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一个外国教师对本地双语教育的观感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23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一个外国教师对本地双语教育的观感
淡宾尼
高级会员
UID 16957
精华
10
积分 4645
帖子 1873
威望 275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3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2-3-6 1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一个外国教师对本地双语教育的观感
徐育讯
作为一位在新加坡生活刚满半年的台湾人而言,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令我感到惊奇的。
在台湾,我们全部的人都能讲流利的华文,但说到英语,却是许多人的痛,小学英语课程一星期只有两节,成效非常的差,很多学生到毕业还没办法书写完整的26个字母,英语好的学生全赖校外补习班。即使到初级学校毕业,能自信地与英美人士交谈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新加坡人的英语程度非常高,小学五年级的字汇已比台湾一般初级学校深且广,这也难怪,因为除了母语课,其他课程都是以英语授课,但有一点,台湾及新加坡学生对第二语文的态度是相同的:台湾学生恨英语,新加坡学生恨华语。
为什么?这绝不是巧合。我认为,语言其实是一种工具,既然是工具,就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仅仅在课堂上、书本上、考卷中出现。语言是这样的博大精深,需要把它融入生活,甚至平常思考时也使用它,若只将之视为考试科目,那绝对是悲剧一场,写出来的文章,文法语义完全不通。
我任教的班级中,华文英文俱佳的皆是中国来的学生,他们平常在家中与父母以华语交谈,在学校上课则以英语,平常阅读华语、英语书,有一位初读小一时,因不懂26个字母,考卷被老师撕碎丢到垃圾桶,但小五的他现在已是全级第一名,我猜想,他们应该是双语教育下的成功者吧!华语、英语在他们身上得到完美的平衡。
是中国来的学生比较聪明吗?绝对不是。原因在家庭教育。
“母语”本来就该是和父母亲人沟通的语言啊!在学校说华语的机会已经那么少,回家就该多使用母语,这才是语言的真义,不是吗?
因此,新加坡的双语教育要更加成功,我认为,除了政府需多提倡华语的重要性(各机关服务人员需懂华语),在家庭教育上更是需要落实的根本!
三生有幸
中级会员
UID 98565
精华 0
积分 911
帖子 444
威望 462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6-8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2-3-6 13: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的道理,一个中国人在新加坡成功就有一万个中国人在家乡失败。
符懋濂
超白金会员
UID 24917
精华
237
积分 17133
帖子 7230
威望 98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6-3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2-3-6 14: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三生有幸
于 2012-3-6 13:15 发表
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的道理,一个中国人在新加坡成功就有一万个中国人在家乡失败。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这样使用的?
两者还是“同样的道理“?
看来三幸先生的华文水平非同一般,逻辑思维更加高妙!!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2-3-6 14: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英語完全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九流垃圾野蠻語言,其實我們根本就沒必要學。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林荣华
高级会员
UID 112630
精华
12
积分 2033
帖子 946
威望 107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22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2-3-6 14: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淡宾尼 的帖子
我两年前在中学代课时听中国老师说即便中国学生,还是高华呢,写作文时也是口语化式的文章,当然,华文还是班上佼佼者。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2-3-6 14: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光之子
于 2012-3-6 14:40 发表
英語完全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九流垃圾野蠻語言,其實我們根本就沒必要學。
你现在回台湾和中国没准不学英文还行!
三生有幸
中级会员
UID 98565
精华 0
积分 911
帖子 444
威望 462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6-8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2-3-6 14: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符懋濂
于 2012-3-6 14:30 发表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这样使用的?
两者还是“同样的道理“?
看来三幸先生的华文水平非同一般,逻辑思维更加高妙!!
一个中国人来新加坡,就会牺牲一万个中国人来新加坡的机会。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2-3-6 14: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6 狮城辩见 的帖子
這是台灣和大陸的錯誤政策,好學不學學一個海盜的語言。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2-3-6 14: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光之子
于 2012-3-6 14:44 发表
這是台灣和大陸的錯誤政策,好學不學學一個海盜的語言。
多学一门语言也挺有意思的,
我都学过很多种语言,是学着玩的,比如藏语、日语、梵语、巴利语等!
多学一种语言,多打开一个信息的窗口,有兴趣学,没什么不好!
符懋濂
超白金会员
UID 24917
精华
237
积分 17133
帖子 7230
威望 98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6-3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12-3-6 15: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 三生有幸 的帖子
尊敬的先生,您的用词不当、比喻不妥,更不合逻辑!
来新就是功成的将?留在大陆的就是他的牺牲品?或者没前途、出路者?
别忘了还有成千上万的国人到大陆去工作、经商、留学呢!我的孩子也是其中之一。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12-3-6 18:07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8 光之子 的帖子
QUOTE:
是台灣和大陸的錯誤政策,好學不學學一個海盜的語言。
但光君,您也知道这近一百多年才演变出来的北京语(国语,普通话)其实也不过是满汉混合的杂语,而且当代的白话文所用的现代词有60%其实是借用日本的和造汉词而已,若不用这些日本词,我看连一份报纸或现代报告书都写不出了。
为何不推行用古汉语,其本上它的音都还原了,它与方言很相近,所以很容易掌握。而且还可以与日本,韩国,越南,等华夏文化的国土通用,成为很高雅的国际语言。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2-3-6 18:08 编辑
]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12-3-6 1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2-3-6 18:07 发表
但光君,您也知道这近一百多年才演变出来的北京语(国语,普通话)其实也不过是满汉混合的杂语,而且当代的白话文所用的现代词有60%其实是借用日本的和造汉词而已,若不用这些日本词,我看连一份报纸或现 ...
楚兄那个时候,你怎么不投生到中国去改革语言?
到人家改了几十年了,你才出来指手划脚的。
中国未来如果能保持稳定,华语大有作为。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12-3-6 18:53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2 狮城辩见 的帖子
就是因为你已生米煮成熟饭,没办法了要这样胡混下去了,外人才有道德制高点来说你嘛。。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12-3-6 19: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2-3-6 18:53 发表
就是因为你已生米煮成熟饭,没办法了要这样胡混下去了,外人才有道德制高点来说你嘛。。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说了也是白说!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12-3-6 19: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1 楚越 的帖子
在下一冠主張我們應該復興文言文和上古漢語。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符懋濂
超白金会员
UID 24917
精华
237
积分 17133
帖子 7230
威望 98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6-3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12-3-6 20: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光之子
于 2012-3-6 14:40 发表
英語完全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九流垃圾野蠻語言,其實我們根本就沒必要學。
此言差矣!没英文你如何在新加坡工作?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7
发表于 2012-3-6 21: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6 符懋濂 的帖子
若政府沒選擇用這個海盜語言做第一語言,那在下即使不會英語也是能照常工作的。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申平平
新手上路
UID 112776
精华 0
积分 4
帖子 2
威望 2 点
阅读权限 3
注册 2012-3-1
状态 离线
#18
发表于 2012-3-7 13:14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7 三生有幸 的帖子
真不明白这是什么逻辑?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19
发表于 2012-3-7 13:21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4 狮城辩见 的帖子
QUOTE: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说了也是白说!
但时不时拿出来痛您一下儿很管用啊,因为你要说别人就要承担给别人说痛一下儿,才是公平。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20
发表于 2012-3-7 13: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2-3-7 13:21 发表
但时不时拿出来痛您一下儿很管用啊,因为你要说别人就要承担给别人说痛一下儿,才是公平。
楚兄,你笑死我了
,这个“儿”哪里是那样子用的啦!
23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1-3-6 06:46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95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