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池塘生春草”评说
留学生征文入围作品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其它]
“池塘生春草”评说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林锐彬
金牌会员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1-7-24 16:3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池塘生春草”评说
“池塘生春草”评说
自元好问写下“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后,人云亦云,不少人几乎把“池塘生春草”捧到天上。窃以为,
诗句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是应当肯定的。可是,称为诗人,不正是他具有比常人敏锐的感觉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在溪头荠菜花。”···此类妙词,不胜枚举;又岂是“池塘生春草”之平淡所能比拟。
像“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句子,乍看之下,无不立即赞叹。而
“池塘生春草”这样的句子,还是需要了解一下作者当时写作的动机、背景,了解了
作者是怀着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发生时产生的振荡。
“池塘生春草”,被赋予“清新”“自然”,是针对耽于雕琢而提的。实际上,东晋南朝,弥漫追求辞藻华丽之雕琢风气,谢灵运在所难免。只是他在写下此
《登池上楼》
诗前后,已委身山水,
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也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条件。亮丽
“池塘生春草”,似乎与此历史状况有关。
“池塘生春草”,据
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
“
康乐
(
谢灵运袭爵康乐公
)
每对惠连
(
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
‘
池塘生春草
’
。故尝云:
‘
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
。
”
故事的真实性,我倒觉得可能,理由是从诗的前后衔接看: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惠连)···
——前面既然写了“初景、新阳”,这就是“春”呀,那后句为何重复“春”?虽然说当时未强调平仄,但是,看“
园柳变鸣禽”(平仄仄平平),前面不是可以写成“池塘生嫩草”(平平平仄仄)?因此,若从整首诗来评赏,我倒觉得当以“嫩”易“春”为是。
[
本帖最后由 林锐彬 于 2011-7-24 16:32 编辑
]
存心常菊竹—落笔漫云烟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罗贤生
(罗子贤生、hansen)
版主
市井爱诗人
UID 4480
精华
103
积分 15731
帖子 6990
威望 869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13
来自 深圳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1-7-24 21: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锐彬前辈这评论有意思!嘻嘻,有时候一件作品在不同时代评价也有不同,和当时社会风气、需求等是有关系吧?
随笔南洋心对月,寄情北斗自吟诗。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马夫
高级会员
UID 1879
精华
31
积分 3927
帖子 1587
威望 233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1-7-25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同意罗版主的看法。林兄自成一说,也言之在理。
林锐彬
金牌会员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1-7-25 11:5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马夫
于 2011-7-25 11:25 发表
同意罗版主的看法。林兄自成一说,也言之在理。
非也非也,岂敢自成一说,前人已有“平平无奇”之评说,此延伸耳。
非非
超白金会员
UID 5636
精华
106
积分 16181
帖子 7196
威望 89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31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1-7-27 09: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迷信前辈大师类,自己独立思考,喜欢这样的。好句自是打动了自己才是好句,没有特别打动便把它当作中等句吧,我也觉得春江水暖鸭先知,比池塘生春草美些,但池塘生春草已经很好了。好在就是那种感觉,没有理由。
听雨轩主
注册会员
UID 89165
精华
14
积分 387
帖子 113
威望 274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11-3-25
来自 北京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1-7-27 11: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生”一“变”,见出生气。虽以自然清新之标榜,然皆出自诗人主观感受,故不如说作者“诗心灵动”更为恰当。
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取物自然,无论谁个读之,亦当会心一笑。诗人之想,以物状之而不出于己言,取法自然,境界自是高出一筹。
林兄深思哲辨,受益匪浅。
林锐彬
金牌会员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1-7-27 12: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轩主点睛之言,拱手!
明月如心
中级会员
UID 84447
精华
18
积分 1938
帖子 787
威望 114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2-9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1-7-27 17: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池塘生春草”,被赋予“清新”“自然”,是针对耽于雕琢而提的。实际上,东晋南朝,弥漫追求辞藻华丽之雕琢风气,谢灵运在所难免。只是他在写下此《登池上楼》诗前后,已委身山水,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也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条件。亮丽“池塘生春草”,似乎与此历史状况有关。
---------受益了!问林先生好!
林锐彬
金牌会员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1-7-27 20: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还是轩主点出关键:主观状物,可说诗心灵动;而以物状物,乃取法自然。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1 15:03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88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