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小民 于 2017-3-4 23:46 发表
关于“检证”被杀害的人数,1947年英军检察官在新加坡进行对日本战犯进行调查时搜集的数据为2千5百多人,战后日本复员省俘虏关系调查部的数据是5千人,新加坡学者蔡史君认为2.5万人比较接近死亡的数字,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总商会)根据日据时期槟城发行的《彼南新闻》载有“日军占领新加坡3日后的2月18日到21日,把华人成年男子集中到7处检问,带走70699人”的新闻,认为其中有约5万人被带到偏僻之处杀害。(皇帝说史按:有的媒体妄称被害者“十万”,则涉过分夸大之嫌)
一些学者貌似公正,实则不负责,或别有用心!
对于新加坡发生的检证大屠杀,中华总商会有自己的统计,包括受害人登记,发掘遗骸并善后等工作。
这个学者所谓英军调查收集的数据是2千5百多人。可你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吗?
殖民地当局当时发出公告,让受害人去登记。请问被杀死的受害人能自己去登记吗?
让家人去登记?在大检证中如果全家被杀呢?如果受害人的家人在战争中饿死、病死呢?如果受害人的家人逃亡他乡,不在新加坡呢?
当时关于这个登记,中华总商会就指出了这些问题。更糟糕的是,要受害人去登记的公告还是用英文写的。而大部分遭屠杀的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