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子的《红溪的故事》
转载 李梅子的《红溪的故事》
方修在1988年7月由吉隆坡董总出版的《马华文学作品选---小说(战前)》中,选收了李梅子的短篇小说《红溪的故事》,主要原因应该是这篇作品写得出色,而且李梅子是当时的新兴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在这之前,方修已经在他编选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节选了《红溪的故事》。他在《马华文学作品选---小说(战前)》没有淘汰这篇小说,证明它是一篇特出的作品之一。
其实,李梅子生前曾经向旅英女作家刘柳透露,在他写过的文艺创作中,他对《红溪的故事》的印象最深刻。这篇小说描写印尼荷兰殖民地政府屠杀华侨血流满溪的真实故事。方修在《作品简析》中指出:“这是一篇历史小说,控诉荷兰殖民地官员犯下的血腥罪行。他们在满清政府的授意下,残酷地屠杀太平天国失败后大批从中国流浪到巴达维亚的散兵与难民。这批散兵与难民本来已经在该地安居乐业,以当苦力或小贩为生,而且和原住民融洽相处。大家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一夜之间惨遭屠杀,血流成河,附近的溪水也都变成红色的了。按巴达维亚即今之椰加达。”
《红溪的故事》是在1930年1月17日刊于《奠基》创刊号。《奠基》是他和罗依夫合编的半月刊,附在《叻报》出版。
(1989年1月8日刊于《新明日报•新明周刊•心田》)
上述摘录自新加坡青年书局出版,原甸主编的《再出发文化丛书》(第一套),于2007年3月出版,由李锦宗著的《新马文坛步步追踪》中第189—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