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从教育压力随兴说起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26
1/7
1
2
3
4
5
6
7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从教育压力随兴说起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3-10-19 2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从教育压力随兴说起
网友帖上来的转帖内容中提到,在中新两地学习的学生方德浩,说:[在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这是不是间接告诉我们,在新加坡,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还是较小的?那为什么说新加坡的学生承受不了?还是归处于因为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划分,所以,自己为了把孩子挤在前头,倍感压力,从而怪罪政策?
如果了解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应该会明白,总体来说,国家的教育是为不同的学生而准备,让学生在学习生涯过程中,以他们的程度进度得到相对适合的学习环境。有些学生学习速度很快,可以学习得更广更深,国家是不是应该更好的启发他们?让他们得到发挥?这是不是国家应该为他们做的事情?还是说,为了安抚能力不及他们的孩子,而必须牺牲他们的学习的机会?对于学习能力较慢的孩子,国家也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慢慢消化知识,不至于放弃,不是更有效益吗?这反而是让学生减压,减去能力上办不到的压力。 而家长呢?家长怎样想?家长是不是赋予了它光不光荣的意义?从而给自己和孩子更大的压力?认为这就是教育造成的巨大压力?
其实,国家是由不同的人组成,各有所长。有感国家重视每一个孩子,从高才教育到工艺教育,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成长学习,各尽所长,做出属于他们的成就。学生认为自己办得到了,有用武之地,能发挥所长,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想,我们督促鼓励孩子努力,是为孩子能够尽其所能,同时预防孩子试图蹉跎岁月,而不是为了做超负荷的事情。扛不起的,为何要透支?可以做得到的,为何学生要逃避责任而归处于压力太大?说到底,错在别人。
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善用政策。不同时期的孩子又有不同的表现,而这些政策并不会因此阻碍学生的发展需要,随时转换跑道,都是为了让孩子各得其宜。坦白说,也没有所谓完美的制度,因为人是千百万种的,事态的变化也是千百万种,矛盾也是随时存在的。当我们要达到一定的成就时,有什么是完全没有压力的呢?没有压力的事,就是做一些低于自己能力的事情,叫做轻而易举的事,这样就不要期望进步。那么什么是我们愿意承担的压力呢?是不是就是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最高范围又能满足自己意向的事情?
古长龙
超白金会员
UID 113040
精华
2
积分 14177
帖子 6907
威望 7041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2-7-14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3-10-19 2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个人的成长体会是: 知识学多了 没多少好处, 能掌握基本 普通的知识就 可以做一个普通的人了。 个个都做 比尔盖子, 不可能, 也无必要。。。。。。
东方情
超白金会员
UID 33468
精华
18
积分 11582
帖子 5589
威望 597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3-10-20 06: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通常是中国学生有能力逃避压力的,就出国。有中国学生来新加坡(相对便宜),还是跟不上的,就去澳洲或加美。去西方国家,表面上是提升,实际上是教育水平的下降。
东方情
超白金会员
UID 33468
精华
18
积分 11582
帖子 5589
威望 597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3-10-20 06: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 古长龙 的帖子
新加坡提供了完善的各个层次的教育。可惜,很多普通人不愿意学普通人的课程,而要学精英的课程,所以,压力就大了。
在新加坡学不了精英课程的,去西方却可以。而且西方的文凭还金光闪闪的。所以,大家都称赞西方的教育制度好。
但最终是要看工作中的本事,而不是看文凭的金光。而且将来,西方的金光会慢慢暗淡下去。
大傻
禁止发言
UID 99958
精华 0
积分 15514
帖子 7616
威望 7828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6-20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3-10-20 08:44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古长龙
于 2013-10-19 21:59 发表
我个人的成长体会是: 知识学多了 没多少好处, 能掌握基本 普通的知识就 可以做一个普通的人了。 个个都做 比尔盖子, 不可能, 也无必要。。。。。。
或许大家都向一个方向前进~读书才有出路!
那也对。
但做不到呢!
走另一条路吧!
好多孩子,大学毕业了,
所从事的工作与他所读的科目完全不相干!
大傻
禁止发言
UID 99958
精华 0
积分 15514
帖子 7616
威望 7828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6-20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3-10-20 09:06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大傻
于 2013-10-20 08:44 发表
或许大家都向一个方向前进~读书才有出路!
那也对。
但做不到呢!
走另一条路吧!
好多孩子,大学毕业了,
所从事的工作与他所读的科目完全不相干!
一朋友孩子,会计系毕业,工作多年,
时常忙得连睡觉都得牺牲,于是,他转换跑道了。
他到渔场去当学徒,渔场连年亏损,一年后,老板要把渔场关闭。
他去研究个中原因,并向有关当局申请援助金。
最后,渔场养出的鱼,比过去大一倍有余,
鱼场起死回生,老板升他当了渔场的总管。
林叔献
中级会员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3-10-20 09: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东方情
于 2013-10-20 06:09 发表
新加坡提供了完善的各个层次的教育。可惜,很多普通人不愿意学普通人的课程,而要学精英的课程,所以,压力就大了。
在新加坡学不了精英课程的,去西方却可以。而且西方的文凭还金光闪闪的。所以,大家都称赞 ...
西方的教育制度是好,但是说西方的文凭还金光闪闪的,就不一定。新加坡的企业最喜欢聘请的是本地大学和理工毕业的。除了几间名牌的著名的外国大学外,企业管理层都普遍会认为到外国留学的大部分是进不了本地大学,才挑第二选择:出国。本地毕业的理工和大学生,找工作完全没问题,一直是职场的皎皎者。
[
本帖最后由 林叔献 于 2013-10-20 10:24 编辑
]
林叔献
中级会员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3-10-20 0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大傻
于 2013-10-20 08:44 发表
好多孩子,大学毕业了,
所从事的工作与他所读的科目完全不相干!
这是正常的,也说明教育的成功:不完全是为了教专业知识,也教导对企业的总体认识。
有些大学的专业区分非常的细;如:农业机械。新加坡的大学就比较没分的这么细,就是:机械工程。
[
本帖最后由 林叔献 于 2013-10-20 10:20 编辑
]
林叔献
中级会员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3-10-20 09: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中小学生的压力主要都是来自家庭。由于独生子政策,使中国的学生的压力就更大。每个孩子被最少是6个,甚至可以高达14个大人围绕。
林叔献
中级会员
UID 113757
精华
4
积分 1794
帖子 847
威望 9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2-23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13-10-20 10: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家庭的教育是否成功和有偏差,是要从结果来分析。就是以学生在下一个学习阶段和为职场做的准备是否足够来分析。更长远的结果是对社会的贡献。这就是这几年来学术界对教育评估的Outcome base system. 以结果为依据的评估系统。
如:小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升中学而做准备。包括知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体能等的训练和性格、品行、道德观等的培养。如果在中学里,孩子都能应付中学教育的各个要求,基本上小学教育是成功的。而中学教育是为了理工和大学教育准备。理工和大学是为了职场需求准备的。当然,教育的整体不会忘了总理那天说的;灌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共勉!
[
本帖最后由 林叔献 于 2013-10-20 10:23 编辑
]
东方情
超白金会员
UID 33468
精华
18
积分 11582
帖子 5589
威望 597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13-10-21 08: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 林叔献 的帖子
新加坡的大学参与西方大学的排名,名次还不错,超过很多西方大学。中国的大学排名就没有那么好。我刚来新加坡时,我在中国的学位能被承认,已经觉得很开心了。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13-10-21 1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在谈孩子的压力前,是否也应先谈一下为人父母的压力?
每次我要孩子温习课本,他都说老师不是按课本教的,他也不知道课本教到哪里,所以我也只能找多点练习题/考卷给他做。
kcchiew
中级会员
UID 3023
精华 0
积分 1286
帖子 640
威望 64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9-7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13-10-21 1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东方情
于 2013-10-20 06:09 发表
新加坡提供了完善的各个层次的教育。可惜,很多普通人不愿意学普通人的课程,而要学精英的课程,所以,压力就大了。
在新加坡学不了精英课程的,去西方却可以。而且西方的文凭还金光闪闪的。所以,大家都称赞 ...
同意。
压力是伴随着精英主义而来的。
各取所需,我们需要精英来领导,同个时候精英也需要普通员工来执行计划;要让可以学习的孩子进精英班, 就得学习承受压力,否则就不能算是精英了。
而那些读书成绩不太好,或不想跟精英制度走的话,可以轻松点过日子,要学习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13-10-21 1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大傻 的帖子
其实,在学校不只是学知识,是全方位锻炼脑力,灵活运用知识,探讨知识,激发脑力的潜能。当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效益。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13-10-21 12: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珊瑚草
于 2013-10-21 10:16 发表
在谈孩子的压力前,是否也应先谈一下为人父母的压力?
每次我要孩子温习课本,他都说老师不是按课本教的,他也不知道课本教到哪里,所以我也只能找多点练习题/考卷给他做。
我个人认为做做练习没有不好,尤其许多能帮助思考的数学题,看了那些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整个算术概念,这些需要视孩子的情况而定。阅读是很好的学习途径,尤其多方的读物,获益良多。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13-10-21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5 mpt 的帖子
问题就是不知道老师到底教了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应有的知识。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7
发表于 2013-10-21 13: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6 珊瑚草 的帖子
哈哈,我想你应该没有压力才对,你的压力是不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也难怪啦,你天天泡在网上,
)如果孩子没有学习问题,不就安了吗?应该你的夫人会清楚些吧。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18
发表于 2013-10-21 1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7 mpt 的帖子
父母关心孩子,自然就会有压力。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19
发表于 2013-10-21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珊瑚草
于 2013-10-21 13:09 发表
父母关心孩子,自然就会有压力。
是的,当我们把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了压力,有了责任就有压力。
华林
高级会员
UID 113745
精华 0
积分 3095
帖子 1539
威望 155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2-20
状态 离线
#20
发表于 2013-10-21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珊瑚草
于 2013-10-21 12:50 发表
问题就是不知道老师到底教了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应有的知识。
小朋友最厉害的那句就是:“我不知道”。
126
1/7
1
2
3
4
5
6
7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5 03:30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1741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