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邀请您参加第二十九次文化沙龙活动
主题:与老子的亲密接触
——
老子道德经导读、解读老子的道德准绳
时间:02/09/2007 (周日) 下午2:30PM – 5:30PM
地点:Pasir Panjang Hill Brethren Church,Pasir Panjang Hill, Singapore 118827(
http://www.pphbc.org/)
联系人: 陶明 (96757736)
乘车:30,51,143,188,10,200,经虎豹别墅向东两站 ( Harbor Front MRT处可乘坐188,30,143,Buona Vista MRT 坐 200; Jurong East MRT坐51,143到虎豹别墅后两站下车)
讲座提纲: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他对大自然的认识提出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其代表作就是现闻名于世的《道德经》。书中包括有如何提高道德水平,如何为人处事, 怎样去认识世界,怎样明了人生真谛等内容。
有人说老子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有人说老子道德经是旷世奇书。有人从兵法解读,也有人从哲学观点研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该书也早已被先后译为二十八种外语,有数百种外文版本,是迄今被翻译成外文种类和版本最多的中国典籍。
《道德经》顾名思义就是一部讲道,讲德的经典。 老子认为,为人处事就是要讲道德,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自私自利, 争斗不息,逐步改变为大公无私,舍己救人, 处下让人,不争不斗。举例来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认为不错这是不明智的,自以为是的实际是糊涂)就是教导我们要谦虚谨慎, 不要自以为是,要多听取众人的意见,这样做才是智者, 这样做事业才容易成功。由此可见,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它积极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社会,竞争压力大,环境知识等更新快,如何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事业、家庭、社会的各种问题及挑战,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知识。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倡的荣辱观、祸福观、贵贱观等无疑为开启大众的心灵之窗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老子按照道德水平的高低, 把人也分为六种:圣人, 贤人, 善人, 好人,坏人, 恶人。各种人的表现,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都可以在《道德经》这面镜子中找到答案, 有德无德一看就明白。
什么样的为人处事才是有道德的呢? 如何做才称得上是智者呢?欢迎朋友们前来,共同领悟《道德经》里的智慧,欣赏老子的思想真谛。
讲员介绍:
李轶岱,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现就职于新加坡电讯。研究学习道德经16年,多次在新加坡各企业,公司,机构,网上讲解道德经(专题报告、系列原文讲解),并致力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如何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经济社会发挥其独特作用。