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北纬 于 2011-6-11 22:37 发表
我不懂你关于奖学金如何内外有别的道理。
但招揽海外人才与体育界的海外兵团完全是两回事。海外人才如果认同新加坡,归化为新加坡公民,比如联电的曹兴诚,对新加坡的经济贡献无可限量,与争取新加坡名誉完全 ...
我也不懂得为何你总是懂得大道理,却对小常识、小道理的认识付之阙如。我也很感慨,就像好多人咆哮着无私无私,却不知道他一生人作出了几件无私的事出来?
我也不来笑你,其实连我自己,世人皆是由屁股所在的位置来决定脑袋。你既然不晓得奖学金为何必须内外有别,因为你就处在那个外的位置。那么,没有这样的认知是应该的。
不容讳言,奖学金就是一种利益。那么,凡利益必有争执,那应该是没有异议吧?这里,我提一个例子,或许应该就能够把奖学金的这种利益的在不同群体的利害关系给诠释出来。
众所周知,中国各地的农民工进城,带给大城市的经济利益,应该是大过中国人来新加坡求学的经济利益吧?但是,就我从中国的媒体、新加坡的媒体所知道的,一样是中国人,城里人从来就没有想对农民工公平对待。我相信你应该是知道的。不要说是奖学金,农民工就算是想在城里的学校找个学位,让自己的孩子好好的读书,总是千难万难。
就事论事,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的定律,我若是城里人,那么我怎会允许抢走了我孩子的学位,分散了我孩子求学的资源。而我若是农民工,我肯定也有许多诉求。只是,就算是同是中国人,命运却是大大的不同。农民工的孩子,不是在乡下,就是在城里城外某个简陋的大棚子、小棚子上课。
这就是内外有别。小至村庄、大至城市,就算是一个国家,村里人对村外人、城里人对城外人,眼光就是不同,当然也甭想有相同的待遇。那么,何况是两个国家呢?
因此,我对这个议题所引起的争执,对于国人和非国人的境地来换位思考,发觉到讲什么大道理都是没有用的。尤其是由既得利益者说出来的大道理。也因此,我觉得折衷的办法,就是采取中庸之道,分开奖学金由国人和非国人来接受申请。不是吗?新加坡人既然有集选区制度来保护个别族群的利益。那么,分类奖学金,保证强龙不会把地头蛇的糕饼都吃光了,更是天经地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