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雄拉杂谈
游高雄拉杂谈
乘这次到台北之便,我和太太特地到高雄去玩三天。
从台北的捷运站,转搭高铁到高雄的左营,花时不过一小时半,非常方便、舒适。
选择高雄的主要原因:它是除了台北之外,另一个有地铁设施的大都会。
有了地铁,到哪里去都方便。
高雄只有两条地铁线,却有两个站曾经被美国一个知名的旅游网站,选为世界第二和第四美的地铁站〔新加坡的樟宜机场站排名第三〕。
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下榻的酒店附近的地铁站 - 美丽岛站。
它的穹顶大厅室内屋顶,以4500片的彩色玻璃拼接构成,图案五彩缤纷,很吸引游客的眼球。
乘高雄地铁是一种享受,因为一般而言,并不拥挤,几乎每次都有座位坐。
车廂内不时传来车长的广播,呼吁让位给〝老弱妇孺〞。
七月的高雄,天气酷热,白天的气温,摄氏三十四度〔台北三十七度!〕。
只要踏出户外一步,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的热空气和强烈的阳光,不一会工夫便汗流浃背。
最要命的是,高雄的景点和购物中心,都不与地铁站连接。
所以,我们每天〝光鲜亮丽〞出去,总是〝蓬首垢面〞回来。
来高雄当然不能错过逛夜市。
在我们住的旅店同一条马路的另一端,就是高雄著名的六合夜市。
每晚夜市灯火明亮,游人如鲫,各种台湾小吃:臭豆腐、蠔煎、烤香腸、澛猪脚、蚵仔面线、虱目鱼羹。。。让你〝垂涎三尺〞,〝食指大动〞。
人群中最明显的是,中国旅客多了,他们似乎很受小贩们的欢迎。
高雄的爱河也是不容错过的。
由於天气实在热,我们便选在晚上去。
从地铁站出来,走了一段颇长的直行路〔约二十多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夜晚的爱河,在对岸建筑物的灯火点缀之下,显得妩媚动人。
行人道上,情人双双两两,也有一家大小,前来欣赏夜景的。
有一艘游艇驶过,泛起条条浪花,很快地它渐行渐远,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可能是天气热的关系,游人并不多,摆摊的小贩只有几摊,没什么生意做。
很多人都躲进附近的高雄电影图书馆,我们也一样,进来吹吹冷气。
图书馆有三层楼高,每天开放到晚上十点。许多人在看书,也有一些在观看录像电影。
我们在网上悉知,高雄有一个台湾美文化馆,正在举行百年电影文物展。
谁知我们按照网上提供的讯息,怎么找也找不到它,问路人又没人知晓,只好〝无功而返〞。
不甘心,第二天乘去诚品书店,翻看台湾旅游书,终於找到了完整的地址,原来就在我们前一天来过的高雄医学院对面的戏院广场七楼。
幸好没错过,馆内展出的几台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和古董剪接机与剪接台,都是难得一见的。
还有绝版的经典海报、电影剧照、明星照片和杂志。
当然不忘介绍高雄老戏院的电影历史。
展览最大的亮点是一台1866年的影片幻灯机,它比由法国的盧米埃兄弟在1895年发明的电影放映机还早了约三十年呢!
可惜我们来时看不到它,只看到镶在镜框里的幻灯片,和一张张放大了的圆形幻灯投影片,也算聊以自慰了。
走啊走的,肚子饿了,到哪里找吃呢?在凹子底地铁站外公园不远处,我们找到了一间颇具特色的餐馆。
餐馆的名字叫「新台湾之原味」,一踏入餐馆内,就有一種时光倒置的錯觉,里面的裝潢充滿浓浓的复古味道,都是一些阿公、阿嬤那个年代才有的东西啊!有台湾古早的杂货店、药材名和理发店,〝原型呈现〞,还有老旧的邮筒、时钟、杂细〔货〕车、三轮车和各种儿童玩具、故事书、一架1945年的电影放映机,与许许多多的电影海报,等等,让你一次看个夠。
这些摆设品都是公开给顾客参观的,要拍照留念,〝请君自便〞。
餐馆的食物也不赖,我们一共来了两回,其中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有两道菜,一是鱼干炒山苏,汤汁甜,山苏〔一种野菜〕脆,配饭吃,恰到好处。另一道是猪皮冻,色味俱全,沾点特制的浆汁,入口冰冰的、滑滑的、甜甜的,味蕾被征服得服服贴贴。
这次到高雄游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去参观「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入场票每人台币220元,折合新元约十元。
我们买的票是主办当局与高雄捷运共同促销的,每张台币299元,含一日的地铁票〔台币210元一张〕,所以,我们实际只付不到台币一百元〔套一句通俗话:便宜到笑!〕
我们选择早上去,谁知馆内已挤满人,其中有不少小学生〔现在正值学校假期〕,由老师带领来参观。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巨幅画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开封及汴河两岸繁华热闹的景象。
我和太太在馆内,从一端走到另一端,来回不知看了多少回,只觉得人潮渐渐少了,原来许多小学生参观完离开了。
这次在高雄展出的长卷为110公尺、六公尺高的巨大螢幕,是原画的30倍。
螢幕前方由摄影机投映,形成了一条水光粼粼的河道。
我们就好像隔河观景,看画中的人物、舟、车、马,都「动」了起来。
一时间,我们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的中国京城,与当时的人共同享受和参与节日的欢愉与庆祝,这种感觉非常微妙。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2-7-23 22: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