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4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龙应台:文化是什么?

2005年10月19日08:41
冬夜凌晨3时,台北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1999年9月,第一次以官员身份踏进台北市议会,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质询期,每天坐在议会里四五个小时接受议员轮番问政。议员发言多半用一种怒吼咆哮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大音量,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我总是在半晕眩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批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长原是台大教授,他说他的症状是胃绞痛,呕吐。

  到了12月底,事情变得迫切了,因为预算必须完成“三读”通过,1月份开始的政务才能执行。咆哮了四个月的议会为了要表现“戮力为公”,很戏剧化地总是拖到12月的最后一两天再以“通宵不寐”的方式审查预算,从下午两点开始连审24小时或48小时。在这个过程中,52个议员可以分批轮流上阵,回去小睡一场或者吃个酒席再回来,每个局处的首长官员却得寸步不离地彻夜死守。

  我坐在大厅一隅,看着窗外冬夜的雨湿湿地打在玻璃窗上,嘁嘁作响,觉得全身彻骨的寒意。

  就在这样的一个阴冷寒湿、焦灼不安,而且荒谬透顶的凌晨3点钟,我突然发现“龙应台局长”被唤上了质询台,为台北市的文化预算辩护。一个议员,刚从外面进来,似乎喝了点酒,满脸红通通的,大声说,“局长,你说吧,什么叫做文化?”

  对着空荡荡的议事大厅,冬夜的凌晨3点,台北市文化局长说: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

  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那微醺的议员事后告诉我,他以为我会谈音乐厅和美术馆,以为我会拿出艰深的学术定义。

  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4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粉墙下一株蔷薇

  凌晨3时的议会其实不容许我把话说得透彻;否则,我想我会慢条斯理地继续说: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他可以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4 16: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

  15岁那年,我们从台湾中部苗栗的农村搬到高雄海边的渔村。第一次进入渔村,惊诧极了:怎么跟农村那么不一样?

  如果说农村是宁静的一抹黛绿,那么渔村就是热闹的金粉。原来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神,每一位神都有生日,每一个生日都要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地庆祝。渔村的街道突然变成翻滚流动的彩带,神舆在人声鼎沸中光荣出巡。要辨识渔村的季节吗?不必看潮水的涨落或树叶的枯荣,只要数着诸神的生日,时岁流年便历历在前。庙前广场有连夜的戏曲,海滩水上有焚烧的王船,生活里有严格遵守的禁忌,人们的心里有信仰和寄托。在农人眼中,渔人简直“迷信”极了。而15岁的我,就这样开始了“人类文化学”的启蒙课:农村文化和渔村文化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背面,有原因。渔人生活在动荡的大海上,生命的风险很高,未知数很多。尤其在长达38年的“戒严”时代里,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台湾政府甚至不准许渔民拥有基本的现代海上通讯设备,怕渔民“通匪”;于是风暴一来,救援的能力很低。夜里摸黑上船“讨海”的年轻父亲,并不知道自己清晨是否一定会回来看见家里还在温暖被子里的幼儿。所谓“迷信”,不过是在无可奈何中面对茫茫世界的一种自救方式,为无法理解的宇宙寻找一个能安慰自己的一套密码检索。

  所以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农民不吃牛肉,因为对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兽而是一个事业合伙人。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鱼,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险。

  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文化还有另一个层次的意义。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4 16: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文化决定社会发展

  同样是祭鬼酬神,为什么有的留在“迷信”的层次,有的却从酬神的野台戏中提炼出伟大的戏剧,从土砌的庙宇教堂中发展出精致的建筑美学,从祭祀的仪式里观悟出舞蹈和音乐的艺术,而祈祷经文的念诵转化出隽永的文学、深刻的哲学?

  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自觉的程度,以及他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反思,而试图表达,在自觉和表达之间所激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强弱,就造成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间就越大。在这一个灵魂探索的过程里,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

  从这一个层次上来谈,文化是一种特别的品质,它可能高度发展也可能严重萎缩。有些社会结构适合文化的发展而有些结构会造成文化的停滞。连年战争屠杀或是长期的独裁暴政对文化所可能带来的伤害,历史里有太多明显的例证。龚自珍所看见的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就是一个因为集权控制思想到极致,整体国民创造力被侏儒化到了连盗贼都没有创意的地步。而即使在太平的日子里,不同社会结构里人们在文化艺术里渗透的程度也不同。在这样一个语境里,我们可能做价值的评比,认为某些文化丰富多元,某些则呆滞而单调,某些文化充满活泼的创造力正走向高峰,某些文化停留在一个静态水平或者正从繁华丰盛走向一潭死水。我们也可能说,某一个历史朝代是文化盛世而另一个朝代是文化的荒原。

  是因为文化可能蓬勃发展也可能呆滞停顿,人的自觉的水平和努力的程度,对于文化的发展确实会造成不同,所以我们才会去强调文化多么重要,但是,文化“呆滞停顿”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一定要“蓬勃发展”的文化呢?文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也就是说,文化究竟是真的重要,或者它其实只是政治人物的美容术语,文化人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说出科学、经济、医学、科技为什么重要,我们是否也能用同样干净利落、逻辑清朗的语言说出,文化为什么重要?

  20世纪初,韦伯曾经用基督教文化里的价值观来解释为什么许多基督教国家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以韦伯的理论为基础,哈瑞森、福山、亨廷顿、普特南、英格哈特等等研究现代化的学者都不断提出论证,认为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是一个关键元素。

  英格哈特所主持的“世界价值观调查”,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上愈重视个人自主和多元开放的地区,经济力愈强大;愈强调集体意识、国家或宗族权力的地区,愈是穷困。文化价值观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是的,文化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自由市场能否接轨、全球化的竞争能否适应、政府管治的清廉与否、公民意识的建立有无等等。有些文化很轻易就过关,有些却长期陷在传统历史的制约泥沼中,无能自拔。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4 16: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顶部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234563
帖子 115293
威望 11610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01: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4 mpt 的帖子



QUOTE:
有些文化很轻易就过关,有些却长期陷在传统历史的制约泥沼中,无能自拔。

文章的结尾其实正是龙应台她所面临的困境。

龙应台这个戴着文化人的假面具、可是却甘心受反对党民进党在所谓“国会”受辱而担任所谓“文化部长”、假借外省人身份在搞“台独”、骗了很多不明原因的华文媒体和中国读者,而她实际上和马英九一样是另一个会讲英文的台独陈水扁。(因为陈水扁没有去美国读书)

李敖大师对于龙应台这种种虚伪的行径是深恶痛绝。在他的《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中有很多精彩的批评。

书中第29页:“龙应台太特殊了,她不像李登辉、陈水扁那样在政坛上狗屁倒灶,她在文化思想上乾坤挪移,祸害是另一型的。龙应台侈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其实,对[一九四九]呈现的真正问题、核心问题,她根本不敢碰。她碰的,大多是她自己刻画出来的“现象”,还谈不上问题。更糟糕的是,她只谈“现象”,不谈“原因”,因此“现象”引发了盲目的同感与同情,真相从此弄混了、是非也被颠倒了。龙应台的根本毛病就在这里,她的祸害也在这里。”

第113页:“龙应台比国民党还国民党”

“龙应台尤其见首不见人。试看[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她的主轴就是“逃亡有理,祸国无罪”,不但有理无罪,还要我们向“失败者”致敬呢。这种不要脸的主轴,今天国民党都没脸这么说了,但由龙应台将‘大道理’发扬光大,这不正是比国民党还国民党吗?”

第32页:“龙应台是个文笔通畅取头脑不清的人。再说一遍,她的文章,是‘用一张银纸,包了一颗臭皮蛋’。结果呢,怎么包都是徒劳无功。”

“龙应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龙应台的另一个根本毛病,在她没资格谈问题却又喜欢谈问。结果书一本一本出、笑话一本一本闹。”

李敖大师对龙应台的批评实在深入和正确,直把龙应台的‘伪善’揭发出来,及时让人认清她的正面目。
顶部
林叔献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05: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我喜欢看龙应台写的文章:有深度、有品位、有思想、有感情、立场鲜明。

喜欢她对文化的描述。
顶部
东方情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3468
精华 18
积分 11582
帖子 5589
威望 597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0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台湾的大学很多,上大学的人也很多,但大学毕业后,许多人没有相应的高薪工作。相反,新加坡大学数量少,但质量高,同时有很多理工学院、工艺学院等。

台湾追求不实际的有缺陷的文化,新加坡则十分务实。
顶部
古长龙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3040
精华 2
积分 14177
帖子 6907
威望 7041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2-7-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09: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任何文化的根本, 离不开 骨气, 正义,公理, 公平。 如果抛弃其中之一, 都是跛脚的畸形文化,而不可称之为值得推崇和尊敬的文化。


以前听过一派邪说: 大陆要是被日本人全占领 统治到现在, 中国的发展 不会比四小龙差。 这是 何等的混账话, 何等的没有骨气!

无独有偶, 李登辉公然说 (原话大意) 我做过日本民 做过台湾人, 就是没做过中国人。  这样的人 居然爬上了总统高位!

[ 本帖最后由 古长龙 于 2013-10-15 09:21 编辑 ]
顶部
林叔献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0: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9 古长龙 的帖子

喜欢李登辉也好,不喜欢他也罢;认同他的政治立场也好,不认同也罢;他的总统高位是由台湾选民选上来的。 到目前为止,他的总统选举的得票率还是最高的;当今台湾政坛也还没有一位想参加台湾选举的人士敢公开同他对着干。

[ 本帖最后由 林叔献 于 2013-10-15 17:28 编辑 ]
顶部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234563
帖子 115293
威望 11610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9 古长龙 的帖子



QUOTE:
无独有偶, 李登辉公然说 (原话大意) 我做过日本民 做过台湾人, 就是没做过中国人。 这样的人 居然爬上了总统高位!

李敖大师对于龙应台这种种虚伪的媚日是深恶痛绝。

在他的《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第78页:“龙应台做台北市文化局长时,出来捧媚日大汉奸外,她自己呢?她的马英九市长呢?这对宝贝,一个台北市长、一个台北市文化局长,他们一起去见日本排华大将石原慎太郎那次,可丢了不少人呢。”

第82页:“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的资深教授潘毓刚,他是全美华人协会的领袖,看不过去了。。。:马英九之流会见石原慎太郎,不但有损个人人格,还有损中华民族形象!对石原这类丧尽天良、不知悔改的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竟和他谈友谊、谈人道、谈交流,还要接待他,岂不显得我们的民族太没气节、骨气?更无耻的是龙应台还把她的著作送给石原,把书中批评李登辉的部分勾画出来,以为这样就可以掩盖她怕丢官(不敢不会见李登辉邀请的‘嘉宾’)和想借机会出锋头的伪君子无耻行为。。。。。。。。她还说与石原会谈只谈文化和人道援助台湾地震而不谈政治。作为台北市[政府]部门的[文化局长],竞不知她掌管的文化和政治是分不开的?她不是无知得没资格当文化局长,就是无耻得故意混淆视听,以掩饰她与没有人道的混蛋谈人道、谈文化
交流的无耻行为!”

李敖大师对于龙应台的批评是一针见血,这让我们认清了龙应台在中华文化圈中伪善的一面,今后,对于我们阅读她的文章的同时要多加警惕,以免被她的“台独”、“亲美”、“媚日”的思想所蒙骗。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0:54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其实从语言逻辑来说, 文明(cilivization)比文化(culture)更重要,更高级。。

因为所谓比文化(culture)只是一群动物群体的特有生活方式,没有高低对错之分的,只是各动物群体在演化中对事物的独特喜爱和厌恶而已,连低等的昆虫也有自己的文化,动物求爱和交配时也有它们的不同文化(insects & animal’s culture),野蛮的未来化的是食人族,他们食人肉,乱伦,非理性,吃狗肉,不爱卫生,喜欢肮脏臭味,等也是这人群的一种文化。

但是文明(cilivization)却是只有人类才有灵性产物,人类在古代有古文明,在中世纪有中世纪文明,在现代有现代文明。是有高低的进步演化之分的.

新加坡是属于现代文明的国度,理性法制,公民社会,民主社会议会,宪法精神,道德底线高,科学的现代管理学,种族和谐的共存和自律,都是这现代文明的体现,所以也能够在做这些现代文明的传播和教育发给其他的亚洲各第三世界国家。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0-15 10:58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1:00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9 古长龙 的帖子



QUOTE:
任何文化的根本, 离不开 骨气, 正义,公理, 公平。 如果抛弃其中之一, 都是跛脚的畸形文化,而不可称之为值得推崇和尊敬的文化。

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性的,您可能也要对照联合国文教组织在文化上的科学定义才说。。野蛮的未来化的是食人族,他们食人肉,乱伦,非理性,吃狗肉,不爱卫生,喜欢肮脏臭味,等也是这人群的一种文化。

若说现代文明,那当今在联合国认同的普世的价值就是当今现代文人类文化的最低底线了。。

自古到今各大宗教和哲学都同样是在推崇这些人类的优良圣性, 只是在现实上他们心口行不能一至,
因为私心所故,有内外之分,对他人(家族和群体)不能宽容,对自己(家族和群体)不能自律,颠倒成对自己(家族和群体)宽容,而对他人(家族和群体)苛刻,这就是社会不公的源头。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0-15 11:15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1:18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7 林叔献 的帖子

台湾社会的文化源头只是单一的古华夏文化的延伸,但是他们现代文明的源头是来自美国和日本。这需要分别清楚。

自孙文从美国和日本那儿拿回民主制和其他现代文明的事物等讲起。。他们不是在保留古华夏文化,而是在从美日那儿的现代文明来改造这古华夏文明,使这古华夏文明能在新的现代文明中生存延续下去。。而不会被历史淘汰。。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0-15 11:22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1:29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9 古长龙 的帖子



QUOTE:
无独有偶, 李登辉公然说 (原话大意) 我做过日本民 做过台湾人, 就是没做过中国人。  这样的人 居然爬上了总统高位!

可能他是在说,他以前确实当过日本公民,当今当台湾民国版的中华国族公民,却没有当过中国大陆版的中华国族公民,

这在语言逻辑上还算合理。。但是也容易给他人恶意减漏而歪曲吧。。
顶部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234563
帖子 115293
威望 11610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QUOTE: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李敖大师在他的《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第334页:“龙应台从1984年出道以来,至今26年了,她的作为,。。大体来说,可分为三阶段。她刚出道的时候,<野火集>阶段,本来只是‘为什么不生气但别生国民党的气’阶段。她坐计程车,司机因跳过马路上的大坑,大骂‘操国民党’。龙应台指摘:‘这司机错了’,‘可以操养工处、操市政府’,但不能‘操国民党“,因为马路上的大坑,‘与国民党完全没有关系’。这种对国民党的开脱论,真令我们大开眼界。国民党是执政党耶、国民党是太上政府耶、养工处长即是大人国民党耶,不‘操国民党’,‘操’谁啊?即使你‘操’到养工处、市政府,坐在那儿的公务员的‘欧卡曾’(黑屁股)也是国民党正字商标耶。龙应台如此解救国民党的‘欧卡曾’,真是操海奇闻。。。。。。以上所说,是第一阶段,可叫‘文学侍从保卫老K阶段’。”

”接着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龙应台,已暴露了文化在我、文明在我的本质。整体的印象是,不但‘文化台独’、并且‘祖述汉奸’、她大捧特捧李春生这些亲日货色,实开自己又美式又德式奸情的先河。,<请用文明先说服我>,但她的‘文明’基调,是充满奸情,你无从说服她。这一阶段的龙应台,主轴在拈出[文化台独]渗进汉奸思路,攻击中国不文明,但她只子不提日本怎样残暴东方、德国怎样残暴西方、美国怎样残暴世界四方,不提残暴的文化可以说服谁。这是第二阶段,可叫[文化汉奸贬低中国阶段]。”

" 最后第三阶段,把‘残山剩水’当‘大江大海’来颠倒是非、错乱历史。”

这就是龙应台的所谓“文化”、“文明”的真实面目。


[ 本帖最后由 wengkinchan 于 2013-10-15 12:03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2:33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6 wengkinchan 的帖子

但是我们以前到台湾就知道,他们还是属于在内战时期,随时备战的状态,所以社会的基础设施很简陋,屋子很难看,我们当然不能用欧美在二战后的优良社会基础设施与台韩朝中等在内战状态的地方做比较。。在战争状态本来就不是文明的东西。

而且很多在台湾的老兵是在读书时期被当抓壮丁时强硬的带到台湾的,他们是满腔埋怨的,而且当时的军阀时期就如三毛漫画的军阀那样霸道,是有抢拿当地人的财物土地的,乱杀百姓。。这些不文明的事也是事实。不管那是自己古华夏或日本或西方等那儿学来的。都是属于恶的东西。这我们要公平的讲。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7: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东方情 于 2013-10-15 08:55 发表
台湾的大学很多,上大学的人也很多,但大学毕业后,许多人没有相应的高薪工作。相反,新加坡大学数量少,但质量高,同时有很多理工学院、工艺学院等。

台湾追求不实际的有缺陷的文化,新加坡则十分务实。

龙应台好像从来没有批评过台湾的文化,我不知道她对乱的现象的文化见解是什么,好像她曾表示赞赏。而且她好像欣赏绝对自由民主,可是她却没有剖析绝对自由民主里的矛盾。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7: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7 林叔献 的帖子

我也喜欢她描述的文化意义。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0-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2 楚越 的帖子

是的,文化只是个统称,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从龙应台的文章看来,她推崇的文化是建立在品位、道德、智能的基础上。所以应该是文明的文化。

文中提到 “政策决定生活品质”,这点,新加坡的文化政策就打下了基础。新加坡在开元时,就塑造而逐步彰显了。新加坡少走了许多冤枉路。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5 02:44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377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