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其它] 有疑问要请教诸位师友~~~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18: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有疑问要请教诸位师友~~~

朋友们好。我在另一个诗坛上发了帖子“辛卯中秋绝句三首”,该版的版主“周新新”给我回帖,录下:

中秋風雨大作無月   
鬼兽人
忽來風雲斂,散作大雨稠。竟夕不見月,虛度一中秋。
此為五絕作法。
===========================================
他不说我的帖子好与不好,只是摘录另一位网友的诗作作为回答。

虫子回帖:
回周班班:“忽來風雲斂,散作大雨稠。竟夕不見月,虛度一中秋。”,只能说是古绝吧。五绝呢平仄对不上。

节日快乐!~  

===================================================
周班班回帖:
五絕並不嚴格要求格律,五絕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的。

此詩是因去年中秋遇大風雨看不到月而作,凌空而來,戛然而止,意味無窮。

================================================
虫子学诗词不久,因此疑问:五绝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的是吗。有没有甚么理论依据??

我近期在读《随园诗话》,没有见到这种结论啊??

(因听说五绝颇为难写,所以作业多为五绝,以练笔)
顶部
梦蝶翁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402
精华 81
积分 11223
帖子 4493
威望 669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19: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五绝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这个说法的意思是,五言绝句偏重推崇“古绝”(拗绝),而不推崇“近体绝句”。俺以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喜好而已,不足为凭。可任他去。

五絕並不嚴格要求格律——这话毫无根据!若写近体五言绝句,那就得讲平仄格律。不讲格律,则是古绝。




胡子是假的,脸蛋是借的,心情文字是自己的。

顶部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19:3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19:33 发表
五绝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这个说法的意思是,五言绝句偏重推崇“古绝”(拗绝),而不推崇“近体绝句”。俺以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喜好而已,不足为凭。可任他去。

五絕並不嚴格要求格律——这话毫无根 ...

梦先生在理。
顶部
笑聊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68876
精华 18
积分 1560
帖子 643
威望 915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7-2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19: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同意梦蝶翁老师的观点!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2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3.2绝句的意义,不象律诗的意义那样易于索解。关于绝句的起源,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注四]。譬如《岘佣说诗》以为:绝句,尽截律诗之半:或截首尾两联,或截前半首,或截中二联而成。(《带经堂诗话》有类似的说法。)这是说“绝”者“截”也,所以“绝句”又称为“截句”,它是产生在律诗之后的。但是《声调四谱》却说:
    绝句之名,唐以前即有之。徐东海转撰《玉台新咏》,别为一卷,实古诗之支派也。至唐而法律愈严;不惟与律诗体异,即与古体亦不同。或称截句,或称断句(力按,或又称短句)。世多谓分律诗之半即为绝句,非也。盖律由绝而增,非绝由律而减也。绝句云者:单句为句,句不能成诗;双句为联,联则生对;双联为韵,韵则生黏(力按,黏见下文第六节);句法平仄各不相重,无论律古,黏对联韵必四句而后备,故谓之“绝”。由此递增,虽至百韵可也;而断无可减之理。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2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19:33 发表
五绝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这个说法的意思是,五言绝句偏重推崇“古绝”(拗绝),而不推崇“近体绝句”。俺以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喜好而已,不足为凭。可任他去。

五絕並不嚴格要求格律——这话毫无根据!若写近体五言绝句,那就得讲平仄格律。不讲格律,则是古绝。 ...

非常感谢梦蝶师友的回应!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了五绝推崇古风而鄙薄格律诗体。可见兼听则明确是真理。

感谢~~~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2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同帖感谢锐彬老师与笑聊师友!问好!

回水湾版版:问题是专推崇古风呢,还是格律绝句诗也有平等待遇?据周班班所言,他把网友的古风绝句附在回帖上无非是给我一个榜样:“这才是正统的绝句诗”。后来我争辩了,他就进一步给我说“五絕並不嚴格要求格律,五絕一直都是尊古而卑近的。”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2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虫儿1 于 2011-9-18 20:11 发表
同帖感谢锐彬老师与笑聊师友!问好!

回水湾版版:问题是专推崇古风呢,还是格律绝句诗也有平等待遇?据周班班所言,他把网友的古风绝句附在回帖上无非是给我一个榜样:“这才是正统的绝句诗”。后来我争辩了 ...

孙楷第先生的说法,绝句最初只是乐府的一解。一篇乐府有若干解,现在只取一解,所谓称之为绝句(《学原》第一卷四期)。至于近体绝句,则虽然受了律诗的影响,故勿论“绝”字的原意是否“截取半首”的意思,至少唐以后的诗人有这样的一个感觉。
   3.12《声调四谱》把绝句分为三种:(一)律绝;(二)古绝;(三)拗绝。其所谓“拗绝”,实在就是失粘失对的律绝,所以实际上只能分“律绝”和“古绝”两种。


从上面的几点资料上看,律绝占33%,古绝占33%,拗绝也占33%的话,那律绝还占了下风哦。
又加之五言诗也早于七言诗,所以,五绝近古的几率也增大了。
但水湾还是不赞成那“周班班”的说法。
只是,我们在写绝句的时候,可以胆大一点,放开一点,灵活一点。这是水湾的个人看法了。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8 21: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忽來風雲斂,——仄平平平仄——古句
散作大雨稠。——仄仄仄仄平——古句
竟夕不見月,——仄仄仄仄仄——古句
虛度一中秋。——平仄仄平平——律句

虫儿胡来,这分明是近体诗五绝。个见:))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05: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8 水湾筏者 的帖子

水湾版版好!您这么一分析,虫子明白了。确实是古绝为较先行者。但说尊古而卑近则有失偏颇

谢谢!!~~~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05: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1:00 发表
忽來風雲斂,——仄平平平仄——古句
散作大雨稠。——仄仄仄仄平——古句
竟夕不見月,——仄仄仄仄仄——古句
虛度一中秋。——平仄仄平平——律句

虫儿胡来,这分明是近体诗五绝。个见:))

三郎版版不厚道 ,,我是真的不明白才发帖询问,您就给个错误的误导。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06: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虫儿1 于 2011-9-19 05:54 发表

三郎版版不厚道 ,,我是真的不明白才发帖询问,您就给个错误的误导。

你能看出是错误的误导,就说明是正确的误导。
顶部
红楼梦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40518
精华 102
积分 3191
帖子 797
威望 239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3-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08: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几首传世的五言诗,多是五古,如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锄禾日当午,等等。五绝则遵从严格的格律,典型的是白日依山尽。俺写了好多组五言诗,办法就是尽量按格律写成五绝,但实在妨碍意思的表达,也不勉强。诗文总是以意为主。

虫儿此作,意思表达的很清楚明白,读来也上口,立意也是很好的,并无瑕疵,我看没有必要纠缠究竟是五绝还是五古,是近体还是古体了也。。。。。。。
-------------------------------
虫子回帖:
回周班班:“忽來風雲斂,散作大雨稠。竟夕不見月,虛度一中秋。”,只能说是古绝吧。五绝呢平仄对不上。--------很有自知。。
------
顶部
罗贤生 (罗子贤生、hansen)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市井爱诗人


UID 4480
精华 103
积分 15731
帖子 6990
威望 869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13
来自 深圳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0: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网上不少诗词论点,乍听都有一定道理,但禁不起推敲,因为有些许以偏概全的“个性”。罗子好好学习,天天没向上。

[ 本帖最后由 罗贤生 于 2011-9-19 10:50 编辑 ]




随笔南洋心对月,寄情北斗自吟诗。

顶部
非非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5636
精华 106
积分 16181
帖子 7196
威望 89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些以前讨论过的。开门学习,互争互论,越辩越明。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05: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红楼梦影 于 2011-9-19 08:54 发表
几首传世的五言诗,多是五古,如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锄禾日当午,等等。五绝则遵从严格的格律,典型的是白日依山尽。俺写了好多组五言诗,办法就是尽量按格律写成五绝,但实在妨碍意思的表达,也不勉强。诗 ...

虫儿此作,意思表达的很清楚明白,读来也上口,立意也是很好的,并无瑕疵,我看没有必要纠缠究竟是五绝还是五古,是近体还是古体了也。。。。。。。

红楼师友总是鼓励虫子。过奖有余砸砖不足。呵呵。其实那几首短诗,选字仍嫌随意,比如“一念”等等。

五古很少写。有时想写五绝,平仄不对就赶紧改了。看来下次放宽点也许能凑成古绝也不一定

再谢!!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05: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11-9-19 10:49 发表
网上不少诗词论点,乍听都有一定道理,但禁不起推敲,因为有些许以偏概全的“个性”。罗子好好学习,天天没向上。

罗版版好!好好学习,毕业后带着我们更攀高峰啊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0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9-19 11:15 发表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些以前讨论过的。开门学习,互争互论,越辩越明。

嗯。非非越来越象哲学家了。顶!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06: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该班班最新回贴:

*14楼*    发表于 2011-09-19 16:22      

古人何曾強將五絕做古、律之分。唐人在七律五律七絕完全律化之後,作五絕仍屢用古體形式,并一直沿至後代。若不信,可取以體裁分卷的別集選集來印證。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1 16:28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15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