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来抢饭碗
机器人来抢饭碗
(作者:陈俊安)
机器人来抢饭碗,这绝不是科幻小说,或天方夜谭。
谷歌机器人“阿尔法围棋”以大比数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震惊世界。“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类?”的议题与疑虑不断引起人们关注。
从人工智能所延伸出来的问题,有些行业,已逐渐被机器人霸占,这样的技术能否普及?形成机器人抢饭碗的忧虑?并非耸人听闻,已经有机器人看护、机器人服务生、机器人礼仪师的出现。最近更惊闻中国与韩国的新闻通讯社已开始采用“人工智能记者”,它们能够编写简单的体育与财经新闻。
更令人惊叹的,是日本团队研制出一台“机器人作家”,所编写的作品,竟然入围了日经新闻社主办的科幻小说比赛!这则新闻遂引起了文学界的热议,难道作家这个行业,也受到机器人抢饭碗的冲击?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须知作家(指严肃文学作家)除了文字功力、技术、想象、美学的触觉与才能之外,还必备了“文学个性”(即风格)。别的不说,风格这东西很抽象,什么人工智能恐怕永远也学不到。凡伟大的作家都有独特的灵魂与感知,像许多音乐家、画家一样,作家对于一部作品的完成,甚至涉及神启、梦境、精神病理学层面的体验。
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因被押上刑场几乎被枪决的“死亡边缘”经历,导致他患上癫痫症,结果这缠绕他一生的病症,却开启了他洞悉人性的天赋,写出了《罪与罚》、《卡拉马助夫兄弟们》等杰作。
至于神启、梦境、异象、冥想等涉及宗教情怀,首推托尔斯泰,以及印度的泰戈尔。人工智能能否学到?并且超越这些作家?一句话:“门都没有!”
当然,像网络流行的爱情小说、奇幻小说,则是人工智能可以模仿的。因为不外乎一些公式——俊男、美女、奇幻、穿越、冒险、寻宝等因素的拼凑。
先失业的,恐怕是这些网络作家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