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忙,好久沒來,呵呵,大家的討論如此激烈啊。
我是新移民(還是中國護照),但我不敢代表任何人,只是一點私見,
愚意覺得大家的討論有點失焦了。甚至包括劉議員(我對反對黨在新加坡政壇的作用一直持積極肯定態度,有他們的鞭子時時抽打,新加坡只會更好)。
我們過去一直在爭論的是增加移民問題到底應該不應該,是不是對的。
但問題是,我們沒有將整個問題細化。
我因為過去上班近(每天上班坐車不十幾分鐘,走路大概也就是二十來分鐘),所以沒有感到公共交通的壓力。上周偶然帶女兒去市中心玩,夜里十點四十分坐MRT,結果還是人擠人,當時就頗為震驚。
雖然我自己有房子,但在過去的幾年里,還是知道房價的飛漲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了。
所以這些切身體會,讓我比以前更加理解了為什么會有很多本地人反對移民(或者說反對過快過多的移民)。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都不是我們理想的抽象的物,而是一個具體化的概念或東西。
以移民政策為例。即使在經濟上,或者人口上,新加坡的未來離開了移民就要衰亡或者更嚴重一點,亡國(只是假設,其實這個社會未來的規劃,誰也不知真正的禍福),但如果現在移民已經給某一些人(其實主要還是下層民眾)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問題,則這些個體“依然有權力加以反對”。
什么是國家?國家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些活生生的個體組成的。
什么是現代化的人?就是那些有自己意見,并敢于加以表達的個體。而引進更多的人口,雖然目前白皮書的計劃,還是引進工人,并非是增加大量PR和公民,但這些人的到來,還是會對“底層藍領”的生活與工作造成沖擊。
所以有這些人(人數不是很多,大概不超過五千人吧)站出來,為自己的利益呼喊,這也是在為這“沉默的一群人”呼喊。在此,我對芳林公園的那些年輕人表示敬意。
雖然,作為一個理性的人,如果我是政府機器的一部分,請恕我直言,我在心中其實是同意繼續增加一定的勞動人口來滿足空缺(對下層長遠也有好處,并非只是為了富人計),但我會將這些人的訴求來當作一個“重要的因素”加以考慮,并且會因為他們而改變自己的立場。
我們過去一直強調,一個族群為了整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應該犧牲自己的局部利益。
但我們也可以同樣反過來說,當底層藍領受到傷害時,這個國家,也有義務為他們放慢腳步!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感受,不求共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