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新加坡人的母语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96
1/1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新加坡人的母语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3-8-23 10: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加坡人的母语
今天早报发表了周清海20几年前的讲稿,题为"英语可能成为新加坡人的母语吗?"。
其中提到:"如果到了我们年轻的一代,都认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时,那就是我们双语教育的失败。"
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政府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我想政府不会眼看这个政策失败。
从周清海先生的观点来看,如果学生不能用母语来进行日常社交和文化讨论,就是双语教育失败的现象表露。关键是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华人对华语和它所代表的文化具有认同感,觉得学习华语讲华语是天公地道的,觉得掌握双语是光荣的。
我们必须让华人感到放弃华语是可惜的。更上一层楼,我们也要让新一代华人觉得放弃华文是可惜的。
只有这样做,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才会持续成功。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无奈
禁止发言
UID 112909
精华 0
积分 2577
帖子 1242
威望 124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2-5-30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3-8-23 11:25
资料
短消息
华人放弃华文华语岂止可惜,还分外可耻呢!
作者对这课题的疑虑应该是存在的,若果我们的后代一直不看好母语,国家的双语教育又告失败之余,难免会落得像菲律宾那种异状社会。
[
本帖最后由 无奈 于 2013-8-23 11:30 编辑
]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3-8-23 11: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英语为母语
有人指出,这里有网友已经认定英语为新加坡现在母语。我想,说这话的人是从现象层次看议题,只要他不鼓吹英语成为母语就好。
双语教育政策支持多元种族社会理念,在这个理念下,新加坡才不会走向西化极端。
看到社会走向错误方向,政府与民众应该是纠正,而不是纵容吧。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3-8-23 11: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丹的双语
不丹的教育制度中,英语是重要教学媒介,可是他们对母语与本土文化认同的执着,令人刮目相看。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3-8-23 11: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 无奈 的帖子
所以,现在的政府要有维护双语教育,并使之成功的决心。世界目前趋向双语与多语社会环境,务实的政府不可能看不到。
上一代的双语政策可能是加强英文英文的行政与经济地位,时空转变,下一代的双语政策必须是巩固母文母语作为风俗文化传承的作用。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kitan89
禁止访问
UID 113633
精华
2
积分 20561
帖子 9209
威望 11344 点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2-22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3-8-23 11:59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 运开 的帖子
Quote:"从周清海先生的观点来看,如果学生不能用母语来进行日常社交和文化讨论,就是双语教育失败的现象表露。"
如果这是检验标准的话,双语教育早就失败了,只是执政者不承认罢了!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奖励提供给努力学习者!不过,我看在10~20年就会改观,为啥?因为在10~20年后,中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超越美国后(李光耀语言),会有很多人懂得中文,也用汉语交谈。新加坡人如果不会中文,那经济上就比别人落后了!这是新加坡人的软肋,经济上比人落后,就是新加坡灭亡之时!执政者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到时就自然有奖励出台了。
kitan89
禁止访问
UID 113633
精华
2
积分 20561
帖子 9209
威望 11344 点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2-22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3-8-23 12:01
资料
短消息
续 #6 kitan89 的帖子
“(李光耀语言)”,应改为“预言”。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3-8-23 12: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 kitan89 的帖子
同感。中国的崛起是新加坡双语教育得以持续积极推行的一个机遇。所以,我在新加坡华文华语的未来前景,一直持有比较乐观的看法。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顽强生存能力,显示它在华人社会中是不容易消失的,更不是政治强人所能左右的。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3-8-23 13: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新加坡的双语是一主一副,新加坡有意把英语作为国家的主要语言,而且这种趋势并不会改变,所以何来失败?就算中国有朝一日成为国际间的龙头老大。
英语成为主要语言就是新加坡国情的主要生存之道,而第二语言是辅助第一语言让新加坡川流于国际间的同时不会散失自己的种族意识,英语教育能让新加坡人思考种族意识的定位。这也是新加坡的生存之道。
QUOTE:
李光耀忠告受英语教育的家长,如果在家同孩子以英语沟通的话,应该把孩子送到华文根基较强的学前教育中心。相反的,如果家庭用语是华语的家长,就应该把孩子送到英语较强的学前教育中心。
http://news.xin.msn.com/zh/singa ... E6%95%99%E8%82%B2-1
而在一主一副的情况下,确保及巩固母语的地位。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13-8-23 14: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9 mpt 的帖子
个人觉得一主一副的观念要随时代而改变。
英语继续作为行政语言,在多元种族的新加坡,应该已是共识。但作为行政或公共语言,是否应定位为主语或所谓的第一语言地位,我有质疑。就是说是不是所有新加坡人的英语必须达到第一语言的水平,我不认为十分重要。
赖以生存的工作语言必须达到第一语言的水准,却是十分重要的。经常与西方打交道的人英文英语要好,经常与中国打交道的人,中文华语要好,这都是应该不言而喻的吧。
我们的双语教育制度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墨守陈规或墨守成规。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13-8-23 16: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0 运开 的帖子
1)以新加坡的种族状况,英语在可预知的未来,还是主导着新加坡。就算新加坡是马来人或印度人或华人居多的国家,对新加坡最有利的情况,还是以英语为主。这就有别于靠近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和中国。更何况各方移民的涌入,新加坡不可能会是单一的种族国家,只有成为更多元的国家。
2)多数人是否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语文还是个问题。在无法精通两种语文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此而造成两种语文都是半桶水,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掌握自如的语文,可以让我们深入探讨知识学问,通过语言让我们可以完全发挥我们的潜质,达到尽其所用。在我们已知的国家条件下,我们选择了英语为主要语文,全民教育。在这个基础下,各自的语文发展将会随着新加坡的际遇而适应。就如中国的崛起,印度的崛起。新加坡人从而更深入掌握华文和印度文。
3)无论外界的变化如何,新加坡的核心要巩固,我们追求新加坡的凝聚,全民以英语来思考问题,成为我们的中心点。然后,我们以新加坡为中心点扩展到全球各地去。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13-8-23 18:1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1 mpt 的帖子
这里所谈,与精通两种语言没有关系。说的是:我们并不一定要规定英语为第一语言。
你说全民必须以英语来思考问题,这是基于什么原因?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13-8-23 18: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2 运开 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每一种语文都有其背后的思想轴心,它会无形牵引一个人的思考方向和方式。新加坡的两种语文可以中和这种偏向。
新加坡处于亚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国民分裂各朝向语文的宗祖国,除非新加坡不是一个国家。
中文在中国立足,马来文在东南亚大国立足,印度文(其实印度的语文太繁杂)在印度立足,它们有较深的民族情操根源。而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虽然它源自西方,但是它的民族性的向心力却让人觉得大众化。这也可以让新加坡人在多元种族不可避免的差异下,取得共同点。
而目前在这可预知的时代,英语是通向科技的领头羊。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13-8-23 19:0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3 mpt 的帖子
不明白你的思维逻辑:用母文母语会引人朝向语文的宗祖国吗?那么谈什么多元种族社会?
注意:英语英文成为行政共同语言,并不是议题。
议题是,作为行政共同的英文英语一定要在第一语言的水平吗?在多元种族社会中,母语母文不能成为第一言语吗?母文母语在教育制度中成为第一言语对多远种族社会有什么坏处?
周清海博士的看法,母文母语必须是文化传承语言,本来就是新加坡双语政策的目标。他要求族人对母语母文摇认同,我想并不过分。
[
本帖最后由 运开 于 2013-8-23 19:07 编辑
]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13-8-23 19: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4 运开 的帖子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等于过去的华校?马来学校?印度学校?各自为政吗?那么,不就各自形成母语的圈子?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13-8-23 19:19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 运开 的帖子
新加坡共和国的国歌 - 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新加坡坡》的曲者创作者朱比赛((Zubir Said)于1907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是米南佳保人(Minangkabau)
這個族群米南佳保人(也稱為 米南人 Minang 或 巴東人 Padang)是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高地的原住民。他们世代的母语都讲米南佳保语/Minangkabau language (autonym: Baso Minang(kabau))。
从标准马来语或标准印尼语来说,米南佳保语是一种马来方言。
当朱比赛((Zubir Said)在新加坡因创作国歌而拿表扬时,他把他父亲从印尼请来新加坡观礼,而且还需要请一朋友为他父亲做马来语翻译成米南佳保语给父亲听,因为虽然在会礼上有用标准马来语,但他父亲听不懂标准马来语。
Baso Minangkabau: Ba'a kaba?
Indonesian/Malay: Apa kabar? or Bagaimana kabar anda?
English: How are you?.
Baso Minangkabau: Lai elok-elok se nyo. Sanak ba'a?
Indonesian/Malay: Saya baik-baik saja. Bagaimana dengan anda?
English: I'm very well. How about you?
Baso Minangkabau: Sia namo sanak?
Indonesian/Malay: Siapa nama anda?
English: What is your name?.
这就是证明其实在我国不是全部马来人的真正母语是标准马来话,他们一些家族其实有人家自己的方言为母语的。(人家的母语也可以用拼音文字写出来的)
所以在学校所教的四大官方通用语,只是粗放型的一刀切的假设母语,不是每个家族的真正母语,这不论在法律上或科学上的无法成立的假设而已。
在近代双语政策下,很多国民已经从拥有双语演化成拥有双母语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而英语成了他们在双母语的其中之一,也是很自然的演化,
若不信你到街坊的幼儿班去看看,人家两三四岁的不同种族的孩子用英语沟通,用英语和父母亲,祖父母亲,女佣,等沟通,他们跌倒哭诉或害怕时也是用英语的。。
当然,他们可以有另一个母语,可以是马来语,各种马来方言,淡米尔语或其他印度方言,标准汉语或各种汉语方言,标准英语或其他欧洲语或欧洲方言,标准日语或日语方言,标准韩语或各种韩语方言,等等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8-23 19:34 编辑
]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7
发表于 2013-8-23 19: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5 mpt 的帖子
并没有人提议回到过去学校各自为政的状态。其实,在目前的形势下,回到过去学校各自为政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8
发表于 2013-8-23 19: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7 运开 的帖子
所以,英语就是第一语文,母语不能放弃。
什么重要?全民凝聚团结造就我们的国家。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9
发表于 2013-8-23 19:3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6 楚越 的帖子
新加坡会不会出现双母语的环境,倒是个有趣的议题。
但是,如果出现的是单母语,而这个单母语是英语,那就会是个大问题,周博士认为是双语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是新加坡走向西化的极端。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20
发表于 2013-8-23 19:3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8 mpt 的帖子
为什么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就一定规定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地位?只有在英语成为第一语言的情况下才能团结全民吗?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196
1/1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1-3-7 13:30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78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