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優待外國學生政策」需檢討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焚琴煮鹤 于 2011-6-9 18:55 发表


何者为吐不出去的中低档人才?

从楼主的帖子看,中学生,大学生,最后能不能成为人才尚存悬念。

是哪一级人才要看是否留在新加坡吗,留在新加坡的就是吐不出去的中低档,混不下去回中国或者去别的地方 ...

谢谢讨论,
新加坡不留自己培养的人才是一个事实,因此国大毕业后如果要向上发展都得出国,去那里: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哈佛麻省。不信,你看看国大的老师,在高位的从这里出来的居多。

“中学生,大学生,最后能不能成为人才尚存悬念“正确!尖子人才不到人口20%,因此大多数人才是中低端人才,不幸的是新加坡只能留住一部分中低端人才。

“呵呵,要夸自己是一流人才,也别这么明显吧。“ 寡人也是中低端人才, 还在往上爬,争取做一个高端人才,希望随年龄增长逐渐渺茫,但信心满满,给年轻的国大毕业生做个榜样。

“呵呵,一个非人才的网友挑根刺。“ 学友佩服您的谦虚。 谦虚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会恰到好处。但要做高端人才,用谦虚压抑自信就不应该了。

谁说国大毕业生不能用优雅的华语来对话!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9: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1 xueyou 的帖子

不错,答覆得很高明。

感觉你前段时间火气很大,似找不到出口。

开心。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村夫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9: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算是捕风捉影的实例了,其实成语还是很容易学的。




啥都丢啦,除了人。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1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走的人高中低档都有,太差的肯定留不住,大学毕业混口饭吃绰绰有余,欲称得上人才还远远不够。
譬如苹果的老乔算人才,微软的盖子算人才,每个人的眼中的人才都不同,你认为怎样的标准算人才?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0: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焚琴煮鹤 于 2011-6-9 19:58 发表
走的人高中低档都有,太差的肯定留不住,大学毕业混口饭吃绰绰有余,欲称得上人才还远远不够。
譬如苹果的老乔算人才,微软的盖子算人才,每个人的眼中的人才都不同,你认为怎样的标准算人才?

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答案。

高端人才的基本标准和特征:

1)        一颗愚钝的自尊心
2)        包容一切的胸怀
3)        一次性至少融资100万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成才的社会交汇点,因此苹果的老乔和微软的盖子不是我的榜样。

拥有一颗愚钝的自尊心和包容一切的胸怀可以给你一个团队。
你一次融资能力给你干活的经费

所以,人才不是他拥有的地位,而是他拥有的潜力。

优惠公民,排挤非公民和永久居民看似一种安抚,实际上削弱了公民的国际生存能力,等于给公民一把刀子自杀!
顶部
北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96708
精华 5
积分 5988
帖子 2925
威望 3019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5-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1: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9 20:42 发表



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答案。

高端人才的基本标准和特征:

1)        一颗愚钝的自尊心
2)        包容一切的胸怀
3)        一次性至少融资100万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成才的社会交汇点,因此苹果的老乔和微软的盖子不是 ...

呵呵,一次性融资100万,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人才标准。我的看法与你有异。新加坡不乏一次性融资100万的人,但未必是人才。新加坡政府过去采用的亲商,或者准确地说,是亲资本,政策,造就了我认为的虚假繁荣,也同时造就了新加坡严重的两极分化和贫富不均。随着国际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泡沫破裂,新加坡的荣景开始不再,因为资金投入毕竟有限,资金流向也注定它注重短期效应。在国际大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即使新加坡因为地小人稀还可以有吸纳作用,但肯定不会持久。新加坡原有的制造业渐渐消退和没落似乎已经不可避免,高资金的产业或者应该说行业能雇佣的人力也注定越来越少,光靠建筑业来拉动内需和人力也越来越捉襟见肘。新加坡现在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大胆和全新的产业化规划。准此,人才,就成了新加坡唯一可以自救的资源。

我以为,人才,尤其是新加坡的人才,要能拥有实业而不是商业上的核心技术,有创意有闯劲。而拥有了真正独立于世界的核心技术,一次性融资100万并不是难事的。关键在于政府的魄力和决心:大力向人才和科学实施政策倾斜,优待中层技术人才,鼓励并有计划地发展新加坡独有的产业优势并瞄准新兴技术和领域,重视并扶持对新加坡目标有助益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假以十年或二十年期,新加坡的第二次荣景甚至是永续荣景,都不是不可能的。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1: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5 xueyou 的帖子

什么是愚钝的自尊心啊。

根据我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政策的了解,融资不是很难的事。

难的是能把一百万变成两百万,这才算是人才,还要看你用多久的时间。骗子当然不算,我们讲的是正大光明的投资收益。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高端人才一般都比较平和,开明

新加坡融资人为和政府支持太重,因此新加坡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环境, 中国的情况也雷同。现在您要是能在欧美融资100万,你就具有高端人才的条件。

“愚钝的自尊心“骂您不生气,不争执,不与对方耗油,干自己的事!

因此高端人才一般都比较平和,开明!
顶部
焚琴煮鹤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672
精华 63
积分 17799
帖子 8072
威望 949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9 21:13 发表
新加坡融资人为和政府支持太重,因此新加坡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环境, 中国的情况也雷同。现在您要是能在欧美融资100万,你就具有高端人才的条件。

“愚钝的自尊心“骂您不生气,不争执,不与对方耗油,干自己 ...

好像因果关系有点混乱,支持太重,因此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环境?能在欧美融资一百万就具有高端人才的条件?

你是说,在新加坡融资一百万,不算人才,在欧美融资一百万才算是人才?

可是融资一百万不能证明是人才啊,你能给投资者高回报率才算是人才,这还只是拿投资来说话,按这个标准,曹雪芹,托尔斯泰,莫扎特,梵高都不算人才。




点一下,看看我的部落格

顶部
午夜快車
禁止发言




UID 97494
精华 0
积分 490
帖子 238
威望 25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2:09  资料 短消息 
新加坡政府必须吞吐,出于无奈,只好悄悄地照顾公民,把好的位置和项目以非公平竞争的方式给公民。这种事例只能做不能讲。
-------------------------------------------------------
你在胡说。为什么不能讲?别放屁!
照顾国人很羞耻吗?
顶部
白马非马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94385
精华 18
积分 3734
帖子 1632
威望 208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2: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9 19:34 发表
谢谢讨论,
新加坡不留自己培养的人才是一个事实,因此国大毕业后如果要向上发展都得出国,去那里: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哈佛麻省。不信,你看看国大的老师,在高位的从这里出来的居多。...

不留自己培养的人才和留不住培养的人才可是两回事。“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 那个林少芬去了一趟西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为这句话作个注解。况且,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哈佛麻省这些百年名校,正所谓吃盐也比国大吃米多。那么,在国大教学出类拔萃实属平常。也正是如此,国大才以重金礼聘彼等来此教学,期望名师能出高徒,那是人之常情啊。

而所谓一流人才,翅膀应该是阔一点、后一点,可以高飞无忧。像新加坡这等地方,飞机一起飞就越出国境,这些大鸟当然也是如此。因此,老实说,新加坡的人才飞出去是在意更大的舞台,无可厚非。然而那些飞进来的人才,若是自己甘愿屈就在这个小地方,我想,应该也是不过如此吧?




白眼为文写牢骚
马蹄嗒嗒分外吵
非为名来不逐利
马上辎重岂能逃

顶部
午夜快車
禁止发言




UID 97494
精华 0
积分 490
帖子 238
威望 25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2:15  资料 短消息 
如果是真的人才就不会来新加坡!什么东西?自以为了不起?哈佛耶鲁不认识路吗?
顶部
白马非马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94385
精华 18
积分 3734
帖子 1632
威望 208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9 2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xueyou 于 2011-6-9 20:42 发表
优惠公民,排挤非公民和永久居民看似一种安抚,实际上削弱了公民的国际生存能力,等于给公民一把刀子自杀!...

这句话似是而非。公民和国家有契约,彼此各有责任,是二而一、一而二,不可切割的。国家对公民无所谓优惠,只是因为有针对非公民政策的存在,有了比较之后才有的不正确的说法。

所谓排挤非公民和永久居民,这句话从何说起?要知道,有一个很简单的时事,那就是非公民和永久居民,如果想要和公民一样的享受作为公民的利益,去申请入籍就是了。然而,如果不愿意落地生根,不愿意作为新加坡人而宁愿保持自己的本籍,那么很显然的就是在权衡利害之后的选择。

想要维持一脚踏双船的利便,而没有摇晃的不便,世上哪会有这么便宜的事?何况,换句话说,“非公民和永久居民要求和公民一样享有优惠,不也是一种安抚,不也是削弱了非公民、永久居民的国际生存能力吗?” -- 因为很显然的,如今的世界,好像还看不到有非公民能够与公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国家的出现。




白眼为文写牢骚
马蹄嗒嗒分外吵
非为名来不逐利
马上辎重岂能逃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0 2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2011-06-10)早報導讀

曾錦凱《給中國留學生提供奬學金是拋磚引玉》

我認為頒發奬學金給中國留學生,能促銷新加坡的教育品牌,大利於國家經濟。

  中國學生最後留在本地,或者轉去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加拿大等國求學等英聯邦國家升學,因為曾經在新加坡打下良好的英文基礎,所以在應付以英文授課時,往往比直接到上述英聯邦國家求學的學生,較得心應手。

  中國人民日漸富裕,因此近幾年來源源不絕地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來求學,人數比奬學金得主要多出好幾倍。這可從近年竣工的一些中學附設學生宿舍,另一些中學把舊校舍改裝成學生宿舍,乃至學生寄宿在私人家庭看得出來。

  去年,我幫一位上海朋友安排女兒來新升學,目前在華僑中學國際學校肄業,住宿費每年1萬2300元;學費每年1萬9200元;每年回家四次的往返機票、父母帶她來的機票與住宿及消費;加上補習費、購買課本、電腦、參考書、校服及零用錢,真是一筆大數目。這一連串的開銷,也帶動了許多相關行業,增加了國民的就業機會與收入。

  以上衹是一個學生的消費情況,如果乘以逗留的年數,再乘以求學學生的總人數,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因此,我認為這項政策能促銷新加坡的教育品牌,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是有極大貢獻的。
============================================================
【上文删飾自今天的聯合早報,和下文同版。】
============================================================
(2011-06-10)早報‧交流站‧站長的話
去年11月美國發表《2010年度門戶開放報告》(Open Doors 2010)指出:國際教育事業已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服務業之一,2009/10年在世界金融危機後,留美國際學生仍增加了3%,達到69萬多人。他們通過交學費、住宿、書本、飲食、交通、醫療保險、陪同親屬的花費等各項開支,給美國帶來約20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促進了他們所在州的經濟復蘇。在2008年,加拿大政府的統計也說,國際學生為加拿大創造了約8萬3000個就業崗位,當年為加拿大創匯65億美元,超過加拿大出口的煤(60億美元)和木材(51億美元)。
顶部
鸿二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67
精华 2
积分 6112
帖子 2978
威望 3118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3
来自 狮城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0 22: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曾文所舉的例子少了直接說明:他這世侄女是自費學生還是獲獎學生?但是,從全段詳看,當是自費生。如果是每個月獲得$2400奬學金的留學生,假定在外租間$300小房,省至月費衣食$300,月計車費$150……東省西省的,或許還可滙點小錢回老家。
顶部
白马非马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94385
精华 18
积分 3734
帖子 1632
威望 208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0 23: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鸿二哥 于 2011-6-10 22:44 发表
  曾文所舉的例子少了直接說明:他這世侄女是自費學生還是獲獎學生?但是,從全段詳看,當是自費生。如果是每個月獲得$2400奬學金的留學生,假定在外租間$300小房,省至月費衣食$300,月計車費$150……東省西 ...

曾文说得很清楚了,他把新加坡頒發奬學金給中國留學生,当成能促銷新加坡的教育品牌的广告。原来人家都认为新加坡颁发奖学金不过是一种生意的手段罢了。连早报交流站站长都附和,还拿到美国留学的为美国经济创收200亿美元做为例子。言下之意,大约奖学金不外是赚了许多外汇就发几个幸运奖是吧?




白眼为文写牢骚
马蹄嗒嗒分外吵
非为名来不逐利
马上辎重岂能逃

顶部
北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96708
精华 5
积分 5988
帖子 2925
威望 3019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5-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1 00: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白马非马 于 2011-6-10 23:47 发表
曾文说得很清楚了,他把新加坡頒發奬學金給中國留學生,当成能促銷新加坡的教育品牌的广告。原来人家都认为新加坡颁发奖学金不过是一种生意的手段罢了。连早报交流站站长都附和,还拿到美国留学的为美国经济创收 ...

来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每年平均大约5000人,而新加坡-中国学生交流计划新加坡接受并给予奖学金的学生每年只有99名左右。孰多孰少?新加坡是赚到了还是赔了?只要不是别有用心挑动新加坡人心不满的,都应该看得到。试问每人每年约6000新元,100人才600,000新元,做这么大的广告,招来5000名自费在每年12000新元的留学生,这笔生意无论谁都想做也做得过的。而且别忘了中国政府每年也投桃报李,给大约20名新加坡博士生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奖金。
顶部
xueyou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92
精华 22
积分 3229
帖子 1389
威望 183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7-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1 0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谢谢大家中肯的评论。

本人得了新加坡奖学金,自愿为新加坡服务几年,今天我在这里义务为南洋随笔服务,就是一种回馈。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只是希望南洋随笔的部分新加坡读者不要把这一点纯情给吞噬了。
顶部
白马非马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94385
精华 18
积分 3734
帖子 1632
威望 208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1 00: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北纬 于 2011-6-11 00:17 发表
来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每年平均大约5000人,而新加坡-中国学生交流计划新加坡接受并给予奖学金的学生每年只有99名左右。孰多孰少?新加坡是赚到了还是赔了?只要不是别有用心挑动新加坡人心不满的,都应该看 ...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 -- 都是在利字头上打滚的,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背书。这种事,是无论如何都说不清的。问题是,中国是个大国,你看一个高考就将近千万人。而新加坡是个小国。小国的资源本就缺乏,奖学金就如几块蛋糕,自己人馋涎欲滴却吃不到,倒是大多数益了外来人,心理自然是不平衡。




白眼为文写牢骚
马蹄嗒嗒分外吵
非为名来不逐利
马上辎重岂能逃

顶部
北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96708
精华 5
积分 5988
帖子 2925
威望 3019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5-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6-11 0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白马非马 于 2011-6-11 00:54 发表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 -- 都是在利字头上打滚的,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背书。这种事,是无论如何都说不清的。问题是,中国是个大国,你看一个高考就将近千万人。而新加坡是个小国。小国的资源本就 ...

论人均,新加坡远在中国之上,区区60万新元能算什么?一位部长的三分之一年薪就可以打发了,至于心理不平衡吗?何况引来的近一亿新元收入呐?难道中国不应该更加计较吗?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9 21:36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523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