多年过去了,我也中学毕业,一天翻查书柜,发现了那批大雨后留下来的书籍,有如发现了宝藏!
在那批旧书中,有中国五四作家的著作,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鲁迅的《祝福》、郁达夫的《迷羊》和朱自清的《朱自清散文选》等;也有新马文学作家的作品,有些书的出版年份比我的出生年份还早,实属珍贵,被我珍藏至今,有新民文艺丛书《海的翻身》、槟城蚂蚁出版社的《蚂蚁第六期,周年纪念特辑》、吐虹。姜凌。黎航等著的《太阳照在勿洛新村里》、杜红的《六月的晚上》、堂勇的《都亚士渔村之歌》、原甸的《青春的哭泣》、忠阳的《文学与人民》、南洋商报丛书第四十一种《山东佬闲话。二集》、沙漠出版社出版巍萌的《鲁素英》、罗林的《幸福的人》、海燕文艺丛书马阳的《沙河岸上的恋歌》和梅拉的《给孩子们》等等。
正当那个时候,我刚开始学习写作,于是那些书籍成了我文学的启蒙读物;也因为接触了早期的马华文学著作,使得我后期养成了收集新马文艺书籍的爱好,一度遍访旧书局,专门找寻人们不想阅读的新马文学旧书。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要感恩童年的那场大雨!是那场大雨,把我带进了文学创作的缤纷世界。
[ 本帖最后由 火雷红 于 2010-7-28 22:06 编辑 ]
图片附件:
[童年的那场大雨]
kbb03p02.jpg (2010-7-28 22:01, 32.4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