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说说新加坡母语的位置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8 1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说说新加坡母语的位置

其实,学习母语是为了辨认自己,确定自己,让国民更有信心面向全世界。亚洲道德价值观是为了巩固国家核心的团结,让国家更坚固,不会随波逐流。学习母语不是为了突出各族的种族地位,把种族划分得更清楚。而我想新加坡要的应该是一个有凝聚坚韧的完整国家,有能力站在前端闯荡世界的同时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问题是国民在不丢失自己的情况下怎样团结凝聚,国家怎样倾全力保持竞争,在国际间占有一席之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各种族一直纠结在自己母文化的前途,马来族,印度族也放不下,一心希望国家提升自己的传统,各族是不是有了各自思想的方向?新加坡是不是在内耗?国家的一体化在那里?

目前的情况是英语主要是集中精力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探讨知识,创造知识,还有团结国民,走向世界。所以当我们在考虑母语教育的占有率时,我们还得必须考虑,教育是不是应该集中在学生能发挥所长,各得其能,无论身份都做到有用武之地;整体教育集中是否达到探讨知识,创造知识效益;更能充分的分配善用师资的效益;种族融合的最大效益。而不是为了母语教育,让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 国家教育的方针是国家的一体化,我们要考虑成为完整一个国家的整体化。

其实通晓母语文就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钥匙。我们不能用国家的教育来满足个人自己的期望。我们可以自己私下多加增进自己的种族传统文化,无须提升到国家层面,把种族身份传统放大。
顶部
华林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3745
精华 0
积分 3095
帖子 1539
威望 155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2-2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8 18: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mpt 的帖子

应该寄给早报言论版发表
顶部
沈飞扬
禁止发言




UID 101921
精华 30
积分 4249
帖子 1883
威望 2358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7-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01: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哎呀呀,我,学习华文华语,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而学,什么道德啦 价值啦 文化啦 ... 从来没想过 ...

因为,我的父母,让我学华文华语,他们也没想过什么 道德啦 价值啦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想过)

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当然是中文,是广东话(哈哈哈哈),我跟本不知道那是‘母语’‘非母语’的,我跟本不知道我学来是

QUOTE:
辨认自己,确定自己,

还是

QUOTE:
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探讨知识,

学习母语,本身并不是一项选项,也不是为了任何一种目的而学 ...

我想,我在小学,中学的时候,不断的吸收更多的字/ 词,是为了我能更好的运用这种语文来表达自己 ...

我学习中文 ... 或者说我吸收新词汇的来源可以是武侠小说,我学中文并不是中文有趣不有趣(从没想过),而是 小说精彩不精彩 ...

中文的文化价值,或者说认识自己,确定自己,只是在其中不知不觉中被熏陶 ... 即使是今天的我,也不认为自己传承了‘中文文化的价值’,更更不敢说我了解‘中文文化’,但我是不折不扣的华校生。

... ... ...

QUOTE:
学习母语是为了辨认自己,确定自己,让国民更有信心面向全世界。亚洲道德价值观是为了巩固国家核心的团结,让国家更坚固,不会随波逐流。

楼主所说的,更应该是一种结果,而不是追求学习的目的,更不应让母语沦为另外一件工具...


然,学母语并不是一选项,小的时候父母跟我说什么就什么,大道理不是为人父母对一个牙牙学语的幼儿所考虑的...

[ 本帖最后由 沈飞扬 于 2013-11-29 01:43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02:21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3 沈飞扬 的帖子

您不需要给他人的烟雾弥漫给蒙了,人家这样说您就需要无条件相信吗?

其实还是很多人虽有读书,但不会做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明辨性思维、严謹思考)。。

说读学校所教的假设母语是来传承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只是一种借口,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

这就如说用君主来保护某传统国教那样,其实反过来看是在保护君主的一些借口吧。。

同样的为了在学校里有些理由来教假设母语,才找一些借口吧。。严格来说,这说法好像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

为何不把那些国家所想要的共同道德观,价值观也放在英文教学里呢?

因为各方言传统文化已经流传几千年了, 各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其实是经身教而流传的。。而这些身教就是在家族里和社区里的成年人身上的体现而传入年轻人的潜意识里的。

若课本上与现实上的观念体现是不同的,那年轻人就不会信服的,而社会只成了伪善的社会而已。

而说传承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既然是身教比言教重要,那用什么语言当载体都一样的,我们也常在不识字只讲方言的老一辈,或我国历史上,社会上,国会上,有这么多读英文书的群体和先贤上看到很良好的人格体现。

我不是反对学习各种语言,但我觉要教就教好了,不需要拿出这个不能信服的光环借口吧。。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1-29 02:37 编辑 ]
顶部
东方情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3468
精华 18
积分 11582
帖子 5589
威望 597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07: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 沈飞扬 的帖子

对,学习母语不是为了“亚洲道德价值观”。如果是,母语就成了宣扬道德的工具,中看不中用。这样,学生们会更反感。

学母语,一是有趣,二是有用。而且这用处,以前不大,将来会越来越大。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3 沈飞扬 的帖子

说的是,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说的就是华人的传统语言。幼儿那来的道德啦,价值啦,文化啦,是的,我们没有想过,我们的父母也没有想过,我们因为代代相传,传承了一些东方习俗。而在我们的成长岁月里,我们因着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文化,我们在无形中改变而不自知。思想文化都在文字里,我们所受的影响是无形的。这是个人方面。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我们没有本钱耗。坚定的方向,谨慎的作风,排除私欲是新加坡往前走的首要。所以,新加坡不像一些国家这样蹉蹉跎跎,也是能够生存。新加坡是一无所有的移民国家,有了什么风吹草动,外资会撤走,外才另谋出路,新加坡就是一个空壳。所以,完整坚强的国家重在凝聚团结,这就是一个国家长远的生存之道。因为凝聚团结,我们包容,我们愿意付出,我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我们因此不会因为世界的动荡,使得我们内心徘徊。就如战场上的士兵坚定的士气。

因为新加坡表现得很好,就如网友说的,鸭子游水,表面平静,脚底却需不停的努力。我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走到了今日,人们却以为一切是必然?!

现在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母语(谓种族的分别),或许我们感受不到它的重要和作用,但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我们会体会到我们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其实,我们的身体里都并存西方和东方的思想,只是我们没有去剖析。对西方人来说,我们像东方多些,对东方人来说,我们像西方多些。但是,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丢失自己,我们生存在新加坡,我们的家。
顶部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2: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mpt 于 2013-11-29 11:53 发表
因为新加坡表现得很好,就如网友说的,鸭子游水,表面平静,脚底却需不停的努力。我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走到了今日,人们却以为一切是必然?!

宁做鸭头,不做鸭掌。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4 楚越 的帖子

[说读学校所教的假设母语是来传承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只是一种借口,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新加坡不推崇西方的个人主义,西方式的民主自由。新加坡要的是东方社会的以家为根,以社会为本的观念。因为我们的英文比重很高(当然有它的因素需求)这必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价值。

[这就如说用君主来保护某传统国教那样,其实反过来看是在保护君主的一些借口吧。。]
新加坡不是帝制吧?

[为何不把那些国家所想要的共同道德观,价值观也放在英文教学里呢?]
[因为各方言传统文化已经流传几千年了, 各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其实是经身教而流传的。。而这些身教就是在家族里和社区里的成年人身上的体现而传入年轻人的潜意识里的。]
你不认为文化思想都隐藏在语文里吗?我是这样认为。是的,身教甚为重要,但是,失去了东方语言,一代一代在世界洪流里,还能留下多少?我想还会迷失在世界里。

[若课本上与现实上的观念体现是不同的,那年轻人就不会信服的,而社会只成了伪善的社会而已。]
所以,我们重视它,不轻易放手。

[国会上,有这么多读英文书的群体和先贤上看到很良好的人格体现。]
良好人格是个人的,东西方都有。卑劣的人格东西方也都有。但是以家为根,以社会为本是群体的,整个群体的意识。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2: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5 东方情 的帖子

[对,学习母语不是为了“亚洲道德价值观”。如果是,母语就成了宣扬道德的工具,中看不中用。这样,学生们会更反感。]
这点我也认为,会反感。因为英文里缺失了,所以变显得母语任重道远。

[学母语,一是有趣,二是有用。而且这用处,以前不大,将来会越来越大。]
对,母语有很大的作用和重要性。学母语也必须有趣。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2: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珊瑚草 于 2013-11-29 12:01 发表

宁做鸭头,不做鸭掌。

哈哈,鸭头鸭掌为一体也。(纯粹说鸭子)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3:19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8 mpt 的帖子

您可能误解我的本意了,

我是说,既然我国已经有了共识的共同价值观,这是包括我国各宗教和儒教的共同教义,需要有联贯性的身教和言教,言教方面就要依我国的四种官方语言和各族方言来联合传播。

不能让那跛脚的中学第二语言程度的假设母语单独来负责这个这样重要的事情。这是一定会事倍功半的失败的。年轻人一讨厌上那难学的假设母语,他们就会联所教的道德价值观一起讨厌了。因为他们在做深层思考中和逻辑性推理的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时不是用这假设母语 ( 第二语言 ),这也不是他们的自然感情语言(作梦,惊吓,生气,的潜意识语言)。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1-29 13:27 编辑 ]
顶部
韩山元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4: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归纳楚越的观点

楚越说:不能让那跛脚的中学第二语言程度的假设母语单独来负责这个这样重要的事情。这是一定会事倍功半的失败的。年轻人一讨厌上那难学的假设母语,他们就会联所教的道德价值观一起讨厌了。因为他们在做深层思考中和逻辑性推理的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时不是用这假设母语 ( 第二语言 ),这也不是他们的自然感情语言(作梦,惊吓,生气,的潜意识语言)。

被小民赞为“精华”(精通华文)的楚越,其华文句子十分难懂,为了避免误解他的本意,我试归纳为以下几点,如果没有归纳错,我再进行批驳:
一、华语是假设的母语,不是真母语。
二、单独用华语来教华族道德价值观一定失败,结合(或楚越说的”联合“)方言就可以成功。
三、华语(包括华文)是不能“做深层思考“,也不能做”逻辑性推理的判性思考“,用方言就做得到。

[ 本帖最后由 韩山元 于 2013-11-29 14:17 编辑 ]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4:52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2 韩山元 的帖子



QUOTE:
被小民赞为“精华”(精通华文)的楚越,其华文句子十分难懂,为了避免误解他的本意,我试归纳为以下几点,如果没有归纳错,我再进行批驳:
一、华语是假设的母语,不是真母语。
二、单独用华语来教华族道德价值观一定失败,结合(或楚越说的”联合“)方言就可以成功。
三、华语(包括华文)是不能“做深层思考“,也不能做”逻辑性推理的判性思考“,用方言就做得到。

韩老是故意遗漏我言重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我们年轻人这代的第一语英语。
这属于您老的‘恶’作剧吧。。

我再给你一个更画人画到肠的比喻。用科学的比重法来分析

用一个当今新加坡国二十岁的华族青年所得的道德价值观比重来说吧

1。家庭和宗教的身教 占30%
2。社会的身教 占20%
3。第一语文英语 占30%
4。家族的真正母语(汉语方言)占10%
5。第二语文华语(现代标准汉语) 占10%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1-29 14:56 编辑 ]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6: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楚越 的帖子

对于你提过的幼儿第一语言的母语定义,我个人认为在新加坡这个国度情况下,华人的母语是华语,因为它还包含了种族的辨认,和统一华人身份的代表。只是对于混血儿,母语或许是多层的。
顶部
韩山元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6: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恶作剧?你楚越开什么玩笑?

楚越说:韩老是故意遗漏我言重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我们年轻人这代的第一语英语。
这属于您老的‘恶’作剧吧。

批驳:我的归纳有哪一点不对,你指出来呀!
我恶作剧?你开什么玩笑?我跟你一直是非常严肃认真地辩论,这叫恶’作剧?精通华文的楚越先生,不会连什么是恶’作剧也不懂吧?

如果你的“本意”是:现在的华族学生以华文为第二语文,他们的华文水平是不足于让他们有效地吸收传统道德,那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的双语教育失败?这是很严重的,你应该赶快向我国教育部长指出这一点,你不是多次要我向部长进言吗?该你进言的时候你不要推辞呀。

楚越又说:用一个当今新加坡国二十岁的华族青年所得的道德价值观比重来说吧

1。家庭和宗教的身教 占30%
2。社会的身教 占20%
3。第一语文英语 占30%
4。家族的真正母语(汉语方言)占10%
5。第二语文华语(现代标准汉语) 占10%

请问楚越,你这些百分比从何而来?不会又是你“自然联想”出来的吧?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你的言论是按照“科学”理论发出的,请问你科学界对于统计数字和百分比是不是有严格的规范?可以自己猜测编造的吗?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7:23  资料 短消息 
韩老, 这是我认为本国时下年轻人所得的道德价值观在数字比喻上的比重分析, 有包括身教和言教两个部分,也有包括第一语(英语),第二语(华语),家庭母语(汉语方言)。

您可以不认同我所分析的比重,但您需要给我们看你认为的比重又是如何呢?

若您不能给时下本国年轻人的比重,您也可以给我们看你成长的比重,您女儿成长的比重。。这才是有益又不感情用事的辩论,大家也比较能信服。。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7:37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5 韩山元 的帖子

而我所借用的数字比喻上的比重分析,就是要推理说,其实在传播我国所要传达的共同价值观,第二语言教在这方面的功能其实就不大(比例很小),所以本来就不应该把资源和期望都放在这第二语文的教学上,这样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把一个在大多数西方外国学校里都是有趣好玩轻松的第二语言学习,在此地搞得大家都喘不过气来,老师,学生,家长,社会都很辛苦。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7: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3-11-29 17:23 发表
也有包括第一语(英语),第二语(华语),家庭母语(汉语方言)。

是的,在之前到现在的过程中,家庭母语可以有华语,还有各种方言。但是,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下,我想以后华人的语言应该是统一为英语和华语(母语)。到时方言会解禁。
顶部
mpt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7 楚越 的帖子

我有这样的想法,华人掌握华语,辨认和确身份是首要。既然华文华语不能放弃,因此亚洲价值观就托付给了亚洲语言,这是直接的传承,有更好的背景观念支持。
顶部
楚越
禁止发言




UID 112518
精华 2
积分 24236
帖子 11976
威望 1223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12-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3-11-29 18:24  资料 短消息 
回复 #19 mpt 的帖子

有一点我认为要讲清楚的是,我国的亚洲/共同价值观,是包括我们的四大种族,和各大世界宗教的,

也就是说,
这包括          1。 欧亚种族 (欧亚的欧就是西方文化)
        2。 基督教文化(不论是新教或罗马公教,等, 从源地来说本就是亚洲)


再延伸说

        3。 新加坡的英国文化早已本土化了(所以才有新语)
        4。 当今美澳在地缘和自我认同上已自认是亚太了,他们的亚太文化也是亚洲文化的重叠。

所以从新加坡的角度来说,东方的儒佛道回等也可以用英语传达,而西方的文化在本地也可以用亚洲语传达,这已没有分线了。。我国文化早就是面包加咖哩加面条一起吃的。。越混参越能才显出本地文化完美融化, 这方面外人越不敢想不肯想不敢做的,我们就是要证明我们可以做到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3-11-29 18:26 编辑 ]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5 02:35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55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