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3: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湖滨临望

昨日友来,接尘于湖滨小楼,放眼望去,果是横无际涯,几百年前所谓之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

晴日霞光远接天,赏时风月已无边。
谁知细浪殷殷意,不入湖心入水田。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4: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7-29 13:59 发表
昨日友来,接尘于湖滨小楼,放眼望去,果是横无际涯,几百年前所谓之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

晴日霞光远接天,赏时风月已无边。
谁知细浪殷殷意,不入湖心入水田。

有诚斋体之活泼灵动。诗题及题记雅而得体。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4: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9 14:11 发表

有诚斋体之活泼灵动。诗题及题记雅而得体。

从百度引用:

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有深刻的寓意。其创作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时人号为“诚斋体”。   “诚斋体”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诚斋体”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做特,想象新奇、语言通俗、风格圆活,以绝句最为出色。
顶部
小龙标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2400
精华 18
积分 591
帖子 190
威望 401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11-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4: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为什么不入湖心入水田呢?许是水牛兄田里等水哈~~~~~




万般思绪凭收放,我道吟诗不靠才。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4: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小龙标 于 2010-7-29 14:29 发表
为什么不入湖心入水田呢?许是水牛兄田里等水哈~~~~~

也许这细浪没有高堤来约束,或许是河道少于疏导而漫过长堤,把水田都淹没了也说不定哦。估计这个洪水季节里,等水的田怕是很少了!故在题记里说到“几百年前所谓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
顶部
小龙标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2400
精华 18
积分 591
帖子 190
威望 401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11-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14: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7-29 14:34 发表

也许这细浪没有高堤来约束,或许是河道少于疏导而漫过长堤,把水田都淹没了也说不定哦。估计这个洪水季节里,等水的田怕是很少了!故在题记里说到“几百年前所谓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

哈哈~~~~俺知道了,水牛兄怕水了~~~~




万般思绪凭收放,我道吟诗不靠才。

顶部
柳无歌者无聊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7108
精华 7
积分 3604
帖子 1690
威望 189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3-8
来自 山东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29 22: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QUOTE: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7-29 13:59 发表
昨日友来,接尘于湖滨小楼,放眼望去,果是横无际涯,几百年前所谓之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

晴日霞光远接天,赏时风月已无边。
谁知细浪殷殷意,不入湖心入水田。

欣赏   但是那 “几百年前所谓之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好像没表现出来


问好 牛板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30 14: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柳无歌者无聊 于 2010-7-29 22:36 发表



欣赏   但是那 “几百年前所谓之八百里洞庭者,许是如此”好像没表现出来


问好 牛板

哈哈,也许还没八百里吧,如今,一般情况下的洞庭湖大约五百多里,如果把洞庭湖看作一个圆的话,估计直径是在160多里吧,如果有八百里洞庭的话,直径则在250里左右了,可惜不洞庭湖不太象一个圆,据有关数据表明,湖面每增宽一米,湖的周长则增加一公里,这么算下去,此次临望的湖面,比湖边的水田都淹没了,估计比以前大约增加了一百多米吧,那周长就增加一百多公里了,本来的五百多里,再加上这一百多公里,大约就是八百里了。所以,水牛在题记有估计地说“许是如此”。这个问题,还要去咨询有关水利专家方可。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30 2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看解释,结句还真有点费解~~
顶部
非非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5636
精华 106
积分 16181
帖子 7196
威望 89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7-31 15: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洞庭湖一直在缩小,这次洪灾一次就把洞庭湖恢复回以前的原貌,那许将是件不错的事呢。再想来古代气候又无准确记录,又无卫星拍照图片,洞庭湖究竟多大或也一时八百里一时一百里谁知道呢?我又开始想入非非去了。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 1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7-31 15:15 发表
洞庭湖一直在缩小,这次洪灾一次就把洞庭湖恢复回以前的原貌,那许将是件不错的事呢。再想来古代气候又无准确记录,又无卫星拍照图片,洞庭湖究竟多大或也一时八百里一时一百里谁知道呢?我又开始想入非非去了。

其实洞庭之大小变化,与我等也无关了,以前八百里洞庭,也许是有依据的,洞庭湖,也称云梦泽,分作两个部分,长江之北,在湖北省,有云泽,长江之南,在湖南,有梦泽,而今所见的洞庭,只是以前的梦泽罢了,如果云泽占了三百里,那梦泽就只有五百里,却没有减小,这么一想啊,今时不见古湖水,今水依然似古时。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1 15:06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45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