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03: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下文轉自(2011-06-03)早報導讀,略有刪節潤飾:
====================================================================================
楊忠慶:「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2011年大選,的確讓百姓和政府重新檢討哪些政策已不和時宜。筆者謹以三個本人親身見聞的事實,與大家探討:是否應該調整一些優待外國學生的教育政策。

  一】筆者經常在楊厝港一帶的培立道跑步,那裏曾有間培立小學。現已被改成學生宿舍(Parry Hall)。從外面看進去,裏邊住的,都穿一般學府校服,看得出是中學或初院生。某日下大雨,筆者跑進該宿舍避雨。那雨好長,就索性跟宿舍的兩個保安大叔聊天。才知道原來那宿舍是教育部設立的,裏邊有幾百個外國學生。都是拿教育部的奬學金來這裏讀書,而且每個月教育部還給每個學生幾百元生活費。聽說他們都沒有合約,衹需口頭承諾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幾年。

  二】筆者上班的公司來了一位國大碩士班的實習生,他來自中國名校(好像是清華還是北大)。午餐閒聊,得知:他在國大的學費全由教育部提供,每個月教育部還給他幾百元生活費。他也沒簽合約,衹需口頭承諾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兩年。這次實習後,會去美國學府浸濡六個月,才從國大畢業。問他:美國機會那麽多,他會不會就在那裏發展?他客氣地回答說:應該會回新加坡找工作。

  三】認識一個在新加坡工作的韓國人,她寄宿在一個韓國人家裏。房東太太有兩個在本地上學的女兒。大女兒的A水準考得不錯,剛被國大錄取,已被移民局邀請成為永久居民。她同時也報考韓國名校首爾大學,但被拒收。上網查看,發現國大在國際排名二十之內,首爾大學排名在一百以外。

  政府非常積極吸引外來人才。但這會不會做得太過火了?難道新加坡完全沒人才可栽培?同樣的奬學金若是用在本國子民,讓他們無憂無慮的讀書,應該可以考出不錯的成績吧?

  我國是否該向韓國學習,適當地給予本國人才優先權?因為本國人才會更長久地為本國經濟做出貢獻,而不是為了爭排名,犧牲掉自家的孩子。更何況,達到入學標準但卻很難讓新加坡人考上的本地大學,就算在國際排名第一,也沒多大意義。

  我國如此大量收羅外來人才,相對忽略對自家人才的培養,這樣發展下去,會不會有朝一日,淪落到蜀中無大將的窘境?優待外國學生的政策若不調整,會不會變成十年樹木,百年樹別人?

[ 本帖最后由 鸿二哥 于 2011-6-5 04:00 编辑 ]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0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下文轉自聯合早報‧交流站(2011-06-04),略有刪節潤飾:
================================================================================
陳果豐:《「優待外國學生政策」是該檢討了》

  讀了楊忠慶先生昨日在《聯合早報‧交流站》發表《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我不禁在想,難道真的是「家花不比野花香」嗎?也以兩個絕無虛言的實例與大家分享:

  一、春節前,從上海回新加坡的航班上,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上海復旦大學的畢業生,她此次是應南洋理工大學之邀前來深造四年,學費全免,沒有合約,也沒有擔保人,每個月還能得到2500新元的生活費。

  二、我兒子的高中班級裏,有一大群來自中國東北的高中生,從中一到高中都在享受著我們的政府用納稅人的錢給予他們的免費優待,A水準會考前,教育部和移民關卡局都分發永久居民申請表格給他們,都被他們婉拒了。最終,他們一窩蜂地往英美等西方國家跑了。

  試想:那些拿了我們好處的外國學生在英、美大學畢業後,又以外國人才和第一代移民的身份回來和我們競爭,逃過了國民服役。

  政府招攬人才是用心良苦。不過,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為國家安全做過一份貢獻的新加坡人,並不要求政府給我們什麽優待或什麽特權,我們衹有一個訴求:那就是平等對待外國人和我們!別讓我們的子弟每年花整萬元的學費去讀大學,去服兵役,而那些領取奬學金的本地年輕人還要給合約綁死,還要去找擔保人。

 

[ 本帖最后由 鸿二哥 于 2011-6-5 03:59 编辑 ]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04: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下文刪節自(2011-06-04)早報‧百草園,刪去的另半篇,是以新加坡交響樂團為例,故副總理吳慶瑞早在1973年,對於新加坡缺乏一支交響樂團感到是一種奇恥大辱,於是努力推動,新加坡交響樂團終於在1979年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便實行奬學金制度,栽培本土和吸引外來的人才。
==================================================================
嚴孟達:《開放 開放》

  新加坡以奬學金吸引外國學生的做法已行之有年,若是既不能把人才留下來,浪費納稅人的錢,為他人做嫁衣裳,真正是陪了夫人又折兵,這個計劃不可能堅持多年。

  歷來已有數不盡的馬來西亞優秀華校生就是在這樣的奬學金計劃下被“招呼”到這裏,他們大多數是很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成為新加坡的一份子,以前幾乎沒有聽到有人對他們享受到的特別待遇感到不滿。

  直到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在同樣的奬學金計劃下來到我國的中學和大學念書,這個問題才成了“問題”。關鍵在於,來自長堤彼岸的學生,在生活習慣上、風土人情方面跟新加坡比較容易磨合。而來自中國的學生,他們的父母或是學生本身可能一開始就衹是把這裏當跳板,準備“島國十年磨一劍,闖蕩江湖在西方”。但學生一來到這裏,有了這裏的朋友,適應了這裏的環境,這裏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日後事業發展可能轉向他處,則又另當別論。如果這裏栽培起來的中國人才日後成了“海龜”(海歸)游回大陸,也不能完全視為一種損失。有新加坡教育背景的外國人才回到本國,貢獻才能,無論是商場、官場,對新加坡來說是“廣結善緣”。

………

  政府最近一再表示進一步開放的誠意,國人也就須要有進一步放開的心態。能開放,也能放開,………讓國人、外來人在這裏常有驚喜,永不厭倦。

[ 本帖最后由 鸿二哥 于 2011-6-5 04:54 编辑 ]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07: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嚴文的觀點顯然還停留在半千買馬骨,聖牛不可宰的想法。對楊、陳兩文的看法是:早就知道了,還用你們多講?其所謂開放,是要國人不要質疑國事,蒙眼開放錢袋,讓政府繼續抽稅去優待外國學生。對於這政策要耗上多久的時間?能有多大的收獲?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如果以自國人才為主,能不能做到相近的效率?並沒太明確的答案。如果勉強說嚴文有回應,就是以交響樂團為例,說不靠外援就不能迅速接軌國際。

  不能否認中國地大物博,六億人口出人才的機率遠多於兩百多萬人口的新加坡。政府在迎進黃晨達和兪嘉等歸化的外援時,可否也該照顧照顧土生土長的游宏釗、紀志群?

  昨晚問聯絡所「粽香酬老」自助歌宴的一位組員,她說$2500應是以年計的,而她們樂齡和居委組織,有些每月只得到$400的撥款。

http://www.moe.gov.sg/
到上述的教育部網站查看,層層鏈結,一時查不出結果。

[ 本帖最后由 鸿二哥 于 2011-6-29 12:47 编辑 ]
顶部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1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根本是捨本逐末的垃圾政策,政府應該清醒了。
政府的存在目的是照顧國民。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顶部
斯巴达
禁止发言




UID 68698
精华 11
积分 2354
帖子 1029
威望 1323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0-7-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5 10:08  资料 短消息 
没有一国政府是不优先照顾自己本国人民的利益的。
  开放不等于出卖。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7 18: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ewthread.php?tid=55754
原文見上址,下為摘要:
早報2011∕5∕28
朱春華《所有獎學金不應只限公民申請》
  新加坡花高額獎學金給一些外國學生,在他們來新加坡學的過程中,包吃包住,學費全免,還有每年幾千零用錢可花。可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並不申請為永久居民,因為永久居民要當兵,卻沒享有(公民)同樣的國家津貼。
顶部
南海孤客
禁止发言




UID 95474
精华 1
积分 801
帖子 388
威望 410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5-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7 19:16  资料 短消息 
只要政府照顧好本地人,我們也不至於反對它頒發獎學金給外國人。所以目前的問題是政府忽視本地人所造成的。
顶部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7 21: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要再为难政府了。

据我所知,新加坡照顾新加坡公民的做法是不说的。这种照顾早已气走了一批跑得了的学者。不要再为难政府了。
顶部
午夜快車
禁止发言




UID 97494
精华 0
积分 490
帖子 238
威望 25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3:54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斯巴达 于 2011-6-5 10:08 发表
没有一国政府是不优先照顾自己本国人民的利益的。
  开放不等于出卖。

不錯!
PAP不照顧本國人,可以說是賣國賊!!
顶部
新新人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2640
精华 7
积分 4015
帖子 1880
威望 213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6: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各位知道吗?没有好学生,就没有好大学!

新加坡如果不招收外国优秀学生,单靠本地学生新加坡几所大学不可能会有目前的排名,到时新加坡的优秀学生也会流失。
顶部
新新人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2640
精华 7
积分 4015
帖子 1880
威望 213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6: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是新加坡本次大选的一大败笔。
顶部
午夜快車
禁止发言




UID 97494
精华 0
积分 490
帖子 238
威望 25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6:22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新新人 于 2011-6-8 16:06 发表
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是新加坡本次大选的一大败笔。

是新加坡人民覺醒,太好了哈哈!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7: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具我所知,所有拿奖学金的都有合约在身。其中有些并非是提供钱,而是减免一些学费,譬如来理工学院读书的一年学费两千,并无生活补贴,合约为为新加坡工作三年,如未履行合约,要赔偿政府三万。

他们筛选极为严格,亦有些对新加坡教育制度不了解的中国学生误来此地,理工学院在中国是大学,而在新加坡则只是相当于高中。

我从未听说有任何人白拿奖学金没有合约在身的,只听说违反合约赔偿至少数万新币。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17: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加坡不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好地方,没有养老金也没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体系。本土新加坡人排外日益严重。因此,有本事离开的人还是去往欧美发展比较好,就算是澳洲加拿大中国,也比新加坡的生活悠闲许多。

如果买了房子,小孩开始在本地读书,则较难第二次移民。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德下花园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30777
精华 6
积分 3887
帖子 1624
威望 2242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8 2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7 13:33 发表
据我所知,新加坡照顾新加坡公民的做法是不说的。这种照顾早已气走了一批跑得了的学者。不要再为难政府了。

政府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如果为难就说来,不然谁知道?
顶部
三言两语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0242
精华 4
积分 3203
帖子 1497
威望 1615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0-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00: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新加坡人好可悲,以前说话怕被抓,现在反应一下民意就被扣民粹排外的帽子,莫非新加坡人不能对影响自己和后代的政策提看法,就只能对各种政策逆来顺受标准说法?

北大清华的排名在国大之后,难道是他们的学生不比国大学生优秀?很怀疑。
顶部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7: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德下花园 于 2011-6-8 22:24 发表


政府应该做好解释工作。如果为难就说来,不然谁知道?

这种两边不讨好的事谁愿意讲?

1)        新加坡作为小国,自身繁殖力不强,要挺立世界,就得引进高端人才。
2)        引进高端人才,需要良好的吞吐力,新加坡没有,留下的好多是吐不出去的中低端人才
3)        高端人才从低龄开始,在高端环境中成长,新加坡没有这种高端环境,所以好料也得外吐
4)        新加坡政府必须吞吐,出于无奈,只好悄悄地照顾公民,把好的位置和项目以非公平竞争的方式给公民。这种事例只能做不能讲。不然中低端人才都得跑掉。

因此

「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这一命题是在为难政府。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功能,政府有政府的职责。你不在其中,不能谋其事,就不要乱发言了。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9 17:16 发表


这种两边不讨好的事谁愿意讲?

1)        新加坡作为小国,自身繁殖力不强,要挺立世界,就得引进高端人才。
2)        引进高端人才,需要良好的吞吐力,新加坡没有,留下的好多是吐不出去的中低端人才
3)        高端 ...

何者为吐不出去的中低档人才?

从楼主的帖子看,中学生,大学生,最后能不能成为人才尚存悬念。

是哪一级人才要看是否留在新加坡吗,留在新加坡的就是吐不出去的中低档,混不下去回中国或者去别的地方就高级了?

呵呵,要夸自己是一流人才,也别这么明显吧。

呵呵,一个非人才的网友挑根刺。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北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96708
精华 5
积分 5988
帖子 2925
威望 3019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5-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9: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鸿二哥 于 2011-6-5 03:46 发表
下文轉自(2011-06-03)早報導讀,略有刪節潤飾:
====================================================================================
楊忠慶:「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2011年大選,的確讓 ...

个例不代表全体,片面不代表全局。耳听可能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偏见往往源自于信息不对等,也可能源自自身的沮丧或失落。然,若以偏见再去误导他人则非仁者所应为。

这篇报道大约指的是中国-新加坡学生交流计划吧。那么让我们先看看实际情形如何吧。

从1992年开始,第一期有99名学生从中国的几所大学选送来新加坡政府大学读书。到今年2004年,这个计划已经持续了12年。这个奖学金计划有多种实施办法,主要分为三类:SM1、SM2、SM3。SM就是Senior Middle School的英文缩写。它按照生源在中国学校的所在年级分为上述三类。

SM1:国内中学的初中毕业生,经过教育部选送来新加坡,在这里从高中一年级开始读书。这个计划开始于1998年。该项计划下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他们住在学校宿舍中,吃住全包,每月也有几百元左右的政府津贴。(政府每年会随着物价水平调整该津贴。)在中学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继续SM3计划,进本地大学,大学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本地服务六年。或者也可以选择去其它国家的大学攻读学位。目前该计划下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有不少选择了去美国、英国继续大学学业。

SM2:高二学生直接从国内选送过来,补习一年英文,然后按SM3计划进大学。

SM3:国内一些刚进大学的新生,经过教育部选拔之后来到新加坡。先补习一段时间的英文,然后进入本地大学。在此计划下的中国学生,英语补习阶段以及大学四年所有学费由新加坡政府承担,除此之外,政府每月还发给中国奖学金学生500元生活费、200元住房补贴以及其它杂费。条件是毕业之后必须在新加坡本地工作六年。可以是到本计划的赞助商公司工作,也可以是其它新加坡注册公司。<BR>这项政府奖学金计划目前大概有六个大公司参与赞助,比如新加坡航空、发展银行、港务局等等。他们有优先权在本届奖学金毕业生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挑选之后其它奖学金学生则可以自行联系本地其它公司工作。

中国方面:

该奖项2009年度的新加坡评选工作从去年10月开始,历时8个月,共收到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合格申请材料55份。通过本地8位专家学者评审组评议,确定了18人的推荐名单。经过近5个月的中国国内评审,新加坡推荐的18名候选人全部入选。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设立于2003年,奖励对象是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一年以上、年龄在40岁以下的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励金额为每人5000美元。目前全球已有1900余名优秀自费留学人员获此荣誉。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9 22:42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56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